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视角下中国钢琴作品分析

2021-04-02 21:37罗健
艺术评鉴 2021年4期
关键词:风格特征创作特点民族音乐

罗健

摘要:钢琴,是一种优雅的乐器,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重视。随着钢琴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其作品创作的发展历程也越来越值得去仔细研究。钢琴作为一个舶来品,在进入到我国的百十年中,产生了许多蕴含我国民族文化气韵的音乐作品。虽然在这些作品之中,出现了许多我国作曲家借鉴和模仿西方作曲技法创作手法的作品,但是,仍然可以从它们的身上看到我国民族音乐特色的审美特征。所以,从民族音乐学这一视角出发,来研究我国钢琴作品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为此,本文首先叙述了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变与发展历程。其次,从民族音乐视角下分析了我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最后,从民族音乐视角下探究了中国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民族音乐  中国钢琴作品  演变历程  创作特点  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0076-03

一、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变历程

在音乐领域中,钢琴创作以及钢琴演绎都是十分热门的话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钢琴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但是却受到了非常多热爱音乐的人们的喜欢,在1915年时中国出现了第一首钢琴作品《和平进行曲》,这是由著名的音乐家赵元任创作的。在此之后,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优秀钢琴作曲家和音乐家走上了钢琴创作的道路,在钢琴创作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出了非常丰富的音乐作品,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使得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纵观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整体道路,能感受到钢琴音乐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可以将中国的钢琴音乐发展简要的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910年—1949年,这一阶段属于中国钢琴作品发展的早期阶段,《和平进行曲》就是这一阶段的中国钢琴作品。但是在更早之前,也有一些优秀的钢琴作品只不过受到了非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钢琴作品并没有真正的发表与出版,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没有在更早之前被人们所熟知和了解。由于受到了西乐东渐的影响,分析我国早期的钢琴音乐作品能发现,在整体的创作阶段,大部分的创作都有模仿西方作品或者是改编西方作品的痕迹,并没有体现出中国特色的钢琴曲。还有的是将我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和声相结合,然后创作出具有我国文化特点和西方文化风格的作品。自20世纪30年代末起中国的很多钢琴音乐作品也已经逐步地抛开了西方音乐作品对于中国的影响,作曲家将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创作本国钢琴曲,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前瞻性的想法,才促使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质量得到提升,向着更好的发展方向前进。自1934年起,俄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在中国上海举办了一个钢琴作曲比赛,主题是中国风味的钢琴曲,其中贺绿汀《牧童短笛》获取了一等奖。在这之后,《牧童短笛》这一首钢琴曲逐步传播到了欧洲,贺绿汀本人也亲自去演奏,在日本同样出版了《牧童短笛》,而他的另外一首参赛曲《摇篮曲》也在本次钢琴作曲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与此同时,中国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也受到了西方钢琴作品创作技法的影响,其中主要借鉴了很多西方钢琴作品的和声和曲式结构,但是从风格整体上分析,仍旧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气息。都努力地将我国钢琴创作风格充分地演绎出来。曲调大多是我国传统曲调,段落大多数ABA的形式,这就是我国早期钢琴作品的创作发展历程。

第二阶段是1949—1976年,处于新中国成立阶段。在这个时期,大环境呈现了安全与稳定的特点,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慢慢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同时,许多作品也受到了西方钢琴创作技法的影响和启发,开始借鉴他们的和声和曲式结构,不过,风格上依然是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气息。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作曲家还会模仿西方的无调性创作形式,整体的创作以《练习曲》作为主体。

第三个阶段是指从1976年至今,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钢琴的作曲方式或者是钢琴的创作技巧、作品体裁等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呈现一个多元发展的特点。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社会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愈发的丰富,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如此,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中西方就文化交流的频率越来越高,各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场合相互碰撞,使人们感受到了文化从来不是特立独行的,文化与文化之间能够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发展。自1976年至今中国钢琴曲的创作技巧以及作品体裁、创作方法都出现了非常大的改变,其所呈现的是一个多元化向前发展的特点,特别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迅速向前,使得中国音乐发展有了全新的进步。人们的创作方法和创作内涵都有了显著的改变,也促使中国钢琴曲在这一阶段得的创作质量得到了提升,能满足中国钢琴曲的创作需求。

