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结出神奇的瓜

2021-03-30 05:44沉洲
延安文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仙草番薯

沉洲,本名陈健,福建福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广西文学》《散文天地》等。

闽地各种方言里的番薯,不知为何一经普通话讲来立马改口成地瓜?仅仅是在土里结出的球茎外形呈瓜状,刨去鲜皮“咔嘣咔嘣”立马能啃进嘴去?偏偏还与另一种比较鲜见的同类植物名姓撞车,便将人家冠名白地瓜。还好番薯表皮除了紫红便是黄赫,其肉也非红即黄,还没见过里外通体一色白的。况且,白地瓜肉质细腻、甜爽多汁,那是水灵灵的水果好不好。

对我这种食物匮乏年代出生的人而言,从懂事起,地瓜就和我们这代人关系紧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人口粮定量供应,可以填饱肚子的地瓜,在我们居住的那座闽西山城里,却连杂粮也没算上,无需定量。“瓜菜代”的名单里,它算是最货真价实的果腹之物了。

那个年代,逢上夏天,围墙外的居民就会借机关大院的篮球场晒地瓜干,切片的煮熟的生晒的都有。遇上嘴馋,大中午觑看守瞌睡的当口,小手迅速抓一把塞进口袋,无论生熟,都能安慰一下馋嘴。初一那年,去远郊的学校农场学农,农基课老师手把手教我们种地瓜。在开荒后整成畦的山坡地,斜插上地瓜藤,一天浇一次水,几天后,看着它抽芽长叶,渐渐茂盛起来。

黄皮地瓜芯偏白,破口处会沁出乳白黏汁,因为淀粉含量高,糖分少,入口粉涩噎喉,是做地瓜粉的好材料。红皮地瓜芯黄或橘红,直接蒸煮和碳烤,绵软甜糯。那些年里,饭不够地瓜凑,吃多了,口冒酸水肠胀气,屁多。

每到收获季节,县城小溪边的河埠头旁,排满直径近两米宽的大木桶,倒入机器粉碎的地瓜,于水里搅拌。然后,有人搭架高坐木桶上,另一人舀起地瓜浆冲进竹篓架好的甩浆袋里,然后收口拧紧,挤压出水分……沉淀几个小时后,舀干水,白白的淀粉已在桶底铺了厚厚一层,一块块铲起,捏碎晒干,它便是雪白的地瓜粉了。

地瓜轻轻一个转身,已然完成华丽蜕变,从而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意义。地瓜吃多了,让人腻口呕酸反胃,地瓜粉做成的食物,却总是引诱我们的喉结上下滑动,一旦想起来,就会两颊异常,口舌生津。

夏天,只要衣袋里有几片当当响的毫子,一定会冲街边的仙草冻担子奔去,两分钱是小碗,五分钱是大碗。看卖仙草冻的人揭开木桶盖子,用笊篱从沁凉井水里捞出墨绿色的仙草冻块,滗干水一倒,蹦跳着跌进瓷碗,一块块晶莹剔透、弹性十足,盯着人家撒白糖滴薄荷水。这期间,口里馋虫已经被灭了一次又一次。双手捧过瓷碗时,感觉喉咙口伸出无数小手,“哧溜溜”一窝蜂全滑进肚,浑身凉飕飕的,爽到了心窝里。总是意犹未尽,暗自掏一把衣袋,还有两枚一分钱,再来一个小碗。这一回得控制住局面,不能再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了。先吸几块入嘴含着,舌头拨弄过瘾了,突然一顶,软滑紧实的仙草冻登时碎化成屑,宛若一群滑溜溜的鳗鱼,纷纷从齿缝闪将出去,满口腔乱窜,草香和薄荷的清凉感染全身,暑溽和干渴顿消。

不知从谁那里打听到做仙草冻方法,星期六从圩市一毛钱买回一把仙草,在锅里熬烂,冷却后纱布一滤,再把那深褐色的黏滑稠汁煮开,冲到已经液化的地瓜粉里,一人冲一人用饭勺往一个方向搅匀,凝结出一盆黑褐色胶状物。其后用小刀划成等距小块,再浸入冰凉的井水里。偌大一盆,邀上邻居家的孩子们,饱食一顿,狠狠过了回瘾头。可惜当年找不到凉嗖嗖的薄荷水,和仙草冻担子的比,總是缺了点什么。

