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理论与实务》
作者:张兴凯,胡萍,周建新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8103-2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定价:89 元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对于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递增,采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实施合理、有效的项目采购管理,使高校采购工作规范化、采购效益得到提高,成为备受关注的主要问题。
由张兴凯、胡萍和周建新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理论与实务》一书,基于政府采购相关理论的基础,介绍了集中采购、分散采购等几种政府事业单位主要采购的特点、流程、时间节点和内部管理措施,并借鉴了英国、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的政府采购经验与做法,对我国科研单位及政府采购合同的履行与管理、采购信息管理、人员与岗位管理等问题的处理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说明,本书适合科研事业单位、高等院校、采购代理机构相关人员参考和使用。
《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理论与实务》共分为十章。第一章具体介绍了政府采购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并对发达国家政府采购经验、采购方式的特点与选择等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二章在总结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采购计划的制定与审批等内容。第三章、第四章梳理了集中采购、分散采购等政府采购方式的特点、流程、时间节点、内部控制风险点与防控措施。第五章至第十章介绍了进口产品采购管理和减免税政策,并以某科研事业单位为实例,详细描述了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合同的履行与管理、采购信息管理、人员与岗位管理、代理机构管理、质疑与投诉的处理及采购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的主要功能等实务。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高等院校的政府采购项目越来越多、采购资金也逐年递增,这给高校的政府采购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理论与实务》一书深入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研究新时期高校政府采购项目式管理,对于保障政府采购工作合理有效运行、创新高等院校资产管理机制体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该书指出,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项目科研基金及社会捐赠等方面。但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高校实施时间较短,因此我国高校政府采购工作还存在一些要完善的问题。首先,高校存在对政府采购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消极抵制情绪等问题。传统采购方式给予了高校较强的自主权,而新时期高校政府采购项目式管理触动了高校的切身利益,在政府采购是否滋生腐败问题、采购价格是否合理、采购任务完成度是否及时等思想意识的主导下,高校容易对政府采购产生抵触情绪和缺乏正确的思想价值认识。其次,高等院校政府采购管理机制体制尚未健全。一方面,我国相关政府采购法制尚未形成完整体系,采购程序不够规范、采购方式不科学、采购信息欠缺透明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高校自身相关配套实施也有待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缺乏严格的采购流程操作规范和必要的监督机制,这使得采购行为存在暗箱操作的机率有所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政府采购项目式管理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加强高校对于政府采购制度意义的认识。对此,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帮助各类主体充分认识到在高校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有效节俭财政支出、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完善高校的财政政策、促进项目支出的有效管理意义重大。第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机制体制。政府采购管理机制体制的建立健全是高校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础,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构建符合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政府采购管理模式,并积极建立校内政府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架构起责权明晰、相互制衡的制度约束机制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从根本上规范高校政府采购的实施流程。
高等院校的发展与扩张使得政府采购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科研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理论与实务》一书从高校采购工作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高等院校政府采购实施方略,对于规范和完善高等院校政府采购工作、提高高校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