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福磊
摘 要:甘南地区以绚丽多姿的草原风貌、藏族民俗风情、藏传佛教文化而闻名全世界,也是众多艺术家长期创作和写生的“艺术圣地”。合作市原名“黑措”,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合作市人文景观二十多处,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民俗特点浓郁,有天然辽阔的草原文明、独居特色的太子山、神秘的岗岔溶洞石窟雕像,是集草原、河流、雪山、藏民俗、探险为一体的写生资源艺术圣地,通过考察对合作市写生资源素材进行分类研究,归纳出写生类型、适应的画种及写生路线。
关键词:景观 地域性 艺术圣地 写生资源
合作市属于甘南州州府,是藏区唯一一个设立的县级市,原名“黑措”,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平均海拔在二千九百米左右。合作市是甘、青、川三省的交接处,是兰州经四川九寨沟、青海等地的必经之路,东连卓尼县、南靠碌曲县、西接夏河縣、北临临夏州,距离省会兰州270公里,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全市现辖6个乡镇,即佐盖曼玛乡、佐盖多玛乡、卡加曼乡、卡加道乡、那吾乡、勒秀乡。草原覆盖面积大,属高寒湿润性气候,冷季长,夏季时间短,春天多雨雪。写生风景季节性周期短,主要适合于人物写生与创作,交通便利,是写生创作的理想圣地。
一、合作市人文景观调查及写生类型
1.米拉日巴佛阁
米拉日巴佛阁位于合作市那吾路(如图1),是合作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为了纪念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米拉日巴而修建的。佛阁共9层,高约四十余米,建筑风格独特,与整个合作寺的大经堂、护法殿、闻思学院、佛塔、嘛呢房等浑然一体,展现了综合性藏传佛教艺术及高超的建筑艺术特色。米拉日巴佛阁内供奉着对藏传佛教有重大贡献的历代藏王和对藏文化有重大贡献的圣者、佛、菩萨、护法佛像两百多尊,供奉有尼玛派、噶举派、格鲁派、噶丹派等诸多藏传佛教的开宗祖师和众多佛像,如强巴佛、文殊菩萨、唐东杰波、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宗喀巴等佛像。建筑特色雄伟壮丽,佛阁及楼内有壁画、唐卡、堆绣、塑像、酥油花等艺术珍品,颇有神秘色彩,颜色绚丽夺目,不但传承了藏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集建筑、绘画、雕塑、壁画、唐卡、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的展示,对我们当今研究藏文化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也看到了藏文化的综合性、包容性、多样性等特点,主要可做历史性主题创作,以历史人物为主线,类型以连环画和组画形式,也可做风景建筑写生研究。
2.安果遗址
安果遗址位于合作市勒秀乡安果村,遗址中集中了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及宋代的砖、瓦残片。主要以酒器和炊煮器为主,现为安果村梯田,还有齐家文化的红陶和砖瓦片,以及寺洼文化的夹砂红褐陶片,器皿表面饰有印绳纹、方格纹等,对合作市历史、美术文化研究有积极影响,可做风景写生和创作,结合当地的特色可作标志性人文景观素材资源。
3.岗岔溶洞石窟
刚岔溶洞位于合作市26公里处的佐盖曼玛乡岗盆行政村,以奇特的岩洞地貌、自然风光为特色,这里山石陡峭、景观独特,展现了自然界神奇的变化及自然美。刚岔溶洞分为刚岔寺院、坐禅洞窟、穿岩洞、石林奇观、摩崖石刻等形式组成,独具特色,每一处都有神奇而美丽的传说故事。刚岔有七处奇特的岩洞地貌景观,两处穿岩洞,一处传说是神母造饭时开凿灶台留下的遗址,一处是神母以神箭射穿石崖所致;两处天然修仙坐禅洞窟,曾是很多高僧修行打坐的禅台;两处岩溶洞,最有特色的是喜拉乃康大神洞,洞内有五颜六色的彩石,形态各异的石钟乳,洞洞相通,似水晶迷宫一般;一处滴水溶洞,洞内有猿人化石和恐龙化石等造型奇特。写生类型主要以历史题材及风景题材为主,可做岩洞写生、唐卡记述、历史人物故事题材创作,选题新颖,别具一格,反映了甘南的历史、美术遗迹及文化特色。
4.太子山
太子山位于合作市45公里处的卡加道乡土房村境内(如图3),藏语称“阿尼念卿”,是安多藏区的神山,海拔4300米左右。太子山区森林茂密,古木参天,山势巍峨壮观,是山水、森林、野生动物浑然一体,山上有藏原羚、黄羊、盘羊、雪豹、熊、狼等珍禽野兽,春秋及冬季山上积雪皑皑,史称“冬夏顶积雪”。太子山相传是阿尼念卿山神的伴妃“阿且曼杰旺姆”,是藏族人心目中的神山,每年都会有大规模的祭祀山神活动。是风景写生的理想之地,可做水彩、油画、国画、版画等风景创作,也可做历史人物创作的背景取材和渲染。
5.合作世纪广场
合作藏语称“羚羊出没之地”,又译“黑措”,意为各名族团结共荣。自1998年建市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2003年7月投入使用,是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大型城市文化广场,广场有大型雕塑、民族团结浮雕、音乐喷泉等特色亮点,2014年被中国文化报社评为“中国特色文化广场”。合作广场基本分为四个部分组成,第一是广场核心区域的海螺音乐喷泉,周边有石膏浮雕白海螺、五彩哈达、莲花等组成,是藏族信仰中的吉祥八宝,寓意吉祥安康、和平自由,主题为团结,代表全州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之意;第二部分是“高原明珠”钢雕区,寓意勤劳勇敢的合作各民族人民不断繁荣昌盛,在高原魂的21世纪腾飞发达;第三部分是广场南面的“高原魂”区(如图2),以牦牛雕像为主,圆雕,高鹗作品,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雕像,写实壮观,雄伟刚毅,体现了雪域儿女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第四部分是广场北面有羚羊雕像(如图4),高约五米,屹立在广场中,是合作市标志性雕塑特色,是藏族人民的信仰崇拜。寓意着合作各族人民大团结,体现人民的淳朴及勤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体现,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节假日时,广场上挤满了人,他们共同歌唱,共同舞蹈,庆祝着美好的生活,也诉说着甘南的青春。主要写生类型为大型主题创作和人物速写,油画、国画、水彩等均可。
