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科技竞争力评价

2021-03-31 21:26马梦怡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因子分析

马梦怡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然而,科技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因此,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科技人才数据作为样本,构建了包含科技投入、科技環境、科技成果等3个维度的指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科技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结果显示,我国东西部省份之间科技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大。基于此,为缩小东西部差异乃至提高全国科技竞争力水平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因子分析;科技人才;科技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5-0141-03

引言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其关键在于人才,科技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源泉。现阶段,我国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培养出大批优秀科技人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优质科技资源、加大研究和试验开发(R&D)投入的力度等。然而,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各省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但东西部地区仍存在巨大差异。东部地区有以上海、深圳等为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科技竞争力水平在全国均处于上游,且辐射周边地区;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科技竞争力程度较弱。因此,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使其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科技人才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的选取

根据科技人才竞争力内涵,考虑到可比性、系统性、科学性等原则,以及我国各省市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拟将科技竞争力分解为科技投入、科技环境、科技成果3个维度以及11个指标构成。其中,科技投入分析的指标有R&D人员全时当量(人年)X1、有效发明专利数(件)X2、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万元)X3、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亿元)X10,科技环境分析的指标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X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X9、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册)X11,科技成果分析的指标有发表科技论文(篇)X4、出版科技著作(种)X5、技术市场成交额(万元)X6。

(二)数据收集

本文在前期构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整理收集2019年全国31个省市的数据,数据来源为《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选取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对各省份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并排序,数据分析使用SPSS22.0软件。

二、财务绩效分析过程

(一)适用性检验

利用SPSS22.0软件对我国各省份科技活动的数据进行KMO和巴特利特检验,KMO的值为0.723,大于0.7,在适合做因子分析的范围之内,且巴特利特检验显著值为0.000,因此该数据可以做因子分析。

(二)因子的解释与命名

由表1可知,11个指标中有3个公因子的初始特征值大于1,可提取3个主成分作为公因子,且提取的3个公因子可以解释原本样本指标90.826%的信息量,足以描述我国各省份科技竞争力现状。

由表2得知,F1在F1、X2、X3、X10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可以反映出各省份科技投入;F2在X7、X8、X9、X11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可以反映出各省份科技环境;F3在X4、X5、X6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可以反映出各省份科技成果。

(三)综合排名

根据表3可以得到3个公因子的得分函数表达式,再结合各个公因子得分系数计算出样本公司的综合得分。各公因子得分表达式如下:

F1=0.686X1+0696X2+0.728X3+0.685X4+0.627X5+0.532X6+0.897X7+0.876X8+0.901X9+0.630X10+0.644X11

F2=0.687X1+0.653X2+0.669X3-0.506X4-0.523X5-0.041X6-0.350X7-0.361X8-0.290X9+0.633X10-0.376X11

F3=0.082X1+0.002X2-0.065X3+0.461X4+0.500X5+0.557X6-0.201X7-0.264X8-0.191X9+0.247X10-0.615X11

综合得分:F=(0.3458F1+0.3250F2+0.2375F3)/0.9083

由表4可知,综合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科技竞争力最强,作为经济大省,科技工作走出了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子,其科技投入远高于其他省份。且排在前列的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省市,排在末尾的有西藏、青海等西部省份,基本符合我国科技竞争力现状,说明我国东西部省份科技竞争力差距较大。出现“东高西低”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吸引外资和教育水平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因此在各项科技投入方面落后于东部地区,其科技竞争力在全国也处于下游水平。

三、结论与建议

针对我国科技竞争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为提高西部地区科技竞争力,缩小东西部差异,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人才吸引政策,优化教育人文环境

科技和人文环境是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因素。创新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对于提升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引导,以丰厚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吸引科技人才服务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科技事业,同时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调动人才积极性,提高人才吸纳能力,从而提高创新效率。要发挥政府带头作用,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其他各级单位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健全良好的教资队伍,打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要加强对西部地区图书馆、城市书屋等人文设施的建设,促进文明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各区域协调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环境吸引力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普遍的,因此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东部地区已初步走向高质量发展轨道,是引领区域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对西部地区的帮扶支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把自身优势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中西部地区选择科技条件较好的省份进行科研攻坚试点,形成某些领域的科技人才高地。要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保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作用,使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服务于社会。东部地区应在保持自身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的培养支持,鼓励东西部地区各城市间交流合作。

(三)依靠信息化手段,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大数据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快速进入信息化时代。中西部地区要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东风,以信息化为手段,不断深化管理创新,助力科研生产,解决科学研究与企业科技创新的壁垒问题。建议由政府引领搭建信息供需对接平台,企业提供研发和创新需求,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联动,从创新环境等方面支持企业研发;由高校教师或专职研究人员自由申请,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流程实现成果转化,提高科研创新效率。

(四)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

知识产权作为创新成果的载体,是一种激励、调节和规制创新活动的制度。获得知识产权的企业能够拥有一定时期的独占使用权,提高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的壁垒,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应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培养一批能够有效推动科技创新的管理人才,为营造良好的创新市场环境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根据我国国情和现实问题,制定和修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条文,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法律制度,增强知识产权相关政策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完善行政保护体系。部门间要通力合作,不断提升执法者的综合素质,加大对侵犯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的惩治力度。最后,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人们意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让这种意识从国家到社会、从社会到个人都能牢固树立。

参考文献:

[1]   王林雪,崔镤丹.区域科技人才集聚环境竞争力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全国31个省市数据的实证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0(2):46-55.

[2]   袁雅娜,柴华奇,赵正国.我国区域科技人力资源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的研究[J].今日科苑,2019,(11):31-46.

[3]   周燕,李泓欣.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1):27-33.

[4]   丁超勋.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科技人才区域竞争力评价[J].创新科技,2018,18(2):40-43.

[5]   张兰霞,付竞瑶,姜海滔,车琳娜.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评价[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2):290-294.

[6]   張凯,曲婷.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与经验借鉴研究——以湖南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6,(3):140-143.

[7]   彭珍,王运红.苏州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4,46(6):90-96.

[责任编辑   柯   黎]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因子分析
十三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河南省科技人才引进政策比较及建议
发挥战略科技人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新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