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地乃·阿布力克木,侯震梅
(新疆财经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体制升级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意识的提高,使得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变得高质量化、多元化.在过去的五年,新疆经济主要以工业为带动的增长转换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的增长模式.到了2017年的时候,第三产业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达了52.8%,变成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发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引领作用,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的新潜力,进而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推动新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心互动,为促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居民生存型消费支出的减少,而服务型和享受型消费支出的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对物质方面的消费转换于追求精神上的消费,是反映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层次的提升.国外学者对消费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是通过恩格尔定律、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以及LES和ELES模型来分析消费结构的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消费结构研究领域,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了著名的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的结论是:若一个家庭收入越多,其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品类消费的费用所占的比例越小;反之,则相反.1954年英国计量经济学家Stone[1]首先提出了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ES),用于描述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规律.1973年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ES)的基础上,推出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来研究消费结构的变动.
我国学者关于消费结构升级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涉及到的研究内容也比较广泛.1984年著名经济学家尹世杰教授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消费结构研究”,将消费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系统性研究.接着很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最近五年以来,基于前任的研究基础上,以消费结构升级为主题进行消费结构变动的研究得到了更多学者的青睐.关于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以下两点.第一,消费结构升级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学者分别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细致的研究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张庆、罗娟、刘玉飞等、徐德云等[2-5]学者从全国层面,袁瑞彩[6]从区域层面分别研究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且提出了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总体来说,他们研究主要认为,居民收入、社会保障支出、供给侧改革、通货膨胀、第三产业比重、城市化、金融知识水平等因素对我国消费结构升级起着一定的作用.第二,消费结构升级测度指标选择方面的研究.其中,毕达[7]、宋平平等[8]利用需求结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行了研究.张福生[9]通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将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非基本消费的需求作为消费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对我国消费结构升级进行了研究.已有的这些研究方法以及学者对这些研究所得到的思想和观点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基于这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消费结构升级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丰富了这方面相关的研究.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从全国层面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主题的研究不是很多.基于此,本文以新疆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的层次划分、边际消费倾向以及弹性的测度上对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行了研究.
恩格尔系数指的是居民食品类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动.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规定,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通过图1可知,新疆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96年的44.31%降至2017年的21.10%,下降了23.2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说明了这21年以来,新疆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经进入了富裕的生活层次.
图1 新疆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Fig.1 Engel coefficient of urban householdsin Xinjiang
消费结构是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按照统计标准来划分为8大类,分别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居住、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以及其他商品及服务等.其中,吃、穿、住等人们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消费的商品属于基础的消费层次,记为生存型消费.而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等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需求而消费的商品(服务)属于服务型消费.服务类消费是人们满足精神需要的重要体现,也是人们对舒适、快乐生活的向往,更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表现.因此,服务类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大,意味着居民消费方式的多元化、消费层次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消费结构的升级.从1996年到2017年,新疆城镇居民家庭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 211元增加到2017年的18 235元,几乎是1996年的4倍.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改变了居民对消费的理解和消费习惯,从而导致了居民存款支出的减少,消费支出的增加,尤其是发展型和享受型商品(服务)消费支出占比明显的上升.而这种改变引起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动.新疆城镇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由1996年的3 131元上升到2017年的13 508元.由图2和图3可知,食品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占的比重呈现下降态势,由1996年的44%下降到了2017年的21%.这种改变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对其他类消费品的需求也开始上升了,这种上升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对食品类商品的消费.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在总消费支出中的上升幅度较大.分别是,交通通信由1996年的6%上升到2017年的29%,上升了23个百分点,而教育文化及服务从1996年的11%增至2017年的17%,上升了6个百分点.衣着消费支出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即1996年衣着消费占可支配收入占的比例18%降低至2017年的14%.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比重变化不大,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可见,生存型消费在新疆城镇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地减小,而服务型消费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地上升.