6.寺院文化为标志的写生资源
合作市聚集了历史文化悠久的寺院建筑十几座,形成了具有藏族神秘而肃穆的宗教文化景观,主要标志性寺院有合作寺、勒秀琼日塘寺、乔吾塘寺、佐盖新寺、加茂贡寺、美武寺、岗岔寺、多河寺等,可做寻觅藏文化资料及大型的创作素材,为艺术家写生创作藏族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写生资源。
二、自然秀丽的草原风光为标志的写生类型
1.当周草原
当周草原位于合作市城郊2公里处,坐落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对面南山脚下,是一处风景优美的自然景区,由当周草地公园和南山两部分组成,草原植被完好、空气清新、森林茂密、绿草连天,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及艺术家寻觅艺术灵感的理想天地。每年7-8月份是当周草原最美的季节;也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更是甘南州民族性群众文体活动,节日庆典聚会的场所,主要有民俗表演、藏族礼仪接待、篝火晚会、骑马等。每年在当周草原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甘南香巴拉艺术节”,可以了解到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生活习俗、民族歌舞等藏族独特的文化艺术,在节日庆典时会举行赛马、摔跤、射箭、锅庄舞表演等传统节日项目,是艺术家及摄影爱好者收集素材的理想圣地,可做人物速写、风景写生及大型的场景创作,适合于水彩、油画、国画、素描等写生类型。
2.美仁大草原
美仁大草原位于合作是东50公里处,是合作市最大的草原,这里地势平缓、景色宜人、风格迥异、牛羊成群、草地碧绿、天空蔚蓝、帐篷繁星坐落,辽阔的草原、淳朴的民情,让人身临其境,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最适合于风景速写。
3.森林公园
合作森林公园位于市郊2公里处,环境优美,是度假避暑、艺术考察、娱乐、艺术写生、摄影等首选之地,园内有浓郁的森林景色和草原风光,也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主要有亭阁、佛塔、工艺美术桥、高寒动物园等组成,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艺术天地,园内有梅花鹿、苏门羚等国家保护动物。在每年七八月份是园内最舒适的季节,有德吉梅朵旅游香浪节、美院艺术写生活动、锅庄舞表演、山歌对唱等传统节日特色,氛围令人似真似幻,如醉如痴,已成为藏族每年夏季庆祝节日的欢乐海洋,适合于风景写生及人物素材收集。
三、合作市的节日风俗特色
1.重要的节日特色
藏族节庆节日众多,节日风俗习惯各具特色。传统的节日与宗教节日交相呼应,形成了藏族节日规模宏大,几乎每月都有,尤其聚集在春节期间举行,在节日期间,藏族会盛装出行,煨桑、祭祀、祈福、转经,祈盼家人和自己驱灾祈福、幸福安康、扎西德勒,节日期间吸引着中外摄影家、记者、美术爱好者及民众几十万人,既丰富和延续了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也为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的美术及经济发展带来契机。合作市周边寺院主要节日特色有“燃灯节”“九月法会”“香浪节”“插箭节”,每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五到正月十六,合作市会举行盛大的节日特色,形式有“南木特藏戏节”“法舞节”“瞻佛节”“酥油花供节”,节日氛围浓厚,更好的宣扬和传承了藏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根据寺院大小以及民众信徒的多少决定节日的规模,合作市寺院除了合作寺活动规模宏大,合作周边寺院活动规模小且随民众数量寺院活动会集中在一天中完成。还有一些传统民族运动会如赛马、摔跤、射箭、锅庄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氛围,是绘画界收集素材理想之地,可现场直接进行场景绘画。
2.香巴拉艺术节
香巴拉艺术节(如图5)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最盛大的综合性旅游性艺术节日,节日特色将文化、艺术、生态、旅游、民族特色融为一体。“香巴拉”是藏传佛教民间传说中净土的意思,意为众生所向往的极乐世界。香巴拉艺术节主要通过弘扬藏民族传统文化,引导人们热爱生活,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信任的理念,体现藏民族勤劳、勇敢、善良的性格特征,使人们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建立自觉意识的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维护民族团结、保护生态等精神文明建设。香巴拉艺术节每年8月份在合作市当周草原举行,已成为合作市典型的节日庆典。香巴拉的精神内涵是神圣、和平、和谐、信任、纯洁、勤劳、团结和关爱等,活动以回归自然,突出民族特色为主,体现形成民族文化交流,让广大群众及游客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大力宣传与维护藏文化特色。节日庆典包括民族歌舞表演、2000人的锅庄舞表演、千骑马队表演、各县的民族服饰展示、纵情的篝火晚会(如图6)、藏戏表演等,节日期间还有赛马、藏式拔河、火枪射击、骑术表演等民族体育竞技运动。香巴拉艺术节一般举办三天左右,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绘画素材,可现场作画,抓瞬间动态和场景,写生类型适合于速写及水彩场景描绘,时间短效果强。
四、合作市写生资源的地域性优势
1.合作市写生资源的地域性优势的特点
