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布设计中的视错觉

2021-03-31 10:36:12
西部皮革 2021年7期
关键词:视觉效果图案物体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

1 视错觉概念

视错觉特指基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对于不同事物有别于实际状态的特殊现象。个人对于物体的观察普遍利用视觉器官去进行感受,而在观察的过程中,人体的视觉不仅会受到物体本质属性例如色彩、形状、明暗的影响,同时也会根据外界因素例如光线、位置、个人心理、经验去判断事物的形态,这些对客观物体形成错误的视觉感受,这种错误的视觉感受即为错视[1]。

2 视错觉原理

视错觉作为一种视觉现象,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在根据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中,会由于心理与生理的共同影响,造成不同的感官效果。而视错的产生不仅依赖于人体本身,同时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因此,视错觉产生的原理可以大致归为两个因素: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而内部因素根据人体的主观判断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而外部因素则根据客观事物的位置分为自然因素与环境因素。

2.1 内部因素

从生理因素的角度出发,人类观察认识外界客观事物、认识事物时,对健康个体而言主要是靠视觉,其次是触觉和味觉。人体的视觉便是在观察物体时,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人体视网膜聚焦[2],使得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刺激大脑神经,通过大脑皮层将此信息转化为景象。因此最终大脑成像不仅由于视觉系统的局限性会形成误差,同时依赖于脑部神经传达的信息通常也会受到主观意识判断的影响,因此这种偏差则为视错觉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从心理因素的角度出发,人体感官形成的视觉错觉则是基于人体长期的思维定式以及预先判读。在对物体的观察中,人脑首先接受了视觉神经所传达的信息接着会根据自身对该事物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而这种判断会形成一定的偏差,并不具有真实性。而思维定式的影响则是会根据不同个人的经验积累,对物体的大小、高矮、长短产生不同的视觉认知,而这种“错误”的视觉便是视错觉。

2.2 外部因素

在影响物体的观察的要素中,自然因素则是物体本身的光线、颜色以及形状,而环境因素则是物体所处的位置变化。在这两种因素中,物体本身的自然因素干预较小,而环境不同所造成的视觉变化则较为明显。例如当一根筷子置于空气中与置于水中则会有不同的视觉变化,当筷子置于水中时由于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会形成一定的变化,而此时大脑所呈现的筷子形态则是基于了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所形成了错误的偏差,实际上筷子的长短大小并没有变化。因此在外部因素的干扰下,人的眼睛并不能对事物进行直接的认知。而这些外部因素也影响着视觉错觉的形成。

2.3 内部与外部因素互相影响

在视错觉的产生中,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人的视觉并不是对物体的单一属性进行直接的反应,而是通过不同的属性整合大脑思考进行一个整体的观察,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感知。

3 视错觉的构成

3.1 点线面视错

点的基本构成为圆,因此可以用大小不均的圆点来表现点的视错,如艾宾斯视错觉。观察者会大概率认为右边的圆点在视觉呈现的面积大于左侧的圆点,此为人体的大脑考虑了两个圆点的背景图片,受到周围诱导圆点大小的差异影响了两个圆点有差异的视错觉。点的大小、形状以及方向的变化会给观者带来流动感的视觉效果,将点元素进行平移或者由大到小有序的排列组合,则是利用点元素向心的效果,突出点元素具有聚集性的视觉效果去冲击人的眼球。

线条作为点元素的延续,又作为面的基础,是视错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瑞士画家保罗·克利把线形象地分成三种基本类型:积极的线、消极的线和中性的线。而将线元素的长短、粗细、方向变化、虚实变化进行分解重构,则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以及不同的情感表达感受。在线元素的视错中,通过线条不同的排列以及附加物的不同可以使得观察者对线条的长短产生视觉错觉。

面是基础元素的最终形成,点形成线,线则构成了面,而面便是形,形则是由面的闭合外轮廓型线组成。而面的视错则是面的视觉变化会随着不同特定场景、面的方向位置的差异、以及在面的位置排列进行变化。

3.2 图案视错

3.2.1 正负图案

图案利用画面中不同图案的共同边界线使得两种图案互相成为彼此的一部分,又共同成为一个整体,而图案与图案之间形成正负关系,便是正负图案。

3.2.2 复合图案

复合图案区别于单调简洁的正负图案,它的画面更为丰富,在同一个空间中,由于观者视线的转移呈现出多个形态,通常以一个图案为主体,多图案围绕主题进行组合的视错形式。

3.2.3 动感图案

视错中根据点线面的重复、渐变、交汇形成变化的图案,同时在色彩的变幻以及光影的流动中,而动感图案的呈现则会使观者的视觉呈现空间感、律动感以及变幻感。

3.3 色彩视错

图案离不开图形与色彩,而色彩视错便是利用色彩间的相互作用,激发观者的视觉冲击力。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中提到,分析视觉效果时如果只限于几何图案形式而不考虑色彩,那将是一大局限。在该书中,通过分析色彩的扩散效应以及心理学效应,提出任何线条与色彩都能以特殊的方法改变其外观的形象。

色彩的视错觉时人体的视觉系统对外在环境的一种知觉形态,即对眼球所看到的色彩与客观存在色彩的感知。而色彩视错觉一般分为生理上的视错例如色彩对比及色彩延迟,而心理上的色彩视错大致分为色彩体积视错、色彩距离视错、色彩温度视错。