后来才知道,仙草还是一种草药,也叫凉粉草,含有丰富的可溶性多糖类物质。做成的仙草冻,各地客家人叫法也不同,叫仙人冻、仙水冻、仙人饭的都有。这种食物,客家人的传统习俗是入伏那天才吃,这样整个夏天不会长痱子。仙草和番薯粉是强强联合,它们的食疗功效基本一致,都有清热利湿、消暑凉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还记得一件事,初一那年寒假,父亲下乡搞中心工作时带上了我。结束回城,好客的农民杀了鸡,以过年的礼数欢送。主食煮粉皮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把芹菜、姜葱煸香,加入鸡血、鸡内脏爆炒,舀进鸡汤再搁切成条状的野生香菇,最后投入掰碎后在热水泡软的粉皮。热气腾腾的稠汤里,粉皮香滑味道好。

我看过农民做粉皮。把碾碎的地瓜粉融化在清水里,用肥腊肉把铝盆内里擦一遍,接着舀入地瓜浆,薄薄一层,摇匀恰巧盖底。铝盘搁热水锅中烫,看地瓜浆固化,继而将整盘浸入滚水里,一变透明马上出锅。把固化成片的粉皮摊在长竹笪上晾晒,干后便成了一张张半透明的粉皮。

客家人的地瓜粉美食还有很多,中华名小吃的大卷是端午节的主食,猪肉、虾米、胡萝卜、长豆角、水发香菇、切丁香葱等,在油锅里爆香,倒进捣碎的豆腐,最后再浇入湿地瓜粉,翻炒到半稠时,熟透的地瓜粉包卷起各种食材,便可装盘。舀一调羹入口,细软滑嫩。同为中华名小吃的松圆子,也是把大同小异的切丁食材炒熟,起锅与豆腐、地瓜粉搅拌,捏成丸子下滚沸的汤里煮熟。吃起来松软滑润,这是客家人立春和大年初一必吃的食物,寓意新一年的日子轻轻松松。

福州市中心的乌山风景区有座“先薯亭”,纪念把地瓜引种闽地的长乐侨商陈振龙。话说16世纪末的一天,陈振龙将功同五谷的甘薯藤绞入海船的吸水绳中,瞒过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冒死从吕宋岛带回福州培植。后来闽中大旱,五谷歉收,甘薯陪伴闽人度过恐怖的饥荒。福建各地方言都把这种来自番地的舶来品叫番薯,就是镶嵌于这一历史事件上的注脚。在汉语语系里,它还被称为金薯、红薯、白薯、朱薯、山芋等等。反思起来,叫番薯一定最妥,它承载着一段特殊历史,让人对这种神奇的食物敬意肃然。

地瓜是一种既高产又对环境适应极强的农作物,投入少产出多、抗灾能力强,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明代以来,地瓜、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相继传入中国,土地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这才有清代人口火山喷发似的增长。如今,中国的地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已占世界首位。

福建沿海耕地少,所产粮食养不活多少人,人们跨洋过海讨生活,故侨乡多。为了活命,贫瘠旱地上广种地瓜,福清、连江诸县把地瓜刨成细条晒干叫地瓜米,所烹制的菜也离不开地瓜粉,还因此成了地方风味。

先人造字有意思,“羹”从羔从美。黄河流域的人主食羊肉,羊羔为上品,便以羔、美来会意味道的鲜美。西晋衣冠南渡,中原汉人怀念故土,把居住地泉州地区最大的河流命名为晋江。入闽汉人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也带来了中原地域的饮食文化,其中古朴的“羹类”烹调方法迄今保存,在晋江市名目繁多的小吃里,蚝仔羹、鲳鱼羹、马鲛鱼羹、牛肉羹、猪肉羹皆为当家花样。它们都离不开地瓜粉包裹,淀粉的凝胶剂能锁住海鲜水分,使得肉润味鲜汤稠。这种羹类食物,福州叫滑,莆仙叫炝。