合作市写生地域性优势突出,具有艺术集中性、交通便利性、文化典型性、交流传播广泛性、写生资源丰富性等特点而优越于其它县地域特色。合作市是甘南州首府,虽然是设立的县级市,人口也只有十万人左右,但它集中和掌舵了甘南州的藝术发展方向,涵盖了甘南州其它县的艺术特色,甘南州主要的艺术活动基本上集中在合作市举行,如艺术书画展览、文艺汇演、外聘专家艺术交流会、各种形式的艺术会议及文化传播讨论会等,艺术交流更为便利,传播会更广泛,如艺术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艺术市场的活跃,艺术品的出售及买卖。由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经济的带动,政府政策的倒向,合作通往兰州、临夏、甘南州各县交通都很方便,马路基本上通到了每一级乡镇和村落。写生资源具有多样和丰富性,具有神秘而浓厚的藏文化特色,人文景观十余处,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藏族民俗风情,大型的艺术文化节等闻名全国。
2.当地美术院校及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
第一方面是当地职能部门对艺术发展的支持力度及大力宣传,如甘南州文联、甘南州美术家协会、合作市文化馆等,为当地艺术的传播、艺术市场的活跃、专家的接待交流等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方面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合作市,学院现有在校学生一万两千多人,是国家民委和甘肃省政府共建的民族高校,学院30年的发展及美术系近几年在艺术上的努力,为当地艺术的发展具有推动和致远的影响,它基本代表了甘南州艺术的发展水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由于地域的特殊性也吸引了全国众多艺术家和各大美术院校师生前来甘南写生创作。
2013年中国著名油画家王征骅、田光华等教授来甘南写生采风,期间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生进行示范教学,学术交流三十多天;2014年著名画家尚丁、王胜利、孔平、张文平等先后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为师生进行学术交流示范,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准,也拓展了师生的绘画视野;2015年著名画家杨飞云来甘南扎尕那深入基层,写生创作五十多天,期间美术系教师进行了写生藏族人物示范观摩教学,进行了深层的培训及学术交流(如图7)为青年教师队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美术学博士李钢教授和美术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姚君喜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期间李钢教授作了《内观生命的艺术感受》的学术讲座;12月著名画家张延昭在甘南进行了为期20天的支援藏区油画研修班(如图8),主要培训对象是美术系教师及省内部分兄弟院校的青年教师,值得提的是这次培训班举办张延昭老师免费授课,学员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为甘南藏区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宣传甘南,让更多人去认识和了解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奠定基础。2017年8月上海师范大学孟祥勇教授带领研究生写生团与我系师生三十多人,在车巴沟写生交流12天,两校师生得到了有效的学术交流; 2017年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张德明教授来我院为美术系师生作了以《当大师遇见大师—名画/名诗的隔空对话》为题的学术讲座;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聘请天津美术学院教师徐展与油画家邱志红为美术系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对美术系的教学和师生培训具有促进作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不断的拼搏努力,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优良传统,不断的吸引外来人才,让全国各地的画家及美术爱好者关注甘南、认识甘南、了解甘南,近一步体会甘南藏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及民俗特色,带动当地经济、教育、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效祖.走进甘南—寻梦香巴拉[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2]蒲文成.甘青藏传佛教寺院[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
[3]赵瀚豪.甘南藏区民族文化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4]张海生.探究甘南美术写生创作基地[J].科技视界,2013(6).
[5]张志雁.安多藏区甘、青、川古代美术遗迹考究[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6]贾雯婷.秘境甘南[M].学苑出版社,2015.
[7] 甘南藏族自治州編写组.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M].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42-51.
[8]杨庆黎.民俗文化审美探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9]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40/hezuosi.html.
注:本文系2018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南藏区美术写生资源考察与数字图片库建设”研究成果报告(项目编号:YB116);2017年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校长科研基金项目“调查研究安多藏区甘、青、川‘艺术创作圣地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成果报告(项目编号:GSNUXM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