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经济运行风雨兼程逐浪前行

2021-04-01 14:08路来军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滨州市滨州集群

路来军

滨州,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和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海洋强省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铝业、棉纺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一,果糖和金属板材生产规模、肉牛加工量、绳网和厨具市场份额均居全国第一,正在全力打造世界级高端铝业基地、世界级高端化工基地、世界级纺织家纺服装产业基地、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国家级优质畜牧和水产品基地。2019年,滨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1%,工业增加值增长3.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亿元,部分经济指标进入全省第二方阵。

2019年2月,在市“两会”上,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发出“六问”,深挖发展之痛;提出“八策”,明晰发展路径,为富强滨州建设谋篇布局、起势动员。2020年5月,立足富强滨州建设由全面起势转向整体成势的阶段特征,市委书记佘春明在“两会”上提出“七富七强”目标路径。自此,滨州经济发展不断跑出“加速度”。

一、传统产业积厚成势

滨州产业基础雄厚、实体经济强大,是立市之本、科创之基。在这里滨州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做大产业规模、做高企业能级、做优产品优势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形成高端铝、高端化工、家纺纺织、粮食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高端铝业创新蝶变。滨州市是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鋁业生产基地,现有规模以上涉铝企业77家,2019年高端铝产业集群营业收入3708.47亿元,产业规模世界第一。但产业层次低、链条短、创新力弱等问题,曾一度成为困扰滨州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滨州市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价值链为核心,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推动铝业颠覆式变革,在价值链攀升赋能、产教融合构建硬核支撑、创新平台提升软核实力上做文章。高端铝产业集群列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山东省重点支柱产业集群”,邹平高端铝材产业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滨州市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入选2019年度中国改革十大案例,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到50.1%。

高端化工加速布局。化工产业集群是滨州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形成了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产品涵盖200多个品种。目前,全市现有化工企业290家,其中规模以上化工企业166家,涌现了京博集团、滨化集团、鲁北集团、中海沥青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高端化工产业集群现有7个省级化工园区和9个重点监控点获省认定,总数分别列全省第3位、第4位,为全市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要素支撑。中海油集团渤中19-6特大凝析油气田项目位于渤海海域,距离滨州84公里,天然气资源量约4489亿方、凝析油资源量约4.2亿方,合计油当量超8亿方,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凝析油气田。滨州市政府已与中海油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将推动滨州打造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

家纺纺织布满全球。纺织产业是滨州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长期在工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带动就业、增加税收、支撑发展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发展,逐步构建起棉纺、染整、家纺、地毯、服装服饰、化纤等门类齐全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了长江以北唯一超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全市主要纺织产品生产能力持续增长,年加工原棉150万吨、纺纱1100万纱锭(约占全省1/3)、布30亿米(约占全省1/4),服装2000万件,产业用纺织品50万吨。产品种类丰富,涵盖了化纤、纺纱、织造、印染、家纺和产业用等主要产品。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78家,从业人员30万余人。拥有上市纺织企业2家(魏桥集团、华纺股份);魏桥集团连续9年入选世界500强,2020年位居第308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华纺股份连续九年被中国印染行业协会评为印染行业“十佳企业”;愉悦家纺位居中国家纺行业十强第3位;亚光家纺是亚洲最大的毛巾生产企业,全国同行业排名前两位;东方地毯和瑞鑫集团均为“中国地毯行业领先十大品牌”企业。滨州市已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纺织企业,对推进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高效生态纺织产业集群先后被授予“共建世界级家用纺织品产业集群先行区”“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全国超千亿产值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等称号。

粮食加工打造滨州模式。滨州是山东省粮食主产区,也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粮食加工转化大市。2019年,全市粮食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2亿元,占全省1/3,全国1/25;粮食加工转化量1641万吨,列全省第1位,是全国唯一一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地级市,并被国家粮食局授予“全国粮食食品产业经济示范市”称号。坚持精深加工产业化、主导产品品牌化,顺应消费趋势;坚持整合汇聚,协同共享,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延链补链;鼓励引导科技研发投入,循环经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019年全市玉米油产量75万吨,约占全国市场份额1/3;淀粉糖产量232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葡萄糖近50%,药用葡萄糖近85%;大豆蛋白产量15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1/3。

二、新兴产业蓄势崛起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201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亿元,在全国率先建立“云超市”服务模式、全省首家工业大数据服务中心,京东黄河三角洲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产业基地落户,集聚形成国内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基地。规模以上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23家,涌现出一批如长威电子、金鑫电子等电子制造企业,华拓网络、远洋科技等软件类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智能化”为导向,布局14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轻量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风电及高端能源装备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3大支柱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通用航空装备产业、石油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3大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地实现产业聚集,链条互补,资源共享。2019年企业已达百家,主营业务收入590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开辟出“新蓝海”, 2019年产业集群总产值230.4亿元,逐步形成了鲁北、海容、京阳为核心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打造滨州轻质高强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园,滨化集团与清华工研院合作打造中国顶尖的氢能生产产业链,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地。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1%,比2015年提高4.7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67家,比2015年增加88家。

三、双招双引聚智赋能

滨州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之地,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优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创新“10+5+N”招商模式,“10”就是“十强产业”10个专班,“5”就是成立5个专业化招商队伍,“N”就是N个企业化的招商团队。设立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区域招商联络处,用好项目管理库、机构联络库、市县载体资源库、产业链条延伸图、高附加值产品图、生态研发企业分布图“三库三图”,加大精准化、专业化招商力度,在引龙头、促配套、强链条、聚集群上下功夫。2020年1—11月,全市新签约、立项项目229个,计划投资总额1129.13亿元;有到位資金的新建、续建项目404个,到位市外资金534.6亿元,同比增长53.8%。突出吸引实用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培训未来人才,制定“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大力实施“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工程,深化“渤海学子·青鸟计划”,让更多的人来滨州创新创业、扎根成长。创新人才招引平台和选用形式,设立“滨州人才节”,举办创新成果对接会、高层次人才滨州行、创新创业大赛等,提升滨州对人才的吸引力。1—11月份,全市引进高端专家135人,大学生11601人,其中博士60人、硕士1304人,呈现人才“净流入”态势。

四、营商环境提质提效

坚守“选择滨州、呵护一生”的“滨周到”服务理念,实施全流程“帮办代办”、全领域“流程再造”,全周到“政策直达”,一心一意为项目提供“专业化服务”、当好“金牌店小二”。建立惠企政策精准服务云平台,实施所有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打造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连续两年召开企业家大会、接续举办“滨州企业日”活动,“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氛围日益浓厚,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和活力持续增强,企业家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进取精神全面激发。营商环境是发展竞争力的“风向标”,是改革驱动力的“突破口”,是政府服务力的“试金石”。2020年1—11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75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2.63万户,实有企业、新登记企业增速分列全省第3位、第4位。

风雨兼程闯关夺隘,勇立潮头扬帆搏浪。滨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化“六问八策”,落实“七富七强”,以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为总抓手,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强力推进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开创富强滨州建设新局面。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统计局)

猜你喜欢
滨州市滨州集群
滨州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开赛
A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mon Problems of Chinese Domestic Style Au Pair
最美还是夕阳红
滨州—青岛地磁剖面地下磁性结构分析
二哥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体的品牌还是集群产品的品牌?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春天是一位染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