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昭然
一、有力发挥应对疫情冲击稳定器作用
2020年是新中国交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服务抗击疫情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困难面前,交通行业坚决贯彻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生产建设,有力保障了人员和物资运输,实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逆势增长,开工和建成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实现多项运输指标飘红向好,体现了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运行的交通担当。
(一)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流行,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迅速打响,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供应和救护人员运输任务异常紧迫。在国际国内常规运输严重受阻情况下,交通运输行业迎难而上、全力驰援,严格实施离汉、离鄂通道管控,军民携手合作,动员各界资源形成整体合力。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协调打通国际国内货运包机和通航运输通道,积极组织开行中欧班列、国际快船以及周边国家陆运等运输方式,推行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政策,构建防疫物资运输“绿色通道”。物流运输企业发挥“门到门”运输组织优势,高效组织防疫物资和重要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客运部门积极落实防控运输指示,保障数万名援鄂医护人员快速到位,成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
(二)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逆势增长
在疫情导致年初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冲击情况下,交通行业仍然抢抓项目进度、尽快复工复产,保持年度目标任务不缩水不下降,并着力扩大交通有效投资,发挥稳增长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快项目审批进度、简化审批程序,提前下达中央预算内和车购税资金,各地积极利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等政策,预计全国年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3.4万亿元,实现近年来交通投资总量和增速“双高”。其中,公路水路预计完成2.5万亿元以上,民航完成约1000亿元,铁路完成约7819亿元,均较年初计划大幅增长。交通投资的逆势上扬充分落实了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扩大了内需、填补了短板,既发挥了应急之效,又将渐现长久之功,有力支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按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照“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交通基础设施精准补短板工作深入推进,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开工或建成投产,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正式开工建设,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主体完工,实施了一批国家高速、普通国道待贯通路段和拥挤路段扩容改造项目,促进“十三五”交通规划圆满收官。全年铁路新线投产4933公里,新开工项目20个。新改(扩)建高速公路12713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6.9万公里。完成乡道及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1万公里,改造危桥6580座。新增及改善高等级航道约600公里,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4个,智能快递箱超40万组,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00公里。
(四)国内国际货运逆势成为亮点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球人员和物资流动滞缓,唯独我国货运形势一枝独秀,铁路、快递、港口生产和对外班列均实现较快增长。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35.8亿吨、同比增长4.1%,其中,集装箱4.58亿吨、同比增长37%;高铁快运4.4万吨,同比增长40%,铁路货运量比重持续提高,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830亿件和87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和16.7%。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约145.7亿吨,同比增长4.4%。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充分发挥,全年开行中欧班列1.24万列、发送113.5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50%、56%,综合重箱率达98.4%。西部陆海新通道产业带动作用不断显现,全年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3600列、发送19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73%、80%。
二、交通更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在连续几代人、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基础上,经过2020年决胜冲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成就更加瞩目,为由交通大国向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支撑,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贡献了中坚力量。
(一)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互联互通,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和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泽、泽巴段左线开通运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快实现,京雄城际铁路实现全线贯通,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加快形成。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长江沿线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广湛高铁、深中通道、白云机场三期扩建等稳步建设。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迈向更高质量,盐通高铁试运行,南京长江五桥建成,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投入运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交通重大项目和政策稳步实施,显著便捷区域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助力提升区域竞争位势。
(二)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快速发展,在服务重大战略、全面对外开放、支撑新型城镇化与自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运输服务和技术装备提升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较好满足了经济社会阶段性发展需要,为我国交通事业由“大”向“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民航机队规模达6747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600万人次,颁证运输机场数量增加到241个。“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全国铁路和高速铁路里程分别为14.63万公里和3.79万公里。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里程翻了一番,高速公路里程、万吨级泊位数量等保持世界第一,快递业务量翻了两番,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等跻身世界前列。
(三)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水平需要
以人民满意为导向,交通运输覆盖深度广度和质量等级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民生服务水平提高。高速铁路覆盖近95%的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动车组承担铁路客运量达65%。高速公路覆盖近100%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民航机场覆盖92%的地级行政区,2020年航班正常率达88.52%,通用航空加快发展。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约100%。西部地区交通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全国农村地区快递网点超过3万个,公共取送点超过6万个,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8%,100%建制村通邮,多层次出行体系和多节点物流网络逐步形成。最基本民生出行保障服务不断改进,“铁路网+无轨站”惠及600余个边远山区百姓出行,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三、推动2021年交通工作的几点建议
2021年,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交通运输行业总体呈现恢复性增长特点,但生产复苏形势仍然不稳定不平衡,需要紧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交通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先行。
(一)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交通生产
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交通工作机制,因时因势动态调整、细化和完善交通运输防控措施,完善疫情防控的指挥体系、政策体系、预案体系和物资保障体系。做好国际运输入境的“人”“物”疫情防控,备战好春运这场运输与防疫的双重“大考”。全力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冷链、其他防疫及生产生活物资和医疗人员运输任务。
(二)编制好“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
全面深入分析“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经验,客观认识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阶段和优劣势,科学研判“十四五”时期面临形势,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机遇,系统谋划提升交通行业发展硬件水平和治理、服务软实力,突出提升交通应急保障能力,编制出经得住历史考验的“十四五”规划。
(三)精准实施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
发挥交通投资关键作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当好先行,扎实推进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推动境外重大项目落地实施,补齐综合枢纽、港口集疏运等薄弱环节短板,提高交通基础设施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城市群、都市圈和新型交通基礎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完成交通建设投资任务。
(四)持续提升交通运输发展软实力
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完善制度法规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运输市场。积极发展联程运输和电子客票等服务,提升旅客出行服务品质。发展多式联运和国际货运网络,加快构建与现代流通体系相适应的交通物流运输体系。引导规范交通发展新业态,激发交通发展新动能,促进交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