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引起光敏性皮炎1例

2021-03-30 05:46魏红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期
关键词:光敏氧氟沙星性皮炎

魏红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1-130-01

0引言

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抑制细菌RNA合成,促使DNA旋转酶活性降低,将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杀灭,保障灭菌效果。左氧氟沙星作为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使用率不断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随之增加[1]。光敏性皮炎为左氧氟沙星常见并发症,需重视先兆反应观察,并及时给予有效处理。本研究将以1例左氧氟沙星引起光敏性皮炎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临床病历资料

本次研究患者1例,军校学员,男性,因身上布满红斑,瘙痒难忍就诊。因值夏季烈日,且在野外驻训已多日,以为自己患了日光性皮炎,询问得知,近期因肠道感染上服用过左氧氟沙星片。后被诊断为光毒性皮炎。

2.讨论

2.1 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

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属于广谱抗菌药,可作用于厌氧菌在内的G-菌、G+菌,对病原菌DNA旋转酶活性有效抑制,同时还可增加病原菌的控制,病原菌死亡,治疗效果显著。左氧氟沙星抗菌机理是对DNA螺旋菌产生抑制,DNA无法保持高度卷紧状态,对DNA正常功能、状态差生影响,阻断DNA复制,发挥杀菌效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如肺炎、盆腔炎等,是多种病原菌常用治疗药物,如沙门杆菌等,生理利用性、渗透性较强。

2.2 左氧氟沙星引起不良反应分析

当前,随着抗菌药物 在临床应用更加广泛,所伴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增多,其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抗菌药物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左氧氟沙星用药过程中,应当提高警惕,加强管理,预防不合理用药情况,特别是茶碱,不能够同时使用,若患者必须使用,应当对茶碱使用剂量、血药浓度严格控制[2]。然而,部分肌层医院无法监测血药浓度,这就使得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仪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增加,且部分医院因抗生素使用不规范,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在实施抗菌治疗时,不管是否感染、是否对症,均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当联合用药为2种及以上者,极易增加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用药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良反应,即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症状,即失眠、嗜睡、头痛;血液系统损害,即粒细胞减少,以及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血管神经性水肿,光敏性皮炎较为少见。当左氧氟沙星大量且长期使用时,可仪器肝肾功能损伤。研究指出,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管型尿、结晶尿,因此,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需维持适当水化,避免引起高浓度缩尿[3]。另外,左氧氟沙星治疗中还可引起关节软骨病变,在静脉滴注时,需缓慢且避光滴注,滴注时间为60-90min以上。当前,临床对于左氧氟沙星引起光敏性皮炎有关研究较少,为了有效预防该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在用药前应当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若超过敏反应严重时,如意识丧失、癫痫发作、低血压、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心血管性虚脱、气道阻塞、荨麻疹、呼吸困难,以及其他严重皮肤反应,首次出现时应当停止左氧氟沙星用药,对于严重急性超敏反应患者,需及时采用肾上腺素治疗,结合临床需要,实施静脉补液、吸氧、皮质类固醇、抗组胺剂等进行治疗。

2.3 左氧氟沙星合理用药管理

左氧氟沙星可有效降低与预防感染率,然而,若长时间使用抗左氧氟沙星,效果不佳,且影响预后效果,伴随多种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引起药源性疾病,引起院内感染,造成严重后果。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左氧氟沙星用药过程中采用合理用药管理,促使合理用药率有效提高,预防不良反应,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应用效果显著。针对左氧氟沙星使用者实施合理用药管理,首先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了临床用药情况,将自身作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医师用药合理性不断加强,加强医师的培训、考核管理,检查与反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用药关卡合理把控,及时发现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在满足用药合理需求基础上,促使药效安全性与有效性有效提高,促使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性有效提高,改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并纠正不合理药物处方,确保用药安全,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疾病的治疗。详细措施如下所示[4]:以《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医院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管理制度。加强医院的教育宣传工作,由医院定期组织小组讨论、个人谈话、讲座等,向护理人员、医师、患者普及抗菌药物有关知识,熟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与作用,提高合理用药的意识。建立健全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由药剂科工作人员对医院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详细统计,内容有用药数量、种类,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时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并给予纠正,制定抗菌药物的采購计划,严格检查,入库登记,对抗菌药物定期检查,结合药房的盘点、请领与登记情况,制定奖惩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的使用制度,在患者入院以后,由医护人员实施常规检查,询问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症下药。在患者用药期间,观察与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用药剂量合理调整。检查反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应当落实抗生素药物考评与专项检查等,拟定有关知识,考评内容包括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用药、治疗用药、使用原则等,落实奖惩制度,不合理现象与绩效奖金挂钩。

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在静脉滴注治疗中,可引起光敏性皮炎,在发病以后可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地氯雷他啶、无菌穿刺水疱抽液、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促使临床症状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向宏刚,李峰,许博, 等.左氧氟沙星致光敏感性皮炎1例[J].医药前沿,2018,8(8):175.

[2]王杰,杨存美,马虹颖.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致重型剥脱性皮炎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7,24(14):56-57.

[3]张晓兰,陈世财.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致全身过敏性皮炎1例[J].医药导报,2016,(3):326-326.

[4]陈劲柏.盐酸左氧氟沙星致剥脱性皮炎伴过敏性皮炎[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267.

解放军第901医院第三派驻门诊部 230037

猜你喜欢
光敏氧氟沙星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重在早预防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鸣律
接触性皮炎的预防及处理
鲜木耳真的有毒吗
女子不洗手抹面霜造成满脸红斑
荧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的含量
吃了这些药要注意防晒
三金片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肾盂肾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