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丰 张恒洋 付延安 吴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2)
内容提要: 医疗设备作为医院重要的诊疗工具,处处发挥着其重要作用,医疗设备的水平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医院的技术水平。就临床而言,当设备停摆时,患者将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控和治疗,所以,掌握设备出现异常的应急处理办法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治疗效果。本文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常规病房为例,总结归纳出常用医疗设备的常见异常及处理办法,供设备使用及维护人员参考。
医疗设备作为医院重要的诊疗工具,在临床上发挥着不特替代的作用,其稳定性、精确性都是人所不能及的[1]。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正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之中,医疗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医疗设备在医院的资产占比越来越大,医院对医疗设备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医疗设备的良好与否不但影响着患者诊疗的结果,也决定着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准。所以,保障设备的良好运转是医工部门和临床使用者共同的责任,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如果现场没有可替代的机器,维修人员又无法及时赶到时,特别是在抢救或重病患者的监护治疗过程中,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因此,掌握简单的故障知识与应急处理方法是临床医护人员所必需的,也是最大程度上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意外发生的有效措施[2]。
医疗设备出现异常一般可分为设备故障和操作错误两种。设备故障是指由于设备本身出现故障而导致的异常情况,包括硬件和软件层面的故障,这也是大部分维修案例中出现的情况;操作错误指的是由于操作、使用方法的不规范或错误导致设备上出现异常情况,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往往被认为是第一种情况,设备本身没有问题。不论哪种情况,异常通常都是通过设备反馈的信息或报警而被发现的。
当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首先应稳定情绪,冷静分析异常表象,做不同尝试以确定异常发生的原因,最终根据情况做不同处理。当然,应急处置只是解决一些非设备故障的问题,最大程度保证患者不出危险,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于设备故障,操作人员一般来说是无法自行解决的,只有先换备用设备,之后向维修部门报修,最终由维修部门进行处理。
监护仪是医院医疗设备数量占比最大、临床使用最频繁的设备[3],其常见异常有以下几点:(1)心电波形或心率不出。遇到此问题应首先检查导联线的连接,导联线接头与机器端或模块处是否插紧,与患者身体的连接是否正确,可将导联线与电极贴片旋转按实或重新连接,检查电极片是否贴实,然后看是否会出现波形,若监护仪有提示某导联线脱落,则着重检查提示的导联线是否接触不良,导联线接触面是否清洁,如做以上处置仍不能显示波形则可更换导联线,基本可解决问题。心率不出可检查监护仪心率设置里的心率来源是否包含ECG。(2)血压无法测量。此问题先查看按钮按下是否有反应,若无反应很可能是按钮故障(如果是泵故障一般会有报错信息)。若有反应,能听到泵工作的声音,但压力达不到设定压力,泵一直在工作,此时应检查袖带是否未绑紧或存在其他漏气的地方,特别是袖带接口处,此时贴近袖带处听一下有时也可以发现漏气声。若加压成功,在放气时报错,则考虑袖带坏了,尝试更换袖带解决问题,若仍报错,则更换备用机。(3)黑屏。当开机屏幕不亮时首先看电源指示灯亮不亮,若指示灯不亮则检查电源线有没有插好,电源线插好的情况下若指示灯还不亮则换一根电源线再试一下,若还不亮则检查墙壁或者插座是否有电,若有电一般是设备电源模块故障应及时更换机器。若指示灯亮开机黑屏,此时应听声音或按几个按键看机器是否有反馈,最直接的办法是按测量血压按键,若能加压则说明系统正常,只是屏幕不亮,此时基本可判定屏幕故障,需要更换备用机。
输注泵同监护仪一样,是医院数量最多的医疗设备之一,但由于此类设备操作较为简单,且发生异常时机器都会提示具体的错误信息,所以使用者一般都能够根据提示信息进行处置。
(1)气泡报警。此时应夹紧输液器,取出输液管,将管内气泡排到滴液腔体中,最后重新安装输液管,并打开夹子。(2)管路堵塞。此类报警应检查三处地方。第一,看输液夹是否关闭;第二,看管路是否有折叠或挤压的地方;第三,看针头处是否鼓针。如上述操作均正确,应及时更换设备。(3)电量低报警。此报警应检查电源线是否松脱,或观察机器的电源交流电指示灯是否亮起,若松脱或指示灯没有亮起应插紧电源线,若正常应及时更换设备。(4)注射完毕但残留药液过多/药物注射完毕但没有报警,直至阻塞报警。上述情况一般为使用的注射器品牌与机器设置的不同造成的。首先确认所使用注射器的品牌是否包含在设备推荐的注射器品牌(推荐品牌表一般在设备后部),同时在设备里设置正确的代码。
心电图机的数量不如监护、输注泵类设备多,但也是临床必不可少的检查设备,由于功能较为单一,出现异常时可处置的地方不多,一般可按提示信息检查即可。
(1)屏幕不显示波形或缺少某导波形。此异常较为常见,若全部波形都不显示,首先检查导联线与机器端的接头是否松脱,若无松脱则更换导联线再试,若仍未出现波形则更换替代机器。若只是某导波形不出则着重检查该导联线在患者端是否接好,包括电极贴片和接触点的清洁。(2)打印没有波形。当点击打印时纸上是空白,这种情况用手按压打印头,看打印头是否被卡住,若依然打印不出则用纱布轻擦打印头,不行的话就更换备用机。有时打印纸的厚度与机器要求不一致也会发生打不出内容的情况,所以在购买打印纸时也要注意。(3)打印乱码。有时设备开机时自动打印乱码,此时只需等待其打完即可。
同人一样,一台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发生故障直至最终报废,整个过程称作设备的生命周期[4]。其中有的设备在报废前维修过多次,有的设备(配件)坏过一次便被处理掉。设备故障是无法避免的,再好的设备总有出问题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充分保证设备在使用前的性能良好,尽量避免设备故障发生在使用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因设备故障给患者带来的生命危险。
要使一台设备能够持久使用、不出毛病,定期保养是必不可少的。对设备进行清洁,除尘,检查设备是否存在积水,是否有大量灰尘,这对一台设备的电路系统起着决定作用。特别是风扇、散热口处,若存在大量灰尘就意味着机器内部可能也存在灰尘,灰尘会影响热备散热,增加故障风险,所以需要第一时间处理,时刻保持设备处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下。
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的方法使用。设备附属导联线、耗材的规格也要符合设备的要求并能正确使用,比如导联线不能弯折、打结等,不用时要正确的存放。同时了解设备显示信息的相关设置,做到了真正了解设备,才能真正会使用设备。
医工部门定期对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保证其性能处于良好的范围内,评估设备使用、放置是否合理(温度、湿度、防水、防潮、防掉落、用电安全等)。同时需要了解科室备用机的储备情况,评估常用设备数量是否够用,对于数量较少的设备是否有应急调拨方案等。与科室负责人沟通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设备日常使用情况的反馈,设备质量、厂家售后等事项。通过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保证设备在使用前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以降低设备使用时出现异常的风险。
本文对设备出现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列举了常见医疗设备出现异常时的应急处置方法,最后总结了如何最大程度避免设备在使用时出现异常情况。总的来说,设备出现异常是必定会发生的,但是可控、可防的,通过对设备质量的严格把控,对自身技能、操作的严格要求,会将设备异常所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有力保障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