二、民族音乐视角下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从民族器乐特点出发的中国钢琴作品创作

根据中国古代民族乐器的特点,不同材质的乐器可分为金、石、土、匏、皮、木、丝、竹八种,周代称之为“八音”。在这八个声调下,有着丰富的民族器乐,为我国钢琴作品提供了创作素材和灵感。我国许多音乐家利用这八个不同的声调,将其改编为钢琴音乐,并将以钢琴的形式还原民族器乐的旋律。例如,黎英海将琵琶乐谱《夕阳箫鼓》改编成钢琴曲。在這个过程中,钢琴被用来模仿许多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其中包含了琵琶、箫、古琴等。又以传统美学思想的引领下,仔细分析、描绘不同乐器的独特音色气韵,通过钢琴的演奏方式,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夕阳西下的雅丽别致和优美柔和的水墨山水画,仿佛真地走进了画中。

(二)从民歌特点来看中国钢琴作品创作

在众多创作形式之中,会将一些人们喜欢的民歌改编成钢琴曲,这些钢琴曲充满了中国独有的民族韵味,也是钢琴家在作曲过程中常见的一部分。

(三)基于仪式音乐特点的中国钢琴作品创作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国的礼乐都呈现出庄重、典雅的特点。创作礼乐的目的是崇拜天地、祭祀神灵和先祖。因此,中国礼乐具有相对浓厚的宗教色彩,是我国常见的钢琴音乐创作的素材,是作曲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源泉。例如,在王立三的钢琴组曲《东山魁仪图》中,有一首《涛声》描写了著名僧侣僧鉴六次赴日宣传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事件。从钢琴演奏开始,听众能感受到其将中国佛教的音乐旋律带给所有人,其是以“香华清”为主题,慢慢地把人们带入到了一个清远的高雅情调的境地,形成了宁静以致远的意境。在钢琴曲的高潮部分中,则选用佛教音乐《登宝殿》来烘托整个作品的气氛,表现出庄严、肃穆的音乐节奏,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严肃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氛围。

(四)基于戏曲音乐特点的中国钢琴作品创作

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与现阶段的钢琴作品相融合,能够感受到在钢琴音乐创作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一直以来都是不可被其他文化所替代的瑰宝和精髓,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在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戏曲,戏曲的内容非常丰富,其既包括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包括了很多民间的文化、民间的故事、神话等。钢琴作曲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会吸纳很多优秀的音乐素材,比如,对京剧、川剧、湖南花鼓戏、黄梅戏等内容的有效地运用,可以丰富钢琴作品的内涵,提升创作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戏曲中有大量的优秀的元素,帮助钢琴作曲家获取更多的灵感,很多钢琴作曲家在作曲之前会吸纳中国传统文化,运用钢琴本身的音色创作出更多的内容,让创作的魅力不断提升。有很多钢琴作曲家会利用戏曲中常见的板式、韵味、唱腔等不同的内容进行钢琴的创作,比如说我国著名音乐家曹光平所创作的《仿川剧高腔风格钢琴小曲9首》该曲式的创作过程中就是运用了川剧中的元素。还有朱晓宇所创作的钢琴曲《京剧小段》,也是采用的这种创作形式。具体来看,第一个主题部分中,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手指是轻快且便捷的跳动,能够有效的拨动琴弦,展现出京剧中西皮腔的独特旋律特点,既能够让该旋律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京剧所具有的魅力,而在第二部分中则要求演奏者开展密集型的节奏。通过这种创作手法,不仅可以增强钢琴作品的演奏魅力,同时也能充分展现我国鲜明的民族特色,将钢琴演奏与民族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能推动钢琴演奏的更好发展。

