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碧芳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服务育人不再只是高校后勤财建部门的职责,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多元部门的结合,所以新时代高校“四维一体”服务育人的体系给我们以指导。“四维一体”服务育人体系尝试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四个方面去全面开展新时代服务育人探索,而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围绕该体系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去探索新的志愿服务育人途径。
结合本校服务育人工作的实践和思考,重点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职能中给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构建新形势下“四维一体”服务育人体系。综合总结为以下关系模型,如图1 所示:
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指的是以在校大学生构成的主体,以多元化的服务对象为总体目标,主动积极参与其中,以学校为组织平台,以实现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等多元育人功能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的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个人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个人的思想境界提升。这与志愿服务育人的本真是一致的。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自然人晋级为社会人。志愿服务活动是通过各种计划组织的集体活动,将道德素质教育与服务育人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社会人化的效果。其次,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服务本质和去利益化的性质。通过志愿服务达到育人以及被人育的双向效果,在做社会实践的同时,个人的心灵也受到了洗礼和感化,从而达到很好的育人作用。
① 自愿服务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由学校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服务的活动,在充分尊重个人主体意愿的前提下发挥其育人作用,所以志愿者的思想觉悟都是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所驱使的,一方面是志愿者内驱力的作用,比如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为社会贡献个人力量、主动付出个人力所能及的服务;另一方面是不管外界因素如何,自己都坚定选择个人选择。
图1
② 宽泛性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育人的对象不仅仅是服务对象,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影响另外一群人。其次表现在服务育人内容的宽泛性。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多样,是大学生连接社会的一座桥梁,大学生通过服务不仅提高了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还提高了个人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与各种生存实践技能。例如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中,不仅高水平的后勤服务保证了中非经贸博览会的顺利开展,还展示了一个城市青春活力的面貌,也促进了大学生个人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③ 服务育人个体差异性
因为志愿服务活动是由主体自发参加的,是一种非营利性活动,所以其育人功能具有个体差异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每个人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尽管参加的同一个志愿服务活动。有些学生收获的是社交沟通能力,有的学生收获的是专业技能,有的学生收获的是文化教育知识等等。其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平衡性,所以服务育人中具有很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大学生志愿者是有教师引导,经过志愿服务的专业培训,而且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普遍比较高,有很好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志愿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很多大学生志愿者会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会表现出来比较高的专业水平,知识与技能融入到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增长了服务对象的知识与技能。
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服务经验,大学生通过各自的聪明才智发挥服务作用,真诚真心的与服务对象沟通交流,通过不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们收获了经验和能力,知道自己的需求,如何开展志愿服务,如何更便捷优化志愿服务活动,在他们的心里都有了更成熟的认知,更成熟的了解自己。在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通过对比自己的优势和短处,不断提升自我,提高各方面的技能水平。
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无私奉献、富有爱心、不怕困难、勇于前行。在灾难面前逆行而上,传递出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其他社会群众,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大学生志愿服务者发挥他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坚定的维护国家的安全,用自己的专业力量和满满的爱心传递中国力量,传递中国正能量。他们的行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这些力量凝聚成一股绳,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时刻发挥着我们中华民族儿女团结一心的精神,他们的真实写照感动着身边人。
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的质量决定了育人功能的效果,因此加强志愿服务育人的培训,对大学生服务育人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通过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树立良好的志愿服务观念,发挥无私奉献、真诚对人、热心帮助、积极向上的精神,摈弃其中的功利思想和形式主义,形成正确的志愿服务动机,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崭新面貌。其次是加强服务素养,最后是每项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加强他们的服务育人培训,有利于形成志愿服务的良性循环,使更多的人得到帮助,得到社会上的认可,感化身边的人参与其中,形成文明社会新面貌。
高校要加强对志愿服务育人的宣传,帮助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形成正确的认知,让大学生从内心认可志愿服务工作,通过自己的业余学习、读书看报、听广播、社交APP学习等多元途径加深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全面了解,不断增加自己的软认知,提升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多与共同参加服务活动的同学相互交流,不断的取长补短,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力量。积极从校园走出去,接触到社会上丰富的环境,不断去适应和改变自己,不断修炼自己,推动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发挥。
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也需要提高社会人士对其认知,只有不断感染身边的人才能形成更宽泛更强大的辐射,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育人的功能。利用社会上多样化的途径加强志愿服务的宣传,发挥更广阔的空间,为其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扩大志愿服务实践平台主要是扩宽社会辐射面,让同学们接触更广的志愿服务活动。从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可以看出来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地气很相关,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例如与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街道派出所支部开展巡逻防控等工作,共同为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出一份力量,让青年学生的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例如帮助推进普法教育,培养优良宣讲队伍。在学院选拔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法律意识强、成绩优异的学生,与派出所支部一起进行培训,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宣讲团队,进高校、进社区、进中小学宣传法制精神、禁毒知识、防骗防盗等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守法和防范意识。增大志愿服务社会的辐射面有助于大学生扩宽眼界,接触更多以后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帮助他们提前认知社会。
学校需要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创新活动,重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养,增强服务育人的长效性。形成志愿服务品牌化、精品化、细致化。精心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资源与社会的资源,加强与共青团组织、爱心组织、社区的紧密联系,寻求合作。在课程设置上,增设这门课外实践课,通过课程、活动有机的帮助大学生形成服务育人的强烈意识。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齐心合力共同努力。有效发挥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