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浩 张显玥 李云帆
本文从探索水闸工程安全运行的角度,结合《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水闸安全评价导则》(SL214)、《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75)、《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水闸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SL101)等有关规定,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水闸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作出了详细的一些见解,供业内同仁参考。
从水闸管理的标准化到水闸管理的精细化,一批批基层水利工作者为党和人民的水利事业奉献了心血和汗水,编者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本文从管理责任体系、安全管理、日常管理与维护、工程实体四个方面对水闸管理的现状和下一步发展进行讨论。
管理责任体系中,对水闸管理单位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管理责任落实和管理经费落实情况提出了要求。
从最基本的方面看,要求一座水闸有管护主体,由哪个单位来管,要有相应文件支持,有些水闸未能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无明确的水闸管护主体,仅交付附近的自然村代为看护,实际长期未开展管理和养护。有明确的管护单位之后,需要配备管护人员,配备的管护人员需要经过岗位相关培训,具备一定的岗位操作能力。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大量的基层水利工作需要工作者懂一定的理论,并且具备操作计算机的能力,部分基层管理单位职工老龄化严重,迫切需要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轻工作者,同时,也迫切需要能留下年轻人的环境,这也是编者走访中发现的不少基层水闸管理单位存在的问题。
水闸管理单位的管理责任人方面,要求水闸工程必须配备相应的防汛行政责任人,涉及水利工程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如水闸、水库、堤防等,一般是当地政府的行政首长担任,这就要求防汛行政责任人对水利工程的防汛工作履职到位。水闸管理单位配备了水闸管护人员,对于水闸管护人员的基本支出经费需要管理单位提供保障,足额到位,对工程维修养护的经费,也需要有相应的保障。
水闸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控制运用、应急管理、安全鉴定、三类和四类闸的管理等。按照水利部统一要求,水闸开展注册登记事项,在堤防水闸信息系统中,需要对水闸进行注册登记,需要水闸管理单位如实、准确地将水闸信息按要求注册登记,水闸的相关基础信息变动后要及时地变更注册登记事项。部分水闸已经完成除险加固工作,水闸流量等基础数据产生了变更,但未及时进行变更登记工作,需要管理单位及时完善该项工作。水闸管理单位编制的管理制度中,需要编制水闸技术管理实施细则,需要制定并落实水闸运行管理制度。针对一些关键岗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技术图表等,要求在启闭机房等合适位置进行明示,像一些大中型水闸,管理单位在接到开闸调令后,开多少孔,闸门开启多高,水位流量惯性曲线图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大中型水闸,要求管理单位编制相应的控制运用计划,编制完成后,要按照规定申请批复或备案,管理单位需要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调度指令和批准的控制运用计划进行控制运用。按照规定,水闸管理单位需要建立闸门操作运行值班制度并有效执行,闸门运用要如实准确地填写工作日志,做好记录。
在应急管理方面,需要水闸管理单位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及时按规定申请批复或报备,编制度汛方案并落实安全度汛工作,建立并落实汛期24 小时值班制度并做好值班记录,储备或落实必要的防汛抢险物资。
要求水闸管理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相关规定对水闸开展安全鉴定工作。新建大中型水闸竣工验收后5年内进行首次安全鉴定,之后每隔10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鉴定,鉴定程序和鉴定成果应符合《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及《水闸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水闸管理单位要组织相应专家队伍对闸门和启闭机进行安全检测,首次检测时间在竣工验收后5年内,其后6 至10年组织一次安全检测。安全鉴定和安全检测中提出的重大隐患需要水闸管理单位及时组织整改。安全鉴定为三、四类闸的,需要管理单位及时制定水闸安全应急措施并对水闸进行限制运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除险加固或降等报废。
水闸管理单位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日常巡查巡视、维修养护、监测监控设备以及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情况。水闸管理单位需要按规定开展水闸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工作,需要规范写下检查记录或写出检查报告,检查中发现的工程缺陷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部分水闸的各项检查工作有所欠缺,有的水闸存在填写检查记录不规范现象,或者根本不填写检查记录,有的水闸工程明显存在不少缺陷,管理单位却没有在检查记录中体现,亦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按要求管理单位要对水闸工程开展日常维修养护,对工程实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有监测设备的水闸要保障设备运转正常,同时对工程进行安全监测,采集监测数据,规范整理并分析监测资料。部分水闸经过拆除重建后,水闸面貌一新,工程中设计并完成了水准观测点建设,但并未能引起管理单位重视,未按要求开展工程观测工作;也有一些工程管理单位,对观测工作非常重视,开展工程观测工作的同时,针对工程观测点进行了良好的保护。按规定要求管理单位对水闸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在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不允许存在违章建筑或危害水闸工程安全的活动。部分水闸管理单位对水闸上下游左右岸等进行了封闭式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也有不少水闸周围种植了农作物,严重危害水闸安全,造成上下游护坡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按规定要求工程管理单位保障工程的整体面貌,包括闸室、闸室上下游连接段、闸门、启闭设备、金属结构与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设施,以及管理范围内的上下游河道和堤防及其他建筑物的完好性。
管理单位应重点关注闸墩、底板、边墙或结构缝是否变形量大,边墙是否有明显倾斜;防渗排水结构是否出现破坏、异常;消能防冲设施是否破损;闸室两岸连接建筑物是否破损;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否产生;连接段是否存在破损;连接段河床是否存在冲刷和淤积;上下游河道是否存在淤积或冲刷;两岸堤防是否存在破损;闸门、门槽等是否存在变形、卡阻;闸门、门槽是否存在锈蚀、损伤;闸门密封件是否破损、漏水;闸门其他部件是否存在缺陷;启闭设备是否满足正常启闭要求,是否存在锈蚀、漏油等,有无保护装置及措施;配电设施是否存在故障或隐患;备用电源是否能正常运行;水闸工程有无防雷接地,有无完善的消防设施,是否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及安全管理设施。
部分水闸因长期有船经过,闸墩侧出现磨损严重现象;部分水闸上下游护坡有被水流冲刷出坑洞的严重现象,有护坡整体下滑现象;部分水闸伸缩缝处地基不均匀沉降严重,缝两侧墙体产生严重高差;不少水闸闸门产生不同程度的锈蚀、损伤,闸门漏水;部分大中型水闸存在未设置备用电源现象。
按照相关的规定和办法开展对包括水闸工程在内的水利工程设施的精心管理,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水闸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水闸工程自身效益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对水闸工程运行管理维护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及时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完善运行管理维护体系,为水闸工程运行管理维护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