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研究

2021-03-31 22:28王良顺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幼儿园分析

王良顺

摘要:幼儿园科学区域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观察和探究事物的机会,但只是组织单一的科学活动,没有抓住幼儿的学习心理,将无法给幼儿带来学习上的动力。此时,只有学会利用具有深度探讨趣味的科学问题才能有效激發幼儿的参与兴趣,促使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下展开科学探索,并汲取到有用的科学知识。所以,本文从深度教学角度,谈一谈如何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教学活动中实施深度教学的相关措施,以及总结出有用的科学区域教学活动方法与经验。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区域;深度学习;分析

前言

在幼儿教学阶段,科学区域教学活动是幼儿认识自然科学、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活动途径,而幼儿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对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教师设计的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活动不具有多元性,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因此,如何去做好科学教育活动,可以从激发幼儿的探究性开始,为科学区域活动增加探究性内容。此时,本文将幼儿园科学区域教学活动朝着深度学习教学的方向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是让科学活动更具探究性,引发幼儿学习思维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个背景,本文将具体谈谈科学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深度学习的措施,以开发幼儿的探究潜能,让其主动投入到科学深度学习领域之中。

一、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含义及作用

(一)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含义

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也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此时,根据他们的这种学习状态,开展深度学习探索,既是开发幼儿智慧,也是强化他们自身深度学习能力的一次重要尝试。其中,通过设计各种幼儿具有独立思考与深度学习的科学内容,使得科学区域活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以探究性的科学内容引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有动力去探究知识、实现知识的规范化探索,使得他们自身产生深度学习的意识,就是科学区域活动中的幼儿深度学习体现。

(二)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作用

幼儿心智发展不成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组织的科学区域教学活动不具备探究性,会让幼儿失去学习的动力。就如在科学领域教学中,会发现大班幼儿好动、且思考问题比较快,可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有限,长时间的探究学习只会让你他们感到疲惫,无法学习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因此,通过各种有趣的科学教学形式来引导幼儿展开科学领域的深度学习探究,不仅可以让幼儿在快乐无压力的环境下学习,还可以带领孩子学会去发掘新的学习点,并为学习点的探究教学提供可靠、有见解的思路,这是研究幼儿深度学习的一次重要探索。另外,大班科学区域活动,幼儿可以围绕一个深入的探究主题,去开展关于主题内的各种知识信息要点,以使得幼儿学会去思考,静下来去思考问题。

二、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组织措施

(一)根据幼儿差异性原则,设计科学区域活动游戏内容

由于每位幼儿的性格及兴趣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已经熟悉了校园环境的大班幼儿,他们往往想要学习更多的有趣探究内容。但是,不得不说当下的科学区域探究活动内容不能完全满足每位幼儿的探究兴趣,对幼儿的探究精神激发力不够大,导致他们不会主动去探究科学领域的知识与问题,这无疑限制了他们的思维与意志。此时,以差异性原则来设计科学区域活动,给幼儿带来各种趣味探究性话题,未尝不是一件很好的教育过程,将有利于开拓幼儿的学习视野,使得幼儿不再只是探究知识那么简单,更多还是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探究知识,从而做到对知识的深度学习。

以探索大自然中的植物秘密为主题,教师根据科学主题展开集体的深度学习设计工作。在设计深度学习的科学探究游戏之前,先充分了解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然后对幼儿们进行分层,再根据幼儿的能力确定集体游戏的学习内容,并在游戏中设计不同的探索难度,以尽可能满足每一层次幼儿的学习需求。对于身体反应速度较慢、接受能力不太好的幼儿,就要适当降低探究的难度,引领幼儿去菜园收集不同种类的植物,并让幼儿简单探索植物的外形特征等;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幼儿,适当增加游戏的难度,在探索植物外形特征基础上,要求幼儿再查一查、说一说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对环境的作用,并分享给组内的其他同学,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潜力。

(二)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提升科学区域活动的探究性

在以往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幼儿并没有真正有学习的主动性,多数时候都是完成老师要求的学习任务。但是,被动的学习只会让孩子失去探究知识的兴趣,也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中,幼儿真实感受游戏中的趣味性,都是他们真正加入到区域探究队伍之后,不断促使自己可以将注意力得到有效地集中,并愿意参与到科学游戏之中。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科学游戏的主题内容,以情景环节去引导幼儿探究问题。此时,情景的设计可以从问题开展开始,围绕科学话题去构建一个探讨环节,以利用具体的科学问题去鼓励幼儿,让他们有空间去探究问题。

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为科学探索对象,教师利用情境创设方式,先播放一段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让幼儿产生探索兴趣。然后,根据播放的视频内容,提出相关的活动问题,如石子、沙子及橡皮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那么我们向水中放进叶子或者纸片又会产生哪些现象呢?通过不同的问题来创设出具体的集体游戏情境,并让幼儿充当一回小科学家的角色,利用一些生活常见的物体来展开沉浮科学实验。在这个科学游戏探究中,就要抓住其中的探究主题,利用各种准备好的物件,进行实验情景的设计,以带领幼儿走进学习情景,使之学会在探究情景之中的物体沉浮问题。但是,适当组织合作探究的环节,也具有让幼儿真正去探究问题,寻找物体沉浮的意义。比如,在合作之中,就要从问题探究设计开展,一步步引导幼儿形成探究学习的意识,深度探索环节之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与其直接灌输科学知识,还不如指导幼儿自觉去探索科学活动话题,以话题之中的探究趣味,让幼儿自觉去寻找科学问题的答案。但是,教师要注意探究问题以及环境的构建,以在构建环境之中,不断去探索科学活动问题,从而尽可能给幼儿一定的探索空间,保障他们有探索问题的权利,使之真正感受到科学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韩爽.在区域活动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J].教育,2021,6(33):115-115.

[2]程锦.自主是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前提[J].幼儿教育,2020,2(11):27-27.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幼儿园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爱“上”幼儿园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