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龙
80 后的同事聚在一起, 话题聊到 “二孩”, 现场气氛立时有些断崖式冷清: 一个说, 生不起; 一个说, 养不起。 作为 “60 后”, 我在一边即兴发表场外点评: 这是什么情况? 能生的都不太想生, 不能生的都跃跃欲试。
一位女同事反唇相讥: “如果生的是你‘学霸’ 儿子那样的孩子,生十个也乐意, 如果让人每天都纠结他作业的对错, 一个也嫌多!”
她看到的是一路顺风的 “学霸”, 看不到的是一路纠结的 “学霸” 父母。 准确地说, 妈妈操心更多一点。 儿子已经出国读研了, 妈妈依然不省心: 吃得好吗? 睡得好吗? 谈朋友了吗? 写论文了吗? 疫情之下, 外出安全吗? 困守宿舍,心里不闷吗? 下一步, 读博还是就业? 毕业后能不能回来就业? 每日“三省他身”, 儿子忍无可忍, 先删除微信运动, 后屏蔽朋友圈, 不看家庭群, 不接电话……又一次冷战爆发, “学霸” 妈妈气得要炸: 什么事都首先想着他, 他竟然这样蛮霸?!
跨国, 加上疫情, 显然放大了“学霸” 妈妈的焦虑。 但在我看来,那些反应不过是瞎操心。 想想那些学业成绩一般的学生, 他们的父母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和精神状态呢? 网上流传过好多段子, 对他们有过精准的刻画, 可以自行捜索了解一下。
今天的父母, 大致都有过自己的学生时代 (不是我们父辈, 无缘走进校园, 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相辅相成。 有点研究的父母可能还会懂得, 最好的学区房是自家的书房。 不过, 当所有的道理勾连到粗砺的现实, 这一代父母的家教方式, 并没有显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也看不出多少超越前辈的智慧。
而今日为人父母者身上却有着前所未有的时代烙印。 或许, 这也是一些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常常知行分离、 人格分裂的社会背景。
1. 独生子女政策的问题衍生:输不起。 这几代孩子, 都是独苗苗。 与多子女时代的粗养方式相比, 他们接受的是无微不至的 “精养”, 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精养” 团队的主要成员: 父母,还有祖父母、 外祖父母。 一个懵懂少年, 从小在六个人、 十二只眼睛密切注视下成长, 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体会。 而 “精养” 团队的主角,往往都有一种神圣不敢推卸的责任: 有且只有一个, 千万不能失败! 他们眼里的成功, 是什么标准呢? 强大的应试体制给人刻骨铭心的启示, 要成绩好, 要分数高, 要上名校……有多少优质资源可以满足父母们如此强烈而集中的美好向往? 又有多少孩子真正适合今天的那些学业测试呢? 在 “只一个, 输不起” 的反复暗示下, 人们忽视了鲜活个体的真实诉求, 甚至忘记了自己曾经萦绕于心的梦和远方, 将自己未曾照进现实的理想, 不加商量地强加于孩子。
2. 中产阶层的焦虑自造: 不能输。 媒体上的教育话题, 总是备受关注。 而在各类媒体上频繁行使话语权的, 往往是社会的中产阶层。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 年《社会蓝皮书》 以收入为主要指标,测算中等收入家庭人口占全国家庭总人口的比例是37.4%。 不管是以收入、 资产还是职业、 教育背景来划分, 中产阶层的不断扩大是现实。 身处中产阶层, 人们对其子女未来的底线要求是: 不可 “降层”。因此, 他们常常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好的教育产品, 挖空心思选择名校名师, 不遗余力搜索辅导班, 甚至不惜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孩子创造多样化、 个性化的选择。 不过, 他们也发现, 自己的强烈需求与狭窄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固化的政策与管理以及匮乏的市场供给不断碰撞, 焦虑也应运而生。一些家长的教育行为甚至开始偏离理性轨道, 出现 “操作变形” 乃至“动作失误”, 近几年屡见报端的“竞赛造假” 便属此类。
有意思的是, 焦虑因人而异,也因地而异。 媒体调查发现 (虎嗅网2020-11-21), 一线城市比小城市焦虑, 即使是一线城市内, 焦虑也有等级差别。 某一线城市有关内、 关外之分, 关内就比关外焦虑。 排名前列的几个一线城市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教育资源, 而那里或许也是父母最焦虑的地方。
3. 信息不对称的情绪触发:不淡定。 成年父母往往以他与父辈的亲子关系来定位他与子女的关系。 时过境迁, 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已今非昔比, 简单套用难免出现“刻舟求剑” 一样的尴尬。 移动互联网时代, 人们的生活方式急速变化,生活半径日渐扩大, 信息不对称现象越来越剧烈, 极大地触发新生代父母的不安全感。 一些人便选择紧盯、 严防、 死守的传统战术, 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甚至酿成家毁人亡的人间惨剧。 有人不无悲观地说,中国教育的现状: 家长没有自由,孩子没有童年。 那些有关学生出走、自杀的新闻热搜里, 都可以看到一个“心力交瘁” 的母亲或父亲。
三个问题催生的教育压力, 几乎击中了今天大多数的父母。 值得注意的是, 宽松生育政策推行后,年轻一代的生育兴趣并未被激活,他们依然选择只生一个甚至不生, 以规避生育成本。 而只生一个, 孩子被过度关注的问题就难以破解, “压力山大” 就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父母们不可能都去寻求社会问题的突破, 但是可以改变自身, 转换思路, 化解压力。 教育科学研究学者成尚荣先生说过一段自己的故事: 他曾经为儿子的发展进行过设计, 尽管很粗略, 但设计的念头没有放弃过。 他是教师, 后来成为教育研究者, 当然希望儿子做个教师, 或者争取做个学者。 但是, 儿子在小学阶段就想成为乒乓球运动员, 他支持他打乒乓球, 但不支持他当运动员; 上初中时, 儿子去玩卡丁车, 渐渐成为卡丁车店里的实习生, 驾车本领超过一般小孩, 管理的能力也很不错, 这当然违背他预定的设计, 于是坚决反对; 高中时, 儿子去麦当劳打工, 还想将来当店主, 他反对的态度更加坚决; 在英国留学时, 儿子成了麦当劳的店员;结果, 回国后又自己开公司……虽然希望子承父业的火苗从来没有熄灭过, 儿子却一直按着自己的意愿走, 把父亲的设计丢在一边, 他的设计失败了。 成尚荣说, “暂且不论学习态度、 学习品质的要求, 儿子的人生经历让我领悟到, 对孩子的发展设计是很难的, 一般来说是无法设计的。 我逐渐生成了一个观念: 父母应当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 (成尚荣: 《让孩子跳出教育的设计》,《中国教育报》 2020-10-29)
称职的父母, 其实只要用心做到一条: 尽可能早地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然后从这个 “点” 出发, 鼓励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尊重并信任孩子的自主发展。 世上的路有万千条, 人生只有一次, 孩子的路要让他自己选。 他的人生路, 最后要由他自己一步一步去走。 其实, 父母们放弃那些替代性、 越位性的教育设计, 既是解放孩子, 也是解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