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三代剃头挑子,见证远去的乡村生活

2021-04-01 10:05李光
金秋 2021年24期
关键词:杨师傅剃头匠推子

◎文·图/李光

随着西安市三兆村拆迁进入尾声,暂居村中的剃头匠杨晓绪心生焦虑:“又得挪窝咧。”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更换住处,城中村越拆越少,杨晓绪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小,祖传的剃头手艺面临困境,他得想办法应对。

杨晓绪今年55岁,西安市长安区杨庄乡人,祖上三代以剃头为生。15岁时,他跟着大伯闯荡西安,足迹遍及南郊的北池头、庙坡头、新开门、铁炉庙、春临村、曲江池等村庄。凭借杨家精湛的古法剃头手艺和宽厚的为人,赢得了一批回头客,在城南站住了脚。靠着一副剃头挑子,杨晓绪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娶了媳妇,供养了一双儿女。

俗话说:“剃头挑子一头热”。传统剃头挑子,由一根扁担挑起一个炉子和一条板凳,炉子用黄铜制成,上盛热水,下装炭火,一炉炭火可烧一整天。板凳是花梨木抽屉凳,凳子下有三层抽屉,分别装零钱、推子、磨石。杨晓绪使用的剃头挑子制作于民国30年,有80年历史,是杨家的传家宝。

手工剃头,靠一把手捏推子完成全部活路。讲究“轻、快、净”:入手要轻,推子不能蹭到顾客头皮;动作要快,推子一把过,头发茬才整端;活要干净,不留杂毛乱茬。手工剃头只剃“平头”“分头”“老电”(光头)“锅盖”。杨晓绪的顾客中,剃“老电”者最多,尤其是夏天,“光葫芦”成了农村老人的标配。杨师傅剃“老电”有讲究,先推光头发,用热毛巾把头闷一会,等头皮热透再上剃刀,“八竖九横三拐弯”,五分钟刮出一个“老电”。他将顾客的头形分为“圆球”“方块”“枣核”“倒梨”“葫芦”5种,一看头形便知道怎样下手,轻车熟路。

除了剃头,掏耳朵也是服务内容。杨师傅掏耳朵不用耳挖勺,而是用一把自制的耳刀,掏时先小心地将刀尖插入耳孔,随即快速旋转搅动,刀刃在清洁耳垢的同时,也会擦刮耳壁产生阵阵快感,让顾客感到惬意。“老杨,你弄滴嫽,哥舒服滴很!”听到顾客夸奖,杨晓绪就开心,小生意靠口碑维持,人家觉得好下次才会再来。在城中村,顾客来他摊上剃头,更多是为了享受过程,聊天、洗发、剃头、刮脸、捶背、掏耳朵……图的是个舒坦。

杨晓绪认为手工剃头技术并不复杂,主要在经验,各家有各家的特色和绝活。他坚持每天出摊,保持“手熟”。剃头匠最怕停工,一停工手就生,挣钱多少不重要,关键要有生意,摊子上有顾客。

剃头匠想生存,单靠手艺还不行,还要会为人。杨晓绪是个有心人,他会记住每位常客的姓名、性格、爱好等,为顾客剃头的同时,谝着闲传,讲人家感兴趣的事,说人家爱听的话,尽量让顾客高兴。一些人在杨晓绪这里剃了30年头,彼此成了朋友,他的剃头挑子走到哪里,顾客就跟到哪里。杨晓绪很珍惜这些老关系,他们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每一位都不敢怠慢,都认真侍奉。

剃头匠行走江湖,居无定所,食无定点,杨晓绪至今还保持着每天一锅饭吃两顿的习惯。剃头挑子是典型的流动摊贩,时常遭到城管驱赶,还有挑剔的顾客找茬刁难,受委屈是常态,但手艺人的营生不出摊就没有收入,为了谋生,杨晓绪默默承受着许多烦恼,不对外人讲。

两年前,杨晓绪想招个徒弟打下手,结果无人响应。招不来徒弟,儿子也不想学,三代家传的剃头手艺传不下去了,老杨很是失落。“这个手艺有很多路数和讲究,都是前辈总结出来的,失传了实在对不起先人。”

剃头挑子,作为一门传统的民间手艺,见证了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今天,在郊区和农村,还有一些恋旧的顾客愿意光顾流动剃头摊。杨晓绪没想过改行,他打算转移到南边的大兆乡,那里还有大片的城中村,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他说:只要还走得动,就不会丢下肩上的挑子,用自己的手艺挣一份踏实钱。

猜你喜欢
杨师傅剃头匠推子
马未都忆旧——手推子
空调越修越坏,谁来赔?
空调越修越坏,谁来赔?
空调越修越坏,谁来赔?
风车(短篇小说)
Allen&Heath 96kHz SQ系列调音台
理发推子
剃头匠
父亲的理发推子
剃头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