图2 1995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 Fig.2 Composition of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urban residents in 1995
图3 2017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构成Fig.3 Composition of consumption expenditureof urban residentsin 2017
数据选取1996年至2017年新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各类消费支出(八大类消费支出)作为消费结构变动的测度指标,对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行了研究.本文为了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以1995年为基期,分别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分类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八大类消费支出进行了平减,以此反映居民实际的消费需求情况.本文选用的样本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新疆调查年鉴以及调查研究报告.
本文按照式子(6)运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及服务、医疗保健和其他商品及服务等八大类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Eviews8.0软件建立了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发现存在自相关,因此通过广义差分法消除了自相关.结果见表1.
表1新疆城市居民ELES模型参数估计结果Tab.1 Parameter estimation results of ELESmodel for urban residents in Xinjiang
由表1可以看出,从1996—2017年新疆城镇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79.8%,即城镇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新增加的收入中,有79.8%的比例投向于生活消费类支出,而剩下的20.2%是用在储蓄和其他方面.从各项消费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结果来看,食品类商品和其他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低,支出比例分别是0.065和0.008.这数据说明了人们满足基本的需求后,在新增加的收入当中有6.5%收入消费于食品类商品上,而0.8%使用于其他商品(服务)上面;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温饱型问题已经解决了,而这种改变引起了居民对消费习惯的变化,尤其是居民在食品类商品上的消费成本逐渐减少,而其他非基本性消费成本开始增加.此外,从表1看,边际消费倾向略高的是居住和家庭设备上的消费,并且两者结果比较接近,分别是0.092和0.087.这就意味着,居民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新增收入中,9.2%使用于住房消费,8.7%消费在家庭设备上.而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有可能是居住问题一直是社会消费的热点,而住房消费支出的上升主要体现以下方面:①房价的上升会引起居民收入在居住方面消费的增加;②居民收入的增加会改变居民对居住方面的需求,人们购买房子时不仅考虑更舒适的环境,而且也会考虑自己和孩子们的出行问题以及教育问题,所以更倾向去选择城市中心或者附近的房子,这也会导致居民居住消费的增加.而家庭设备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的原因,有可能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家庭设备上的创新和生产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而这些改变不仅会引起了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新鲜感,而且这些产品技术上的提升也对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因此导致了居民对该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的增加.除此之外,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比例中,交通通信、衣着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0.1,分别是0.261和0.120.即在人们新增的收入中,有26.1%用在交通通讯,有12%用于衣着消费.尤其是交通通信边际消费倾向在其他分项消费品和服务占总的边际消费倾向占的比例最高,而这种结果的出现可能是由于新疆交通行业的发达和交通设施的完善以及新疆高速公路里程的显著提高,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和旅游.在服务型行业当中除了交通通信之外,文化娱乐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也相当的高,即居民每新增收入中,有9.6%用在文化娱乐消费中.在总的边际消费倾向比例当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医疗保健等服务类商品(服务)占的比重是42.6%,而其他商品及服务占的比重是37.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新疆城镇居民对消费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消费方式有所提高,用于储蓄支出在减小,而在服务类商品(服务)上的消费比重越来越增加.人们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会将新增加的收入更多的用于服务类消费.这些结论进一步说明了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需求价格弹性指的是市场商品(服务)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产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程度.通常,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奢侈品需求价格弹性大.需求价格弹性表示为结果见表2.
表2新疆城镇居民各类消费的需求价格弹性Tab.2 Demand priceelasticity of urban residentsin Xinjiang
由表2可以看出,除了食品(-0.201)、家庭设备(-0.021)和其他商品(-0.328)的需求价格弹性外,其他类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均大于0.5.这就表明了这六类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居民对这些消费有较强的欲望;食品类消费价格弹性略小,是因为食品类消费作为必需品,它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购买影响不是那么大.此外,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居住等三项的价格弹性最大,分别为-0.834、-0.753和-0.742.居民对这三项消费的价格比较敏感,价格上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居民对这些商品或服务的减少(增长);因此,在居民收入与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商品价格扩大居民的消费.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其他的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在不同商品之间的需求互相价格弹性可以反映跟这些商品有关的产品的替代性或者互补性.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也可能受到另外一种商品价格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可以由需求互相价格弹性加以衡量.当两种商品互相价格弹性为负,这表明两种商品之间有互补性;若两种商品互相价格弹性为正,则表明这两种商品之间有替代性.需求互相价格弹性可以由公式表示为.需求价格弹性和互相价格弹性为见表3.
