赵怀斋 季建国
[摘 要] 高校“形勢与政策”课程是用来向青年大学生宣讲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国际、国内重大问题、阐述党和政府的主张、理念,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门重要课程。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党和国家尤其是各类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作为一所民办大学,更应该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抓好“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3-0046-03
一、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课程研究综述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查询了一下,发现包含有“形势与政策”字样的论文(查询时间2012.1.1-2018.12.31)有729篇之多,但把“形势与政策”作为课程对象来研究的论文仅有87篇。不过总的说来,从中央到地方,尤其是各类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逐渐重视,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本文结合南通理工学院近年来“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重要性与必要性
1.“形势与政策”课程紧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进入新世纪,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波谲云诡。从国际方面看,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合纵与连横交织;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政治和西方国家既相互争斗,又相互勾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断制造各种矛盾和事件;继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事件之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图谋愈发猖狂;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从农耕社会向工业信息社会转型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凸显,各种社会思潮错综复杂,主流思想受到冲击和影响,亚文化占有相当市场。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青年大学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惑,亟须教育和引导。“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引导大学生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开阔胸襟,立志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讲,“形势与政策”课程顺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客观要求。
2.“形势与政策”课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我国的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7~22周岁之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至基本定型的关键期,和社会上许多青年人一样,大学生年轻富有朝气;遇事感性、勤于思考;但科学思辨能力较弱,社会经验不足。“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既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进行理论阐述和分析,权威解读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大局,针对青年大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指导,帮助其正确分析党和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的现状及深层次的原因,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这门课程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利于民办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认真开设好“形势与政策”课,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形势与政策观,掌握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方式、方法,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与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作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专业理论素养,还应该具有较高思想觉悟、优良精神风貌,有科学的人生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成为社会欢迎、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
4.“形势与政策”课程适应了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可塑期。正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所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不协调因素,比如对事物反应敏锐但分辨是非能力较弱;重知识技能而思想修养略显欠缺;渴望得到正确引导但缺乏权威平台等等。这就需要党和国家尤其是各类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帮助他们释疑解惑,使他们能够全面、正确地分析和把握形势,不断提高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发展。
5.新时代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向每一个中国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好和实践好的最主要问题。青年大学生在中华民族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承担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形势与政策”课程,要及时向大学生传经送宝,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为这些未来的建设者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同样要完成好、实践好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二、把“形势与政策”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体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考核
高校课程建设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近年来,教育部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程的建设,出台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标准。2015年9月10日,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教育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按照这一标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样,也要抓好课程的建设。南通理工学院在2014年从专科层次跃升本科层次后,第二年当教育部的“标准”刚一出台,校党委就敏锐地意识到,一定要攻克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方面的“软肋”,像打造工科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品牌实训基地一样,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特别是花大力气打造“形势与政策”课程亮点,助推学校的全面发展。
南通理工学院在第一个本科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学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办学目标。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层意识到,快速发展、弯道超车固然重要,但一定要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规范办学,科学治校。学校党委提出了“凝心聚力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范式,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较好地构筑了大思政的管理和教学模式。学校近年来在高校党建、文明校园建设、平安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多次受到省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表彰,办学成效斐然,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三、精心打造“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团队,形成合力,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对一所高校来说,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无疑是建设一支高水平、能力强的教学队伍。作为一所办学时间接近20年的民办高校,南通理工学院的办学者、管理者深知,与一些老牌、名牌公办高校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不到教育部“标准”的要求,如何尽快建立一支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成了他们苦苦思索的问题。