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检成
摘 要:文章探讨了将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路径。启发式教学方法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启发式教学方法彰显了人本性、交往性、渗透性、发展性等应用价值,在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要遵循主导性与主体性并存、显性与隐性互补以及认知性与情感性结合的原则,以事实开导式、情感渗透式、论理说服式、情境交融式、实践体验式构建起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2-0083-03
启发式方法具有鲜明的教育特色,是一种以充分体认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征为前提,以营造自由平等的教育情境为条件,以教育双方充分互动交流为基本路径的方法,对于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也特别强调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宣传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使得这种刻有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并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发挥出更好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效应。
一、高校思政课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重要价值
(一)人本性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2]在高校思政课中,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同时也是参与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育的人本性,这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要求。教育中的人本性包含着双重内涵: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要求教育要围绕着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与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价值;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则要求教育要关照与服务于学生,在解决一切现实问题时,始终确立对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启发式教学方法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教育氛围中学习和探索,最终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彰显了教育的人本性价值。
(二)交往性价值
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曾强调教育的实质就是心灵对话、精神契合、文化传递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要依赖于教育双方的“交往”,即“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3]。教育过程中的交往是达到教育目的之必要途径和方式。教育交往是以承认教育双方的平等性和创设自由平等的教育情境为前提,以选择合适的语言为中介,并以教育双方的充分对话交流为方式,从而实现教育双方情感共鸣、心灵沟通、意义共生的过程。在启发式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双方都是独立平等的主体,教育者能够借助于各种启发引导的策略,包括选择教育的语言、方法、手段、载体以及创设教育情境等,使教育双方在“启”与“发”的双向互动过程中真诚敞亮、自由平等地对话交流和探讨问题,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渗透性价值
孔子曾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4]面对提问,孔子并没有直接言明问题的答案,而是在问与答的互动过程中共同求解,其隐藏了教育的目的,却更好地达到了教育的效果。启发式方法深刻地体现了教育的渗透性。教育过程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教育者不事先言明教育目的,而是将教育内容和信息隐藏于施教过程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教育的渗透性能够减少教育过程中的阻力,并增加教育的灵活性和亲近感。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理论、知识、信息巧妙地融入到各种教育载体当中,并结合教师设疑提问、反诘引导等启发策略,则更容易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从而“水到渠成”。
(四)发展性价值
“教育是立足于人的发展,通过把人的发展提高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上来解决其所面临的基本矛盾的,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以教育为中介的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5]。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質要求,教育也是实现人的发展最重要途径。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身心发展水平的完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而启发式教学方法,既注重创设自由平等的教育情境以及发挥教育者的启发、引导、疏通作用,也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学生也能够更为深入、有效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从而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得到更好的锤炼和提升,这也就给予了学生更加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高校思政课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应遵循的
原则
(一)主导性与主体性并存原则
所谓主导性原则就是要坚持统一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6]。因此,社会主义高校的思政课就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宣传贯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主体性原则,则是要求肯定教育双方的主体地位,构建教育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互动模式,给学生创造自由民主的教育空间,通过教育双方的交流、沟通以及教育情境的启发、感染作用,促使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从而达到认同与接受教育的目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主导性与主体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体现。其中主导性是正确政治方向的保障,而主体性是学习能动性的保证。同时主导性必须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为前提,而主体性并不是放任自流、价值虚无,而是在跟随教育者的点拨、开导、施教下的能动性特征。
(二)显性与隐性互补原则
所谓显性,即教育形式的公开的、直接的、规范正式的特征,它是教育过程“有形”的特征。所谓显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依靠各种显性的手段、载体和活动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准则。而所谓隐性,即教育形式的内隐的、间接的、隐蔽的、带有自发性质的特征。相对显性来说,它是教育过程“无形”的特征。为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须发展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特征,这符合现代教育本质与规律的内在要求。因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并时刻受到人类其他实践活动的影响。这既使教育的隐性原则具有了现实的紧迫性,同时也具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因此,坚持隐性原则就是要将特定的教育信息寓于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存在形式之中,从而实现教育过程的生活化、常态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认知性与情感性结合原则