表3新疆城镇居民各类消费的需求价格弹性与互相价格弹性Tab.3 Demand priceelasticity and mutual priceelasticity of various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in Xinjiang
由表3可以看出,主对角线上表示的是城镇居民各类消费自身的价格弹性,而主对角线上以外是需求的互相价格弹性.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发现,各项商品或服务的互相价格弹性均为负值,这就表明每两类商品(服务)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即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和另外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呈反方向关系;因此,各类商品(服务)价格变动对其他类商品(服务)销售量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各类消费的互相价格弹性均比较小,其中互相价格弹性相对较大的是交通通信(-0.29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290)、医疗保健(-0.281)、居住(-0.269)、衣着(-0.217)和文化娱乐(-0.213)消费对食品的互相价格弹性.这意味着食品价格的变动对这几项的销售量的影响比较大.
需求收入弹性是衡量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服务)的需求量随收入改变的反映程度.当商品(服务)价格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任何一种商品(服务)的需求不仅会受到该商品(服务)的价格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消费者收人的影响.需求弹性的取值范围分三类:①ηi>1的时,相应的商品(服务)为奢侈品,这时消费者对该商品消费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②0<ηi<1,说明该商品为必需品;③ηi<0,此时,它所代表的是低档商品.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奢侈品的收入弹性比较大,而必须品的收入弹性较小,低档品的收入弹性为负值.需求收入弹性可以表示为.各种商品(服务)收入弹性见表4.
表4新疆城镇居民各类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Tab.4 Thedemand incomeelasticity of urban residentsin Xinjiang
从结果可以看出,八大类商品(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为正.这说明了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居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不同.其中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通信、医疗消费的收入弹性都大于1,这反映了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大于居民收入的增加,即收入增加1%,人们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的增加超过1%.消费者对这4种商品(服务)的消费不仅满足他们在居住、交通、医疗保健以及家庭设备及服务上基本需求,更多的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的需求.除了这些商品(服务)之外,衣着和文化娱乐消费的收入弹性也接近1,这也反映了居民对这两类消费也有一定的偏好.
从1996—2017年以来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改变了人们对食品类商品的消费.即1996年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人为4 211元,食品类消费的比重占了44%,到了2017年的时候,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了18 235元,人们在食品类消费的比重下降到21%.从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变化来看,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方式已经从温饱型转向于服务型消费中.从新疆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看,居民满足基本需求后,增加的每一笔收入当中,用于服务类商品上的成本高于生存型和发展型商品消费上的成本.从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看,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意识,使得居民消费支出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居民的储蓄和非消费支出的比重.同时居民对服务类消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等方面需求的价格和收入弹性均高.这两类商品(服务)需求量的增加,同时受到商品(服务)的价格和居民收入的影响.因此针对以上结论,为更好地优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质量提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稳定物价水平,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升级.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比较大.从需求的价格弹性角度去思考可以发现,房价以及交通通信等商品(服务)的价格变动,对该商品的消费带来一定的影响,商品价格增长增加消费者的成本,从而导致居民们对该商品消费需求的下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上应控制通货膨胀的问题,促进居民的消费欲望,尤其是满足居民对高质量商品的需求和欲望.
(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服务型消费.城镇居民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消费热点是交通通信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因此,应加快服务行业的发展,吸引居民更多关注服务消费.研究发现,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方式处于从温饱型消费转向于服务型消费转型的大趋势之中;因此,应拓宽新兴服务消费领域,促进服务市场的规范化,顺应发展与服务型消费快速增长的需要,促进城镇居民向服务类消费的需求.
(3)促进供给需求动态平衡.从城镇居民需求的收入弹性来看,人们享受型商品(服务)的消费需求超过了他们的收入;所以应推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并进,促进供给需求动态平衡,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生产方面,提高服务型行业的生产率和促进它的发展,从而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满足居民对高品质消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