为此,学校通过多种途径,集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是聘请公办高校接近退休或刚退休的体力、精力较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授来校工作,目前已聘请了5人;二是抓紧从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培养,目前已有2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三是从南通大学及其他高校现任教师中选聘教学经验丰富、有较高造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兼职教师,目前与学校建立比较稳固联系的教师有近20人;四是从全校范围内公开选聘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学工部门管理人员、党委宣传部门骨干等,目前已选聘校内兼职教师15人;五是加速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方向的博士、教授,目前已引进1名博士,近1~2年内再引进3~5名博士或教授。对已引进的青年教师,加快培养的步伐,每个年轻教师进入学校后必须与1名教授或副教授结成对子,通过“青蓝工程”“导师制”实施计划,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组建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团队。针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5门课程)的特点,学校提出了“以课程为单位,以课程负责人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重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确保责任到人、权责明确、管理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后,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试点,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马克思主义学院聘请刘金良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负责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的制定;其次,组建高标准的教学团队,党委书记、校长王宝根教授,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晏墅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臧书霞教授,宣传统战部副部长候红梅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金良教授,季建国副教授6人为主讲教师,校长、书记带头深入课堂讲授“形势与政策”课,与学生面对面畅谈、交流、沟通,讲世情、讲国情、讲党情、讲校情,学生大呼“过瘾”。6位教师专业不尽相同,岗位也不一样,理论研究方向各异,但各有所长,各展风采,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
与课堂教学同步,做好课程建设工作。2020年,南通理工学院将迎来升格本科以后的第一次大考——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为此,学校党政精心筹划,提出了本科合格评估的目标“全面达标,力争超标,”按照教育部“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工作方针。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此为契机,提出了狠抓课程建设为中心的评估工作新思路。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的不同之处,即他们以专业建设为工作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应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提高教师基本功,为学生夯实基础。由于上下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一改“边缘中的边缘”的尴尬境地,逐步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好评。经学校评估中心严格考核,“形势与政策”课程获评首批“优秀课程”。
四、严抓教学管理,加强过程监督,规范考核体系
好的课程,除了要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团队,还要有严格的管理。从2017级本科生开始,学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中,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首先,设立课程负责人制,由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课程的管理,从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计划、遴选教师、成绩评定、考核等都由课程负责人“说了算”。其次,专门指定一名年轻教师负责课程的日常管理,每次上课的考勤、座位安排、课堂组织工作交给该教师进行管理。再次,各学院辅导员作为“形势与政策”团队授课助理跟班管理随时督导学生,课后作业题布置、批改、登分,教学资料存档也由他们负责,学校按学生人数计算一定的工作量。最后,每次上课后,都要留给学生“课后作业”,有让辅导员批阅的书面作业,更有让任课教师检阅的“开放性作业”——课堂讨论,每学期要组织1-2次大型讨论会,各学院、各专业、各班级的同学通过交锋,既明辨了形势,又获得了个人能力的提升。
成绩考核出“新招”,不再拘泥于“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老皇历。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成绩考核方面,我们又采取了新的举措:规定除了完成书面作业、课堂讨论等之外,学生如参加各级各类大赛(专业课比赛除外)、获奖均可申请提高成绩绩点;参加爱心活动、义工组织、志愿者活动凭有关证明或证件提优成绩;学生有见义勇为行为、助人为乐行为等可提优成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突出的也可申请提优成绩。总之,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成才的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做到理实一体,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作为一所工科院校,而且是定位于应用技术型的本科高校,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校外都建立了专门的实训基地,各学院、各专业都拥有全真的实训工厂、作业环境和实训平台,许多教室和实训室合二为一,前边是教室,后边就是车间;或者左边是教室,右边就是实训室。教师可以一边讲授理论,一边演示、操作给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操作,学生上手快,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理實一体。2014级、2015级两届本科生毕业后,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说明我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办学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中我们得到启发,在思政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不是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吗?而且,对大学生来说。社会课堂更加广阔,所教授的内容应有尽有,关键是我们采用怎样的方式,让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生活即课堂,社会即学校”。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每年在制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时,有意识地与工科各专业实训基地同步考虑建设。对一些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我们有意识地“一企二用”,既让工科专业学生作实训基地,也让其他各专业学生作为社会实践基地,类似的南通市、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实践基地我们已建立了20多个;二是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实践对象。比如讲到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行业发展,我们带学生了解南通的船舶行业的情况;讲到文化产业、文博事业的重要性,我们带领学生去参观南通1895文化产业园,了解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的前世今生。三是引导学生看家乡、看变化。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地丰富,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风土人情,是极好的“形势与政策”课鲜活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暑假、寒假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相关活动。从中我们了解到许多活生生的资料,学生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今后,我们准备将学生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照片、视频等资料做成展板,或结集出版,充分展示教育教学的成果。
总之,通过近几年我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及建设方面的一些探索,我们认为,看似简单、枯燥、乏味的一门课程,在各位教师的精心谋划下,在教学、学工等部门的共同配合下,在学校党委、宣传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正确引领下,和其他课程一样,同样可以出彩。关键是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你想不想做,你想怎样做,你如何把它做好。借用一句老话,事在人为。只要我们积极努力,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与政策”课程和其他思政课程一样,同样可以发挥其教育的功能和效用,赢得大学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1]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
[2]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S].
[3]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的通知
[4]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
(责任编辑: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