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坝水利枢纽水闸工程运行管理技术归纳

2021-12-31 05:46:34潘美筠陈臻隆
治淮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水闸闸门防汛

潘美筠 王 强 陈臻隆

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1958年始建,1975年建成。工程东起常口老运河西堤,西至顺堤河东堤,横跨南四湖湖腰,将南四湖分为上级湖和下级湖,自东向西依次布列着溢流坝、南水北调东线二级坝泵站、微山二线船闸、二级坝一闸、二闸、三闸、微山一线船闸、四闸等工程,其间以土坝相连。工程全长7360m,其中水闸总宽2140.31m,水闸总孔数312 孔,设计总泄量为19010m3/s,是具有防洪、排涝、蓄水灌溉、工业供水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二级坝水利枢纽管理局(以下称二级坝局)负责二级坝枢纽工程的运行管理,承担工程运行管理的主体责任,承担着二级坝枢纽工程检查、控制运用、工程观测、维修养护、防汛管理等管理工作。结合历年的管理工作积累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可行的工程运行管理技术。

一、工程检查

按照《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75)、《淮委直管水闸工程管理标准(试行)》以及《沂沭泗局水管单位水闸检查规定》要求,结合实际开展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查范围包括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工程检查分为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等。检查人员按照职责分工严格执行检查要求开展各类检查,检查内容具有详细规定(不再具体阐述)。

(一)检查类别及基本规定

日常巡查:由各水闸管理所(值班)人员对水闸工程各部位进行检查,检查频次每日不少于1 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经常检查:由二级坝局分管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对所辖全部水闸工程检查,每月不少于1 次,汛期视汛情增加频次。检查内容包括土工建筑物、石工建筑物、混凝土建筑物、交通桥检修桥、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自动控制设施、附属设施等。

定期检查:由二级坝局主要负责人带领有关人员于汛前、汛后各进行1 次。定期检查在经常检查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规定检查项目。

特别检查:当水闸遭遇特大洪水、强烈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以及发生重大工程险情或事故时,由二级坝局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组织对工程进行特别检查。特别检查由二级坝局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

(二)检查记录及报告

每类检查均有特定检查记录本,检查记录要清晰、完整、准确、规范,做到“边检查边记录”“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确保工程检查记录真实准确,签署手续完备。检查中发现的一般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情况较严重的,除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外,还应及时上报;情况严重的,应对异常和损坏现象作详细记录,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完毕后,及时整理检查资料,编写检查报告。

二、控制运用

二级坝各水闸控制运用根据《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国汛〔2012〕8 号)及上级调度指令、水闸工程检查规定等要求执行。遵循统筹兼顾兴利与除害,综合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在保证工程安全,兼顾工程效益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水闸启闭操作规程开展控制运用。在防汛调度前及时将调度信息通报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调度指令执行完毕15 分钟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执行情况,调度期间,防汛技术人员应及时开展水位曲线查询及测流工作,记录水位及流量变化情况,分析过流曲线变化趋势,并及时调整闸门,确保下泄流量。水闸试车检查时,应注意观察闸门、启闭机、供电设备、控制设施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实时记录并及时落实处理,确保水闸各关键部位时刻处于良好状态。

(一)控制运用前准备

做好水闸启闭控制前各项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技术人员接到调度指令或开展定期检查试车时,及时开启警报系统,发布调度预警;配合水政监察人员检查上、下游管理范围和安全警戒区内有无船只、漂浮物或其他施工作业,并及时进行处理;检查闸门启闭前状态,检查有无卡阻物;检查启闭设备及供电设备是否符合运行要求;会同水文部门计算闸门开度及开启孔数。

(二)控制运行基本要求

各岗位人员全部到岗并具备启闭条件时,由持有上岗证的人员严格按照批复的闸门及启闭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开闸或关闸过程中,避免闸门停留在发生振动的位置运用;按操作规程进行启闭,尽可能同时均匀启闭,不能同时启闭的,应由中间孔向两侧依次对称开启,由两侧向中间孔依次对称关闭;关闸或减少过闸流量时,应避免下游水位降落过快。

闸门启闭过程中如发现超载、卡阻、倾斜、杂音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车检查并处理;闭门时严禁松开制动器使闸门自由下落;闸门操作结束时,应立即将控制档位调至空挡并切断电源;闸门开启接近最大开度或关闭接近闸底时,手动控制时应注意及时停车,自动控制时注意检查上、下限位的设置是否准确;遇有闸门关闭不严现象,应查明原因并进行调试处理。

(三)控制运用记录

在水闸控制运用时,现场填写水闸运行记录,如实记录启闭依据、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启闭孔号、闸门开度及历时、启闭机运行状态、上下游水位、异常或故障处理情况等,记录人、操作人、分管领导要按要求在记录本上签字,并做好整理归档。

三、工程观测

二级坝枢纽工程观测任务主要包括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扬压力观测等,二级坝局按照《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75)规定及《沂沭泗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观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工程观测。

在工程观测工作中,要保持观测的系统性、连续性,观测成果要真实、准确;观测时做到“四无”(无缺测、无漏测、无不符精度、无违时)、“四随”(随观测、随记录、随计算、随校核)和“四固定”(人员、仪器、测次、时间);定期对观测仪器进行校检,对有关基点进行校测;及时对观测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和整理,对观测成果进行分析汇编,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必要措施。