3.4 维度视错

维度视错便是人体根据大脑感知,从二维图案中感受到了三维的空间感与立体感。因此维度视错可以分为矛盾空间视错、反转空间视错、3d立体绘画视错。

矛盾空间视错属于不同图案之间的互相吸引形成了独特空间,这种视错方式通常运用在反常规化的图形中,用来表达神秘莫测的幻想空间。

多重图形视错,这类错觉是指一些图形本身就具有双重性质,加上人的注意力具有变动性,便幻生出两种或多种图形的多层次交替,形成了两种性的立体感觉,当加入了明暗关系的色调阴影时也会根据排列形成交替出现的两种立体感图形。

4 拼布中视错觉表现形式

4.1 色彩视错形式

结合拼布设计与视错中的色彩形式,将拼布中的色彩视错分为色彩对比、色彩空间与色彩感官视错。

而在这三种方式中,色彩对比视错是最为关键的视错形式。而在色彩对比中,色相对比、明度与纯度的对比与不同色彩的面积分割则形成了色彩对比视错的主要表达方式。色彩空间视错,便是利用拼布中不同色彩的变化形成作品中的空间变化,例如大小、远近、轻重等。而在色彩感官视错中,则是依赖了人的主观意识,会根据不同设计作品的设计主题去指定设计的主基调,色彩的温度错觉每个人应该感受深刻。同时色光也是由温度的,如果用温度计去测试三棱镜形成七种色彩便会发现红黄橙的温度要高于蓝紫色的温度。

4.2 图案视错形式

视错中的图案分类中可以将拼布设计的视错分为二维图案视错与空间图案视错。拼布中的二维图案视错可以分为点线面的基础元素图案视错以及多元图案视错。点线面视错属于基础元素的组合排列,通过有序或者无序的手法进行视觉上的变化。拼布中的空间图案视错,将一些自身带有立体感或透视效果的图形应用于拼布中的设计形式。

4.3 立体视错形式

拼布中的立体视错形式,不等同与立体图案的视错,而是根据拼布的工艺技法,设计立体的图案形式,直观的表达空间的层次感。拼布的立体技法有贴花、叠花与堆花镂空。

4.4 材质视错形式

拼布是由面料组成的,而直观的布料选择就是体现在面料的材质上,拼布不同面料的造型设计以及面料的选择都是关键,而对于拼布来说,现如今面料的多元化使得拼布的组合方式越来越丰富。而拼布中的材质视错则是基于人对面料的直观视觉效果与主观感受,不同材质的面料会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的视觉效果,而不同软硬厚薄布料则会影响观者的主观视觉感受,更轻更薄的布料会体现通透于干净,更厚更重的面料则会感到沉重与踏实。

5 拼布设计中视错觉表现手法

5.1 比例与分割

比例与分割便是指在同一平面中,利用面积、长短、轻重等形成局部与整体的不同分布,当视错手法运用于而这种对比关系能够产生不同的形式美。表现手法为:

(1)等形分割:相同形状的分割,循环往复视觉效果;均衡力的分割,稳定、端庄的美感

(2)等量分割:色彩轻重、面料质地变化分割,呈现同等重量感

(3)渐变分割:逐步变化的分割方式,彰显图案的运动感。

5.2 对称与平衡

对称与平衡则是在拼布设计中,拼布中的图案组合分布根据中心轴对称分布,其排列方式、图案大小、图案形状、色彩都处于均等的对应关系,对称与平衡则是最基础的组合形态,而常见的形态有左右对称、循环对称、局部对称等,这些对称的形态使得结构排序上形成平衡的视觉效果。

(1)左右对称:两边对称的视觉效果,同形态、同重量、同结构沉静的感官美

(2)循环对称:主要构成:矛盾图形、发射图形、螺旋图形、视觉空间感和发散感

(3)局部对称:画面的不完全对称设计、局部的拼布应用,形成丰富差异的对称美感

5.3 强调与对比

对比与强调是将不同物体同时放置一个画面中时,形成强烈的直观感受,来突出强调部分设计的审美形式,增加艺术视觉效果。表现手法为:

(1)色彩对比:通过明度、色相、纯度拉大视觉差异,被观者主观理念影响

(2)形状对比:形状图形和所处环境的的变化包括长短、面积等变化体现空间美感

(3)材质对比:不同材料的感官变化。例如轻重、薄厚等

5.4 重复与连续

重复与连续则是利用图案或者色彩反复的使用,点、线、面运用色彩的变化以及程式化的组合刺激观者的视神经形成视错觉,一般分为规律重复与无规律重复。

(1)规律重复:等比例等距离的反复排列有规律感的视觉体验

(2)无规律重复:单个元素连续排列拥有大小、疏密、属实变化形成单元素重复感和秩序感美感。

5.5 节奏与律动

节奏与律动往往存在于音乐中的名词,去形象节奏音符轻重缓急的变化,而在视错中,往往使用同一个元素点、线、面、图案等构成要素反复的构造,在画面中这些构成元素会按照一定比例反复重复形成有规律的节奏。而在这些组合中,色彩、明暗、层次的变化形式视觉中的律动感。

(1)波动节奏:波浪形状组合,形成反复的运动美感

(2)放射节奏:由中心向四周发散形成炫目的视觉效果,促使情绪振奋与爆发冲动。

(3)螺旋节奏:螺旋的形状分布视觉上的空间错位二维图案的立体化动感的视觉张力的形成

猜你喜欢
视觉效果图案物体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画中谜
娃娃画报(2018年6期)2018-08-15 13:03:20
画中谜
娃娃画报(2018年5期)2018-08-15 12:49:20
画中谜
娃娃画报(2018年3期)2018-08-15 12:26:56
商业插图中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效果探究
剑南文学(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34
昆腾高性能存储助力动画与视觉效果工作流
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名为FIELD的极简架子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4:45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猜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