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 要 语文与美术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两门不同课程,但二者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在高中教学中,以语文教育为基础,根据美术与语文的相似处,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将美术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美术教育;学科融合
一、语文教学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语文与美术,同属于高中教育阶段的两门学科,看起来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语文与美术两个学科一个是高考科目,一个是非高考科目,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上的侧重点会存在很大差别,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毫无关联。
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体现在通过绘画、手工、设计、建筑、雕塑等艺术作品来发展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及形象思维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最终促进学生独特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语文课程的教学是学生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不断培养自己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并且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两者虽是不同的学科,但在教育目的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点。
除此之外,两者在内容上也存在着联系,美术教育和语文教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美术教育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学习,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美的能力。语文教学则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读、鉴赏,培养学生欣赏文字美的能力。归根结底,文学作品也是一种艺术形式。西摩尼德斯曾说过:“画是一种无形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之后贺拉斯也提出了“画如此,诗亦然”的看法。其实不仅外国如此,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在文字还没产生之前,人们通过图像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而后才产生了文字,即使如今文字简化,但我们依旧还是可以看到在文字中存在的艺术美。比如苏轼评价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虽然在表达方式上或许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其本质上都是通过某种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情感。
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术内容
1.利用象形文字,理解文言文字词
文言文阅读向来是让学生头痛的一大难题。经过几千年的演化,许多文字的含义和字形都有了一定的变化,文字一开始的形态是表意文字,从文字的外形上可以判断出文字的基本含义,但是随着文字的发展、演变,大部分文字都难以从形态上边去推导出含义,而且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简化字,对于文言文中的字词大多是比较陌生的,并且难以将它们转化成简洁明了的含义。大部分学生在面对文言文时总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因为他们觉得看不懂、读不懂,还未做题便先怯场,于是在做的过程中便手忙脚乱,做出来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于是对文言文阅读便愈加畏惧,如此,便陷入了恶性循环中。故而,为了让学生克服这种畏惧心理,并且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在教授文言文的过程中,遇到字词理解,我会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讲解。比如我们现在说“贫穷”是指一个人没有钱,“贫”“穷”都是一样的意思,但在文言文中两者的含义却是有区别的。“穷”这个词,我们现在说“穷”是指“没钱”“缺衣少食”,但在古代,指一个人没钱,大多数时候会用“贫”而不用“穷”,由此可以通过象形文字来给学生进行讲解。“穷”的小篆形式是■,上边是“穴”,下面是“躬”,“躬”为声旁。表示身在洞穴下,很窘困。人困在洞穴之中,表示没有出路,“阻塞不通”,故而就有“穷尽”的说法,人走到了尽头,没有出路,自然就“不得志、不显贵”,于是就会出现“生活困难”的局面。而“贫”写作■,上边是“分”,下边是“貝”,“貝”在上古时期作为货币使用,故而“貝”代表了财富,一块贝壳分开来用,那就代表实在没钱,表示“缺少”。学生经过这番讲解之后,对“贫”和“穷”一下就理解了,而且学习兴趣和热情明显有了提高。
文字发展虽然经历了诸多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再怎么变化,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依旧还可以寻找到最原始意义的影子,所以通过象形文字的图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文言字词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自然就不会觉得文言文令人恐惧了,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印象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也便于学生理解文言文。
2.将美术作品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在教育教学当中,“直观性”不仅仅适用于低年龄段的学生,同样适用于高中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只动用手脑,还可以同时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方面感觉来学习。而利用图像正是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受,美术作品适时地运用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1)美术作品在课堂导入中的运用
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有多种评价因素,但无论如何,有一个好的开头显然是极其重要的。一堂语文课的情感基调、主题都可以在课堂导入中进行铺垫,而且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故而在语文课的正式授课前有一个恰当的课堂导入是必要的。
利用美术作品进行导入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便是以图片的形式作为导入。
沈从文的《边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的第三课《边城》,采用具有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将人物放置在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的背景之中,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故而让学生先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更有利于学生去感受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所以在上课前可以先给学生展示有关边城的摄影作品,通过摄影作品可以展现边城小镇茶峒的山水风光,进而为后面学生体会湘西风情营造氛围。
(2)美术作品在授课过程中的运用
40分钟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显然是不可能的,并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越长,学习效率会越来越低,因此可能会出现学生开小差或者走神的现象,所以在语文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美术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比如,《边城》中了除了描写湘西风情,还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文章写道,“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在沈从文笔下,翠翠是一个富有灵气、纯真、活泼的少女形象,展现出她身上隔绝了世俗尘世的天真与善良。翠翠生长在淳朴自然的小镇上,自然是秀外慧中、绰约动人。而这样一个少女形象是整个故事的重点,所以可以给学生展现翠翠的肖像画,或者是利用影视作品图片,展示翠翠的模样,形象化翠翠的人物形象。
(3)美术作品在课后复习中的运用
一堂完整的语文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课堂下。上完课文内容绝对不是一堂语文的终点,学生在学习完课堂内容后,进行适当地课后复习,完成适当的课后作业是非常重要的。而美术同样可以融合到课后练习中。如为了加深学生们对诗意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们根据图画内容来默写诗句,或者进行图文配对,也可以根据情况让学生看图写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能力。
在课后复习中,將美术教育与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一来丰富了课后复习的形式,二来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相互融合,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作者通联:南宁市银海三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