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飞
(安徽省宇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有效支持,而建筑行业中的房地产业更是GDP的发动机。由于建筑行业自身所带有不可移动性、持久性、单件工程量大等特点,其建筑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政的稳定。虽然这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监督力度,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高、大、难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建筑行业的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2],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国内建筑行业施工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3]。
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尽管有了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仍然不够。要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重视生产领域的安全。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4]。
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实例,提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特点及重点,归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更科学有效的管理、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建筑安全管理的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行业中劳动力更为密集,同样的工作需要2.5~10倍的工人才能完成,因此,事故发生的数量也比发达国家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大事[5],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6],从根本上保护建设行业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社会财产安全,促进行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的社会及政府对职业安全和健康同样很重视,把通过各种方法保证每个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作为安全成功与否的最终目标,也通过立法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例如英国的《工作健康安全法》、美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
(1)建筑工程项目种类众多,不同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内容各异。
(2)一个工程项目涵盖多种工程类型,施工安全管理内容复杂。
(3)人员结构流动性大,文化素质差异较大。
(4)安全投入需一定的经费支持,施工单位从成本角度考虑会尽量节省。
(5)安全管理需建立较完善的各项制度,包括责任制度、激励制度、奖罚制度。
(1)对安全网架设的规范化管理。
(2)对"临边"危险地带安全防护的管理。
(3)对垂直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
(4)施工安全用电的管理。
(5)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
(6)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落实管理。
(7)重点岗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的管理。
(8)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技术交底的管理。
总体来讲,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监管比较到位,各部门均能各司其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问题,但是还是存在很多常见的问题,比如施工过程中有部分施工人员不能自觉按照规章制度安全施工,表现为部分农民工在进行现场施工时,为了一时方便不佩戴安全帽进行作业,影响了安全施工的落实。
施工现场多是露天作业,经常会遇到容易受雨天、大风天、雪天、雷电等天气影响。同时立体施工,交叉施工,多工种、多专业交叉配合在同一作业面施工,如果管理不当或防护不到位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1)遵循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
(2)积极推行建设行业的准入制度,加强各类上岗证书的培训取证,开展职业技能的培训和鉴定能力,各单位要努力提高各类岗位培训内容的质量。
(3)鼓励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实行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的方式,有利于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安全和健康,增强劳动者在工作时的积极性。
(4)在国家大力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建筑行业也要实现转型,要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加大培训力度。政府在引进劳动力时给予适当的补助,促使务工人员在工作之余参加文化培训及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现场实际安全操作能力。
(5)施工企业要完全按照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中建设单位列入的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发生成本,具体可以在每次进度款支付时,监理可以对付款阶段施工单位对安全文明费用所花费的凭证进行核查,核查其发票,并到现场走访调查等。查实施工单位有没有真实的付出了所必须支出的安全文件费用。
(6)加强施工单位管理主要负责人及施工现场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奖罚分明,对出现安全事故的单位负责人进行黑名单通报,对安全生产管理落实较好的单位负责人实行红榜奖励。
建筑安全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投入资源和条件的管理,最终是对整个施工生产行为的全过程管理。随着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中对建筑业的依赖越来越强,建筑业生产总值占比越来越高,建筑业的支柱地位越来越明显。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妥善处理安全事故、减轻安全事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头等大事。只有加强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才能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