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21-03-31 06:50:04吕若虞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村镇建设管理服务所江苏无锡214000
砖瓦 2021年3期
关键词:竞标投标建筑行业

吕若虞 (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村镇建设管理服务所,江苏 无锡 214000)

工程建设项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招投标阶段的工作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对工程建设项目成本及后续的施工质量都具有决定性作用,还能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科学的招标投标工作具有公平性和公开性的特征,工程建设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行业招投标的相关规定落实各项工作,尽量避免违规招投标或是串通围标等现象的发生,这一工作需要专业的监管部门监督完成,还需要国家相关法律作为参考,才能更好地实现建筑行业的综合进步,对工程建设项目后续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相关内容进行详细探析,规范建筑行业的招投标市场,优化招投标工作的流程,促进建筑行业的综合进步,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概述

建筑工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工程招投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是建设企业依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单位的选择,各个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投标,建设企业选择最优的合作方实施工程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包含众多的程序,需要实施备案、登记、投标人资格预审、出具评标报告等,不同的招投标程序具有不同的注意事项,整体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对建筑工程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划,促进建筑企业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在工程招投标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避免贪腐现象的发生,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进步。建筑行业在持续的发展中也在不断更新招投标机制,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不同工程建设项目的特征完善相关机制,促进建筑行业招投标工作的持续进步,为建筑行业的综合效益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基础。

2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缺乏公平性

建筑市场的各项机制不断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各项建设技术在不断地创新,工程建设项目整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需要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实施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阶段,需要注重每个工作细节的质量,才能避免较多风险的发生,给工程建设项目整体效益的提升做铺垫。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实现招投标工作的合理进行,但是一些建筑企业缺乏招标投标工作的公平性,不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投标,建筑市场在持续进步,越来越多的建设企业找不到合作对象,在参与竞标的过程中,为了获得合作资格,做出很多不合法的作为,提前与招标企业打通关系,密切接触,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合作资格,甚至有很多的竞标公司贿赂相关的评标人员以及招标企业的负责人,这对其他的竞标企业是不公平的,采用这种虚假竞标的方式最终获取自身的利益,严重违反了招标投标工作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国家工程相关的法律条例的落实也具有不利影响。

2.2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存在非法发包现象

建筑行业在持续进步,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效益也在逐渐提升,很多的招标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利用多种方式规避招投标工作的发生,非法发包的现象比比皆是。建筑企业将整体的工程项目精细化,拆分成不同的工程小项目,仅仅将一些必要的工程进行招标操作,其余工程不进行招标,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较多的招投标费用,规避国家招投标相关的法律规定,以非法操作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样的方式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一时的经济利益,但是容易造成同行业竞标企业之间的不满和纷争,不规范的施工还会导致后续出现较多的问题,工程的质量及工期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把控,严重影响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一些企业利用非法发包的形式将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一些业务交由自身企业进行办理,增加自身企业的实际效益,严重违反了国际招投标工作规范。

2.3 地域差异导致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不合理

工程建设项目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逐渐实现了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带动国家经济的提升,不同的地区之间招投标工作规范略有不同,在跨区域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资金互动比较频繁,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地区的差异,在实际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外地企业的中标率更低,很多招标企业会在时间、细节以及地区优惠政策等方面有限制,这对外地竞标企业具有很多方面的不利作用,本地竞标企业具有很多的竞标优势。比如建筑企业在开展招投标活动的时候,整体的招投标时间较短,外地企业不具备充足的时间准备竞标文件,导致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机会不同,获得中标资格的概率也有不同。还有很多外地企业直接放弃投标,地域差距较大,导致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难以获得有效的互动,对各个地区的资源及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不利影响,对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业具有严重的影响。

2.4 投标企业提前规划导致围标现象的发生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后期会实施评标,从多个企业之间选择最接近招标企业要求的一个为合作对象,一些企业为了获得中标资格,利用贿赂等多种方式,提前找好较多的企业进行竞标,并且这些竞标企业的报价以及相关资料都与该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其他企业的陪衬,该企业最具有中标的资格,最后获得合作机会。一些投标企业与招标企业提前沟通,实际的招投标工作中只是一个流程,无论怎样最后的中标企业都是固定的,严重影响其他企业获得中标资格的权益。还有一些企业在实际的投标过程中,与各个投标企业相互沟通,将投标文件中的单价固定在某个范围内,这对过程建设企业的招投标工作的有效性带来较大的影响,严重损害招标企业的综合效益,需要招投标市场的及时治理。

3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有效对策

3.1 注重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存在较多的弊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人员缺乏法律意识的提升,缺乏国家招投标相关机制的深入了解,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较多的违规现象,严重影响招投标工作效益的提升。为了更好地规避招投标工作中出现围标或串通情况,相关的建筑企业应该加强招投标法律的普及,定期派专业的法律专家实施讲座和培训,促进招标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明确招标投标工作的重点,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违法现象的发生,给相关的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性效益。

3.2 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监督管理

为了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合理化进行,我国已经针对相关的招投标行为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并成立专业的监督管理部门有效监督。以洛社镇为例,在日常招标工作中,达到招标限额的建设项目都委托第三方进行标底审核,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还将报送惠山区审计局统一安排审核,这样不仅规范了招标工作的流程,也进一步提高了标底的质量。在洛社镇杨市中心小学改扩建一期工程施工标项目中,建设规模含1#2#教学楼、3#食堂、教师会堂的建安及装修,建筑面积8668m2,项目投资3600 万元。在该工程招标前期标底编制阶段,因土建、装饰编制工程量清单的人员未相互沟通,造成双方都未考虑深基坑支护,以及1#2#教学楼、3#食堂公共楼梯间楼、普通教室、办公室、走廊、卫生间等墙地面,导致这些部分漏项,涉及金额将近300万元,正是有审标这一环节,把这些漏项审查出来了。如这些部分漏项没能及时发现的话,后期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另外,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工程项目的实际特征进行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结合建筑市场的发展需求合理规定招标投标工作,加强招标投标工作的约束和管理,明文规定一些违法操作的后果,给相关的招标投标机构有力的工作依据,避免较多问题的发生。监督管理机制还可以与先进的网络技术相融合,实施招标投标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估,从多个方面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合理化进行,为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规范招投标市场的交易行为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相关工作的规范化是提升建筑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条件,各项资源也需要得到合理的配置,才能更加高效地落实招投标工作。招标投标管理部门需要针对实际的招投标交易行为进行核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整合,并对整个招投标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提升招投标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性,确保招标投标工作质量。招投标市场应该不断创新市场机制,实现各项行为的统一化管理,促进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招投标市场的持续发展做好有效的准备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是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相关内容的探析,只有深入了解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加强国家招投标相关法律规定的落实,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及法律意识,强化招标投标工作的监督管控,实现交易市场的严格管理,才能更好地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做铺垫。

猜你喜欢
竞标投标建筑行业
市场化条件下武器装备竞标策略分析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武器装备项目竞标组织管理研究与应用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上海建材(2019年6期)2019-08-13 06:49:34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06
岁末年初的竞标秀
国际公关(2016年1期)2016-03-01 17:44:14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