二级坝局主要使用徕卡ls15 电子水准仪(配1对铟钢尺)进行工程观测,观测仪器精度高,操作方便,数据编辑及导出整理便捷,大大缩短了单次测量时间,节省了人力投入,有效保障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一)垂直位移观测

按规定应对新建水闸每月观测1 次(二级坝枢纽工程目前无新建水闸),经观测资料分析已趋于稳定后,改为每年汛前和汛后各测1 次,二级坝各水闸均为每年汛前和汛后各测1 次。当发生地震或超过设计最高水位、最大水位差时,按规定应增加测次。

水准基点高程每5年校测1 次,起测基点高程每年校测1 次,在观测时同时观测上、下游水位、过闸流量及气温等基础数据。二级坝各水闸均为大型水闸,垂直位移观测符合现行国家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水准测量等级及相应精度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垂直位移观测水准等级及闭合限差表

(二)水平位移观测

二级坝二闸具有水平位移观测设施,水平位移观测时间与测次同垂直位移观测。采用活动觇标法,每一测次观测二测回,每测回包括正、倒镜各照准觇标两次并读数两次,取均值作为各测回之观测值。观测精度符合表2 规定。

表2 视准线观测限差表

(三)扬压力观测

按规定工程竣工两年内应每5 天观测1 次,两年后一般10 天观测1 次(二闸扬压力为自动观测,三闸扬压力为人工观测,平均每10天观测记录1次)。当接近设计最高水位、最大水位差或发现明显渗透异常时每天观测1 次,达到保证水位时每天观测2 次,观测时同时观测上、下游水位,并应注意观测渗透的滞后现象,必要时还应进行过闸流量、垂直位移、气温等有关项目的观测。

测压管管口高程每年汛前校测1 次,测压管灵敏度检查每5年进行1 次(二、三闸测压管灵敏度校测注水试验按砂壤土24h 间隔进行记录)。

四、维修养护管理

维修养护是指对工程进行养护和及时维修,维持、恢复或局部改善原有工程面貌,以保持工程的设计功能,保持工程的完整、安全与正常运行。维修养护坚持“经常养护,及时维修,养修并重”的原则。维修养护项目分为养护项目和维修项目两类。养护项目是指对工程进行经常性保养防护的项目,维修项目是指工作(工程)量较大且需要集中处理的项目。

二级坝各水闸工程维修养护内容主要包括水工建筑物、交通桥、检修桥、闸门、启闭机、机电设备、附属设施、自动控制设施、自备发电机组等的维修养护等。维修养护工作开展程序主要为:实施方案及预算编报、政府采购、项目实施、监督管理、技术资料收集整理、验收及绩效评价等。

2017年二级坝局编制了《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实施方案》,开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2018年底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取了维修养护企业,实行维修养护社会化购买服务,同时制定了《二级坝局直管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自2019年始,二级坝局维修养护管理步入了新的阶段,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物业化管理经验,为进一步全面深化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五、防汛管理

二级坝局建立了完善的防汛组织体系,并与沛县、微山县、滕州市防汛指挥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沟通联络机制。于每年汛前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内部防汛责任与分工。按照检查规定每年汛前组织开展工程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影响度汛安全的隐患,确保闸门启闭灵活,工程运行可靠。

汛前开展河湖调查,并将发现影响度汛安全的涉河(湖)问题及清障建议计划报送上级主管单位和地方政府防汛指挥机构;汛前修订《二级坝枢纽防汛抢险预案》及防汛物料分布调运图等技术图表,并适时开展培训及演练;按期开展防汛物资清查、维护保养,建立防汛物资出入库登记手续,健全物资台账和管理档案,并配备救生衣(圈)、冲锋舟等防汛工器具;制定了《二级坝局应急(防汛)值班管理办法》,明确值班人员,落实值班制度,汛期严格24 小时值班值守,并做好工情、水情、雨情等信息统计及报送工作;汛期尤其是泄洪期间,适时加密水闸工程检查巡查频次;对突发建筑物险情、设备(设施)故障,立即按照抢险预案采取应急抢险措施,并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有必要时向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报告;汛后及时开展工程检查,并按要求编报汛后检查报告和防汛工作总结;将汛期值班记录、来往电文、调度指令、运行记录、检查记录等整理归档。

六、资料整编

技术资料是指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与载体的历史记录。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与管理工作同步进行,工程管理人员按照档案整理要求,认真做好技术资料记录、收集和整理工作。技术资料必须完整、真实、准确、系统、安全,主要包括:有关水闸管理的政策、规定、管理办法、上级批示和协议等政策性资料;水闸建设及技术改造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文件;工程检查、控制运用、工程观测、维修养护、防汛管理等管理方面资料。技术资料整理完成后,及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归档。目前二级坝局已初步具备档案数字化及信息化管理能力,2015年二级坝局档案室被山东省档案局评为“省二级档案室”,2017年通过了水利部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三级标准的综合评估,荣获“水利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三级单位”。

七、结语

工程管理精细化、制度化、现代化是发展趋势,也是治水安澜的必然要求,对工程管理技术进行及时总结归纳,有利于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不断进步。本文对二级坝水利枢纽水闸工程运行管理技术进行归纳,以期对同类型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猜你喜欢
水闸闸门防汛
我终于会过地铁闸门了
夏季防洪防汛
大众科学(2022年8期)2022-08-26 08:58:54
防汛当前莫添乱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2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治淮(2017年5期)2017-06-01 11:31:23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10:08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水闸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