认知,既指认知的内容,即教育信息,包括理论形态信息与经验形态信息,也指认知的能力,即学生知觉、注意、理解、记忆与接收的效度。因此,从认知的内容角度讲,认知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促使学生有效地理解与接受各种教育信息。从认知的能力角度讲,认知性原则是指教育过程中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同时,从教育目的来讲,高校思政课除了要培养学生高度理性的思想认识能力与水平之外,还应该着力于学生情感培育,即应该积极地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发展情感调节能力,促进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心态,尤其是要培养人们的使命感、道德感、荣誉感等等”[7]。因此,情感性原则,即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因素、注入情感力量,在教育双方之间架设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实现师生之间的心意相通、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与情绪调节的能力,培养其高尚的情感体验。并且还要将认知性与情感性统一起来,在认知过程中借入情感的力量,在以情动人中提高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去追求真理。
三、高校思政课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方式
(一)事实开导式
事实开导式,就是针对特定议题,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依据,从而开启思路、引导正确认识、澄清错误观念的方式。毛泽东曾指出:“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8]事实是人们形成思考、得出结论,乃至认识与探索真理的客观基础。而要增强事实开导过程的说服力,其所依据的事实必须符合客观性、全面性、时效性和典型性的要求。其中,客观性要求以真实的数据、事件、成就等事实为依据,在教育双方充分交流探讨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从而揭示事实真相及其内在本质与规律;全面性要求向学生充分展示事实内部的矛盾性,包括存在的问题与成就、挑战与机遇等,让学生在对比分析、质疑析疑中,分清主流和支流,得到启发与进步;时效性要求以最新的事实来澄清谣诼、辨明真相;典型性则要求以典型人物、事例作为榜样,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
(二)情感渗透式
情感渗透式,即在教育过程中找准教育双方理解、沟通的心理基础,营造自由温馨的氛围,在情理交融、事理交融的过程中最终达到教育双方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思想统一。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关心学生,做到热情、平等、友好,在交流过程中其言应情真意切,其行应友善关爱,做到富于亲和力,善于倾听,使教育过程成为一门以情感人、用爱育人的艺术。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与载体,既可以在教育者的言行中渗透情感,也可以设置特定的情境,如展示相关的视频、图片或者感人的故事情节等,从而使教育双方感觉到情感力量之所在。再次,要有鲜明的目的性。情感渗透既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接受真理、追求真理的热情与动力。总之,情感渗透式教育方法就是要将教学过程建立在教育双方相互理解、同情、感恩的基础之上,让情感去丰富体验、开启智慧、激发潜能、点化心结,让情感的力量化为对真理追求的力量之源。
(三)论理说服式
论理说服式,即针对特定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通过教师对理论依据耐心细致地分析、推理与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的方式。首先,教师自身对理论本身要有正确的认识。对理论的断章取义、歪曲篡改会引起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其次,论理必须彻底。“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9]。论理彻底既需要把握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内在逻辑,也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论理说服的过程还必须将先进、正确的理论、思想与“歪理”作比较。所谓“歪理”即虚假的、歪曲的理论。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自觉地鉴别理论的真伪。再次,论理引导还必须依靠丰富的载体与手段。即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与载体,如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地引导与启发。
(四)情境交融式
情境交融式,即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教育情境,教育者、教育情境及受教育者之间交互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首先,合理设置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载体。显性的载体即可以为人的感官所感觉得到的载体,包括物品、文字、图画、声音和视频等。而隐性的载体,即是容易被感官所忽视但是又能产生教育影响的载体,一般是指教育环境或氛围。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与价值,并且是逻辑关联、意义相通的有机整体。其次,巧妙隐藏教育者的教育目的与意图。教育情境的设置就是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影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使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10]他坚信隐藏教育意图是教育艺术的重要因素。再次,建立起“教育者—情境
—受教育者”之间的充分互动。教育情境既是一种静态的客观存在,也是一个动态复杂的“交互关系场”,是在教育双方之间,以及教育双方与教育情境之间形成的双向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既包含着信息的交换,也包含着意义与价值的沟通以及情感的交流。
(五)实践体验式
实践体验式,即指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认知、体悟、反思,最终完成自我超越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11]实践是人与世界的特殊交流方式,通过实践人才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世界,并且获得知识、提升本领和完善自我。实践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既包括课内的课堂实践活动,也包括课外或者校外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以及社会考察实践活动等。不同实践活动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并起到不同的教育效果。课内实践活动一般围绕特定议题而展开,具有集中性、可控性和互动性,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疑惑。而课外实践活动,如生产劳动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感悟劳动的艰辛,并且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与奉献精神,而社会考察活动则可以启发学生正确地分析与认识社会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实践体验的方式将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直接相联结,并将教育者的施教活动与受教育者的体验、思考、学习活动纳入统一过程,这样能够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習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 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 2019-03-19.
[2]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12-09.
[3][德]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4]孔丘.四书五经[M].北京:线装书局,2007:14.
[5]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
[6][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 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
[7]张国民,李艳,王晓琴.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属性[J].思 想教育研究,2012(1).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3.
[9][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 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10][苏]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周蕖, 王义高,刘启娴,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1:843.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 社,201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