三、民族音乐视角下中国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一)常使用五声音列及以此为基础的民族调式

我国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就已经将音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构成了我国传统音乐的五声调式,主要包括“宫、商、角、徵、羽”五个基础声调。在这五个声调的基础上,通过作曲者自我对于音乐的理解、以及自身的音乐创作中心,然后进行有建设性的加音,最后形成了六声与七声调式。通过多种音乐加音和五声调的结合,让旋律迸发出更为丰富的内涵,让听众可以在旋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以上文所提的《牧童短笛》具体而言,这首钢琴曲的旋律主要是由二声部五声调式构成,通过旋律的组合产生了左、右手之间的旋律对位法,对位法把相互独立的旋律在场景中交织演奏,最终形成了多种情感融合的旋律。在这种氛围下,可以将听众的感官带入到生活的多种细节当中,最终使听众产生的画面感,感受到音乐的自然生活气息。回归到曲本身,在曲中通过对位法交融演奏出牧童一整天的生活轨迹,从牧童清晨放牧、玩耍、吹笛子、回家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包含在内,旋律中的自然生活气息浓郁,听众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仿佛眼前可以出现牧童一天的生活,感受到田园乡间生活的朴实无华以及自由自在,还有牧童的天真无邪,让人们产生了对于恬静生活的向往。

(二)线状音乐思维特点

我国传统音乐旋律喜欢采用横向的创作模式,认为横向的旋律可以更加连贯的表达中心的创作思想,以更清晰的方式让人们听到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说,要让听众的共鸣可以进行延续、递进,逐渐的产生更为深层次的音乐理解。但是,这种表现方式并不代表旋律所营造的氛围平无波澜,而是选择通过氛围的不断烘托、萦绕,让听众拥有更深层次的视听效果。以钢琴曲《平湖秋月》为例,原本旋律采用的是横向创作模式,在旋律线的设置上连贯缺少波澜,通过在旋律线中加入营造氛围的和声,让听众可以在虚无缥缈、淡泊悠远的平湖秋月场景中,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秋水与长天一色的波澜壮阔之景,以及淡泊自由的恬静生活。听众可以感受到自然美景的魅力,在忙碌的生活中会更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闲适与安逸。如今这首钢琴曲已经成为体现线状音乐与氛围融合的经典钢琴曲,将中华民族美景的壮美与民族音乐的柔美风韵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展示在了世界人们面前,让他们为之感叹。同时也能增添了对于中华文化学习兴趣,推动了我国跨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

(三)曲式结构工整对称,节奏匀称

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在我国钢琴曲上可以找到痕迹。以民族视角为出发点来看钢琴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跨文化交流的各种障碍,让世界人们感受到中华音律之美,这是我国对世界人们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传统民间音乐包含了我国民族的特色结构和表达方式,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钢琴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两者的结合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包容性,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豁达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音乐的发展历史长远,所蕴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含了美学、艺术学、理学、哲学思想等。而民间音乐多彩斑斓,数量云集且魅力四射,这些都是可以在创作钢琴作品的过程中拿来借鉴的。20世纪初,西方音乐传入我国,随后我国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推动了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我国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中,都蕴含了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从而创作出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和内涵的优秀钢琴作品,推动钢琴艺术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荣.试析我国钢琴作品中傳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西部学刊,2020(16):158-160.

[2]程亚慧.民族音乐视角下中国钢琴作品探究[J].当代音乐,2019(08):98-99.

[3]方鸥.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民族器乐曲钢琴改编特点分析——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品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4):129-130.

[4]张婧.新世纪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特征——以“圣卡罗”杯中国钢琴新作品征集活动为视角[J].音乐创作,2016(09):86-87.

猜你喜欢
风格特征创作特点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论南宋诗人孙应时山水纪游诗的特点
王建民二胡狂想曲的创作特点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浅析蒙古族民间舞蹈中“绕肩”的审美规范
肖邦《降b小调夜曲》(OP.9NO.1)的演奏特点与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