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理工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近几年,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文化作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让越来越多的城市体会到文化创意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服装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对服装行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服装产业曾是郑州市的优势产业,尤其是女裤产业,是郑州市七大支柱产业之一,以银基商贸城、锦荣商贸城为聚集地的服装商圈在全国也非常有名。
根据郑州晚报发布的数据看,截止2020年5月,全市有服装企业1.5万家,生产企业2900多家[1]。但是根据郑州市统计年鉴统计的数据看郑州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还是相对较少,截止到2018年全市只有37家,占总数比例不到0.3%。可以看出郑州地区服装企业数量虽然较多,但大部分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郑州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且近几年来呈下滑趋势。(如图1所示)
根据201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信息——“郑州服装企业前20强的服装品牌”来看,其中8个品牌主营女装(其中4个以女裤为核心延伸至女装)、2个品牌主营男装、2个主营男女装、5个品牌主营女裤、1个品牌主营孕妇装(台商独资企业)、2个品牌以定制服装为主。由此可以看出,郑州服装行业仍以女裤为中心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男女装品牌较少,其他服装品类也较单一,且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小。
创意服装通常是指不遵循常规,以独特的设计来吸引和打动消费者,从而满足人们对心理需求的这类服装[2]。目前,结合郑州本土传统文化的创意服装品牌较少,且知名度相对较低。从“郑州服装企业前20强的服装品牌”可以看出,郑州服装品牌里面只有烟花烫服装一个品牌结合了文化元素与时尚进行融合进行设计服装,是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服装企业,其服装产品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图1 郑州纺织服装、服饰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
2.1.1 完善服装创意产业链
截止到2020年11月,根据河南广播电台的官方网站发布的新闻数据显示,目前,郑州有女裤生产厂家2000多家,年产量7亿件,是中国最大的女裤产业基地,数量占中国女裤的50%以上。虽然全国一半女裤出自郑州市场覆盖率较高,但布料还得依靠江浙地区,如果郑州本地增加面辅料的生产企业,首先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出想要的面料或者印花来说,交流更方便结果更高效,其次能够节约面辅料成本,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将会促进郑州服装行业的长期发展。
2.1.2 建立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园
服装创意产业园区是将与服装行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展示、交流、生产、销售、服务的区域。目前,郑州有锦荣服装创意园,位于新密市,依托“锦荣系列”纺织服装产业链,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从2010年建立到2018年,该产业园所在镇财政收入由4715万元增加到3.38亿元,社会生产总值由34亿元增加到107亿元。截至2019年11月,已有200多家服装企业入驻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带动就业3万人。由此可以看出建立服装创意园为服装行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及为周边人们带来的巨大方便,未来,园区将带动近千家服装企业落户,解决10万人就业,纳税10亿元左右,将为河南服装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升级作出巨大贡献。
2.2.1 培养高校创意型人才
服装企业需要不断的产品创新,才能维持其发展,这就离不开创意型的服装专业人才。通过高等院校来培养创意人才,是发展创意产业、解决创意人才缺乏的重要途径。郑州目前包括河南工程学院、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等在内的近20所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与服装相关的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学生几千余名。通过访问调查发现,在所学专业课程中,与传统文化资源相关的除中外服装史课程外其它基本没有,只有河南工程学院近几年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开设服装创意设计课程,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他有的学校虽然有创意设计课,但与传统文化基本不相关。
此外,郑州市政府对引进人才实行“智汇郑州”人才补贴政策,对2017年1月1日以后毕业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给予补贴,政府可以针对服装行业的人才进行更具体的政策,比如可以加大力度对从事服装行业人才的补贴,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2.2.2 鼓励服装行业相关培训机构
服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的教师虽然有较高的学历和理论知识的储备,但是大多数没有公司经验,服装行业培训机构刚好可以弥补此不足,更好的为服装行业输送人才。首先,在师资方面,培训机构大都是具有行业经验的教师,或者是服装企业的知名制版师或设计师;在缝纫设备方面,也拥有相当于企业水平的先进设备,能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内容上,要更加注重实践,以实践训练为主;在适应人群上,针对的目标人群较广,初中文化水平以上即可。通过培训学习到服装相关知识,包括思维训练、基础设计、立裁、版型结构、CAD、样衣制作等,把服装从业者,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2.3.1 进行创意设计打造自主品牌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五帝夏商的腹地,是中华文明的轴心。郑州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包括祭祖文化、武术文化、黄河文化、戏曲文化等,为郑州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同时,郑州可以利用河南省内的文化进行创意设计,包括洛阳河洛文化和东周文化、开封宋文化、安阳商文化、濮阳龙文化、许昌三国文化等等,这些传统文化资源都为创意产业的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可以看出,文化创意背景下,郑州服装行业的发展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创意。随着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如果服装企业仍按照之前的传统模式进行设计,将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心理和审美需求。因此,只有不断创新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赋予产品地域性、民族性、创意性、时尚性,才能使服装产业向创意型转变,使产业走向品牌。
2.3.2 加强产品品质把控
服装产品是服装品牌的基础,没有过硬的产品品质,服装企业不可能长久发展。所以在服装研发时,可以借鉴传统染整、织造、印花等古代服饰技艺,同时引进各种新科技与现代服装生产技术相结合,研发出既现代时尚,又具有文化底蕴的创意服装;在服装加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如面辅料采购、大货生产、过程控制、质量审核、仓储、销售和物流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同时公司的管理者需要控制全局,协调和分配好各环节工作,营造“品质至上”的工作氛围,坚决避免为了赶进度而忽视质量。
2.4.1 利用新媒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模式和大量的信息数据资源。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0.63万亿元,其中实物零售额达到8.5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7%。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9亿,其中网络购物用户已超过7亿,占网民总数的78.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网购已成为人们购物习惯,网络零售也已经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服装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加大品牌线上宣传力度,带动服装销量。
目前,移动互联网“直播+”时代已经到来,直播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互动交易方式,实时性很高,客户可以通过直播更直接地了解产品性能和功能,主播也可以直接进行问题答疑。“直播+服装”已经成为服装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郑州服装行业应该趁势而上,加快发展网上销售、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零售业态,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2.4.2 建立行业资讯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代名词,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例如微信群、QQ群、行业资讯平台等。设计师可以及时了解纺织服装面辅料相关信息、各种服装流行趋势、可以交流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等;服装制版师可以进行结构技术交流和各种赛事的参与等;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平台发布招聘信息或者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和市场动态,做到快速反应。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为郑州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智能媒体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郑州服装业与一线城市乃至国外相比,差距依然明显,服装行业急需文化创意的驱动,才能凸显自身优势。文化创意不应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应深入并贯穿于服装企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品牌产品设计和品牌推广中,让创意发挥至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