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摘要:目的 思考脑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19/1-2020/1期间接收的脑梗死患者46例,按照其住院时间的前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实验组(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各23例,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心理状态(抑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逐步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负面心理情绪,稳定心态,对增强预后发挥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实施。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死;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1-100-01
引言:腦梗死的概念是指:脑组织在血液循环受阻或不良的情况下出现的局部缺血、缺氧等,进而诱发脑组织血管出现异常改变,该病的好发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大部分预后效果不佳。约有75%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例如: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这必然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为了能够寻找一个理想、科学的护理模式,促使患者的预后质量逐步提升,本文以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相关内容如下。
一、对象及方法
(一)常规资料
筛选出本院在2019/1-2020/1期间接收的脑梗死患者46例,按照其住院时间的前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的男女之比是14:7;年龄在57-69岁之间,年龄均值是(61.3±4.7)岁;病变位置:左侧肢体29例,右侧肢体17例。实验组的男女之比是12:11;年龄在57-71岁之间,年龄均值是(60.3±4.7)岁;病变位置:左侧肢体30例,右侧肢体16例。对比两组的以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以下进行对比实验。
(二)方法
所有患者在来院后均接受规范化治疗,随后,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则需要在此基础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其内容主要有:①加强运动功能康复锻炼:指导患者取卧位,定期调整体位,不要压迫患肢,对患侧进行被动活动,例如:关节活动范围需要由小至大逐步扩大,最后进行屈伸被动训练;平衡性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躯体扭转、摆髋等锻炼,并于床边进行站立锻炼,先屈头颈,之后屈驱赶,然后完全站立。②神经功能康复锻炼:在患者床边摆放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食物或小玩具等,并为其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电视等,由此对患者的听力、视力、触觉、语言等进行刺激,促使其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逐步提升。③日常生活能力锻炼:有目的性地进行穿衣、洗刷、进餐等常规动作训练,结合患者的兴趣喜好,指导患者饭后散步、打太极等,来培养患者的生活情趣,由此能够激发患者积极向上的心态[1]。④针对性心理干预:经过调查发现,约有35%的脑梗死患者在康复阶段会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态,医护人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综合评价,然后对其实施针对性心理指导与帮助,帮助患者逐步减轻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康复锻炼。
(三)指标分析
对比2组的的心理状态(抑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等变化情况。首先,心理状态(抑郁评分)是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价,其中,8-17分、18-24分、>24分分别代表着轻度、中度、重度。其次,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是通过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40分、41-60分、>60分分别代表着差、中、良。所有患者均要在入院24h内和康复护理6周后分别评价一次。
(四)数据处理
本研究在统计及处理相关数据时,选用了SPSS22.0软件,x±s代表计量资料,检验采用t;%代表计数资料,检验时采用X2。假定在P<0.05的情况下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抑郁评分)变化情况
在护理前,两组的心理状态(抑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的心理状态(抑郁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如表1。
(二)对比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
在护理前,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如表2。
三、讨论
在世界老龄化愈发严峻的背景下,脑梗死的发病率在不断提升,并且,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并发症。因为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比较注重对患者提供临床监护与生活支持,但是却不注重早期康复训练与针对性指导,这必然会使患者错过脑组织功能重建、机体恢复的最理想时机,最后会出现一些后遗症,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通过文献研究能够发现: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预防后遗症及并发症等发挥积极作用。由于大脑具备较强的可逆性与重塑性,所以在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方面,能够逐步增强脑组织残余细胞的活性,让病灶组织的细胞得以代偿或重组,促使其创建全新的神经通道,为实现各项功能恢复做铺垫。对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实验组的心理状态(抑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这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是相吻合的。
总之,在现代康复理论的推动下,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能够帮助患者逐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为患者能够尽快融入社会、实现疾病转归等做铺垫。
参考文献
[1]车妉.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3).
[2]黄春梅.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v.27;No.560(01):219-222.
武汉市新洲区李集卫生院 武汉新洲 4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