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师职业技能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

2021-03-31 05:08:10吴光翠绵阳城市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砖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图职业技能

吴光翠(绵阳城市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具有操作性强、地区性强、经济政策性强等特点。凡有工程建设的地方都需要做工程造价,凡参与工程造价的人员都应具备造价师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完成造价师职业技能的全过程训练,具备能精准算量和计价的工程造价技能。但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待解决。

1《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较为复杂,教学学时少

但由于教学内容多且杂,知识点也较为复杂,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有效完成全部教学内容,课堂上不能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更无法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2 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把原本成体系的造价知识点打乱,拆分成一个个互不相联的零碎知识模块,分别进行讲解,在讲每一模块理论的同时提供一些缺乏背景材料的简单例题来巩固这块零碎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就破坏了工程造价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学生毕业后在面对造价岗位工作的时候就无从下手。工程造价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所以还得从系统和整体上把握工程造价的岗位工作。

1.3 教材更新速度赶不上规范及标准

该课程的特点就是政策性及区域性很强,行业规范及标准的不断更新,必然导致教材陈旧,阻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市面上很多教材中未及时淘汰过时内容、吸收最新知识和技术,所提供的例题背景材料不足、形式单一,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降低了实践的效率。

1.4 学生应用能力较弱,无法适应岗位工作

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多且复杂,学生如果基础课程(建筑制图、构造识图、施工技术等)没学扎实,就会导致感觉学习本门课程难度很大,容易对本门课程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校虽然学习了一定的造价师专业知识,但由于知识点是零散的,未得到系统充分的锻炼,比如某构件单独拿出来会算,但是还原到一个具体工程项目中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计算了。另外学生在学校虽然可能具体算过某个工程,但是由于教师没有从系统造价整体的角度去点评过,学生对造价数据的合理性判断无从下手,导致走上造价岗位后由于不会做、不熟练或者不自信导致无法顺利适应工作岗位。

1.5 授课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授课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是软肋,也是痛点,没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授课只能从理论的层面做到照本宣科不脱离教学大纲。由于绝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再到学校工作,没有工程实践经验,所以往往备课、写教案也都是在办公室,只能靠自己查阅资料或想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掌握了部分理论,而面对实际岗位工作时手足无措。这就需要教师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可以指导学生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 造价工程师职业岗位的核心内容

围绕建设工程交易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的实际需求,确定了造价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并提炼了核心工作内容,对岗位能力及职业要求进行了分析。造价师职业岗位核心工作内容如下。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

职业岗位:施工企业造价师;工作任务:工程投标书编制;工程进度款申报;工程竣工结算;核心工作内容:图纸、资料准备与熟悉;岗位能力及职业要求分析:能熟练搜集查阅定额、图集、取费标准等资料;能正确选择与本项目相关的价格信息。

职业岗位:咨询公司造价师;工作任务:工程招标书编制;工程招标标底编制;工程竣工结算审核;代理工程投标书编制;代理工程竣工结算编制;核心工作内容:施工图识读;岗位能力及职业要求分析:能理解、提炼建筑结构设计说明;能结合平、立、剖、节点图构想空间立体形状;能准确快速计算各种形状尺寸。

职业岗位:房地产开发公司造价师;工作任务:工程招标标底编制;工程进度款审核;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核心工作内容:施工图工程计量;岗位能力及职业要求分析:能根据设计说明、平、立、剖、节点图等查阅相关图集;能理解清单及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能熟练计算分部分项工程及措施项目工程量;能准确进行数学计算。

职业岗位:监理公司造价师;工作任务:工程招标标底编制;工程进度款审核;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核心工作内容:施工图工程计价;岗位能力及职业要求分析:能正确选取各种取费标准、信息价格;能准确编制工程量清单;能准确进行综合单价组价、正确套用、换算定额;能熟练应用计价软件;能进行数据合理性分析判断。

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完成造价师的工作,学生在校内要熟悉相应规范和标准,熟练识读施工图纸、准确列项,掌握工程量的计算,做到不漏项、不重项,并能准确的进行组价、熟练掌握计价软件且能进行造价数据合理性分析、判断。

3 基于造价师职业技能的《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 改革课程内容

以就业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造价师职业技能为目标。加强课程系统化,防止碎片化。以各阶段工作过程为主线贯穿全部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训练。比如以施工图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为主线,在完成预算工作的同时也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同时注意如果行业有最新研究成果应及时引入到教学内容。

3.2 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做实际项目的方法代替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秉承“实践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选用一套规模适中且结构类型较为典型的工程图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比如以施工图预算编制过程为主线,案例中没有但工程中又常见的项目又以其他小案例的形式引出知识点,同时结合造价师职业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这个实际项目完成工程识图、列项→工程量计算→工程量清单编制→组价、工料分析、费用计算,完成造价师职业技能的全过程训练,最后学生将整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成果整理、串联起来形成施工图预算的造价成果,作为课程设计纳入期末考核。

3.3 改革考核方法

在目前教学中,很多高校考核方式都是采用闭卷的方式对学生实施考核。需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结合实际的案例项目和课程标准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为案例图纸做出合理的施工图预算,并将该成绩纳入总成绩中,使其占有一定的比例。课程考核选择百分制模式,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

平时成绩评定包括课堂表现(考勤20%、课堂参与10%、课堂作业30%、其他10%)和课程设计即施工图预算编制(30%),每项都按百分制评分,最后分别按比例比重计算平时综合成绩,平时成绩数据统计客观,公正,学生可随时通过学习通查阅。

3.4 改革教材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选择教材时,选择最新标准和规范的教材。根据建筑市场的实际变化,使用最新的造价政策编制符合校情的校本教材,作为教辅资料发给学生。

3.5 教师参与实践

教师的技术水平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突破,是新的教育生产力,教师要去和学校合作的共享型实习基地进行轮岗实习或挂职锻炼,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带到教室变成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聘请企业的工程师到校上课,与校内教师共同培养学生,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工作。

4 结语

教学改革是实现提高学生造价师的职业技能的重要方式,将高校课程教学内容与造价师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相匹配,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习到造价师实践工作知识,让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更接近,在知识储备学习上导致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实现高效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图职业技能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房地产导刊(2022年1期)2022-02-28 08:11:00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改革的探索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00:58:2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
浅谈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