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杰
转眼,离开乡村学校已十余年了,但在乡村任教的那段经历依然难以忘怀,教书育人的那些往事时常萦绕脑际。
1995年,我在家乡一所农村初中任教,这所初中仅有初一到初三年级三个班,我担任初二年级的班主任,并负责三个班的政治、历史课教学。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我,教学上的经验几乎为零,为了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我广泛阅读、勤奋学习、多方请教,主动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经过不断学习和锻炼,我的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之后我又承担过生物、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工作。
几年后,我担任学校副校长,并兼任学校党支部书记。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之初,我感觉学校各项工作相对滞后,打开局面极其不易。为了重振师生的信心,我们领导班子从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来,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我们领导班子带头勤俭节约,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尤其是学校财务公开,每个学期学校所有收支经费账目都由学校教代会组织职工核算。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我们还清了学校全部债务,赢得了学校教职工的称赞和上级领导的肯定。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中,我率先垂范,努力为广大教师树立榜样。以“普九”、义务教育常规管理等评估验收为契机,我们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校舍全部建起了楼房,各功能室和设备齐全,结束了师生在瓦房中工作和学习的历史。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我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巩固优秀学生、大力转化“潜力生”、严肃考风考纪,并改变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代之以“分数段人数记分制”来进行考核,激发了教师认真教书、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
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我校连续8年都有学生考上市直重点高中,多次获得市县通报表彰。随着学校办学质量越来越好,学生人数增加到1 200多人,成为当时全县规模最大的乡级初中之一。
作为校领导,我和校长都很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任職期间,每隔一两年我们都会去慰问退休教职工。平日里,教职工家里有红白喜事,我们领导班子都会前往祝贺或慰问,并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动员大家尽可能地去帮忙。
有一年,一位年轻同事因平时工作较为懒散,年末福利我们给了他最低一档,他牢骚满腹。晚上,我带着工会主席去到家,跟他讲了很多工作上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经过一晚上的深入谈心,该同事一改常态,工作积极主动。后来我离开学校到县教育局工作后,他也调到另外一所乡镇学校工作,之后还成为一所学校的领导。前年,我到他所在的县城出差,他知道后一定要请我吃饭,对我当年给予的帮助和提醒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还有一个同事,平时工作不太认真,我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出现了不满情绪。有一天,他突然病倒了,在医院抢救,家属打电话向我求助,我立即向校长汇报了相关情况,并立马筹到了5 000元钱,帮他解了燃眉之急。该同事痊愈后动情地说:“老黄啊,过去我对你误解很深,危难之时见人心啊,以后我定会努力工作回报你对我的关心。”
在乡村学校工作十四年,是我尽心尽力教书办学的十四年,也是我成长的重要阶段,我先后成为百色市、自治区优秀教师,并获自治区人社厅、教育厅联合记个人二等功。多年来,我对乡村教育的那份感情始终没有淡化,那一段时光仍然难以忘怀,与教育的这份情缘估计一辈子都断不了了。
(责编 蒋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