最典型的还属惠安县,沿海一带,土贫石多,自然条件恶劣,地瓜弥补了主粮的不足。在当地,闽南地区所有的地瓜类食品一样不缺,别人没有的它还有。

汤头透亮,漂着翠绿芫荽,嵌附于地瓜粉团上的荤素配料深浅不一,咬下一口,软弹里鲜香一层层透出,滑溜可口,韧道有嚼头。这是惠安的薯粉捏。地瓜粉里加入五花肉、墨鱼干、鱿鱼须、丁香鱼、炒熟花生、花菜、鲜蒜等等,这些材料因年景或季节不同,有则多无则少。切细后,它们和地瓜粉一起被放进搪瓷盆,用热开水搅拌均匀,揉捏至半透明状,此时地瓜粉团已经半熟。如果不这样下锅,外层地瓜粉遇热产生凝胶封严,滴水不渗,里面的地瓜粉永远呈白色,熟不了。把捏成团的丸子顺着锅沿下到汤里,待浮起即可食用。

这碗薯粉捏,寒冬时节吃感觉最好,稠乎乎的一股温暖通过喉管、食道,蜿蜒滑进胃里,那种抑扬顿挫的感觉,就是一阙婉约派的宋词,它抚慰着五脏六腑,让人感慨生活的温暖和美好。

拌薯粉是惠安农村办婚庆、乔迁等喜事时必吃的一道食物。为了讨到好兆头,办喜事的人家,当天一大早起来就要开灶。在空埕上架起大铁鼎,烧起猛火,下油润滑鼎底,再把加入盐的地瓜粉和水搅拌好了,倒入鼎里,几个人轮换上阵,马不停蹄用木棍翻搅,只有这样,鼎里才不至于黏煳烧焦。加热后的地瓜粉浆开始是乳白色的水,慢慢成胶状。纯度高的地瓜粉凝胶效果特别出色,越搅越黏稠,越搅越耗力。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地瓜粉已经变得色深透明,这时,投入炒熟的花生米和蒜叶再搅拌均匀,一锅香气四溢、口感柔韧的拌薯粉就算大功告成了。

拌薯粉可是个技术活,力气必须被约束使用,手中的木棍匀速朝一个方向搅拌。这和打鱼丸一个道理,能使物质的分子结构排列整齐并延长,这样就产生了韧性和彈性。木棍要悬在地瓜粉中,基本不触碰到鼎底。这事通常由女人家站鼎操棍,男人蛮劲十足,把铁鼎捅破的倒霉事时有发生。拌薯粉虽说耗体力,却是一件快乐的活计,很有表演性。在众目围观下,几个孔武有力的女人,你上我下,说东扯西里就把事给办妥了。

在她们坐下歇息的当口,别的女人马上把黏糊糊的拌薯粉舀进碗里,给前来贺喜的宾客先填一下肚子,随后才入宴席。还得继续拌,没有几大鼎成不了大事。村里每家每户都得送上一碗,传承了数百年的意思是这样的:黏住别人的嘴,在大喜日子里,让他们没机会讲不吉利的闲话。

还有薯粉团、薯丸子、薯干汤、地瓜酒……这些直呼其名的惠安地瓜食品,明显烙有温饱年代的印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时期,省城福州也是缺鱼寡肉瓜菜代,细粮不够粗粮替。甚至有国营饮食店推出了以地瓜为主料的“番薯宴”,什么番薯荔枝肉、番薯注油鳗、番薯炒肉片、番薯肉片汤……清一色借其名仿其形过一把嘴瘾的菜式。

现在轮到说福州宴席上的一道甜食、传统名小吃炒肉糕了,那是本地人端午节非吃不可的一道食物。旧时,福州一带农家娶媳妇,新人进门第一天下厨,婆婆考的厨艺就有炒肉糕,要是这个做好,为人媳妇也算是合格了。

炒肉糕的做法是这样的:地瓜粉和清水一比三混合成浆,再调入适量红糖,锅中猪油烧到六成热时,将粉浆倒进锅里,鼎铲朝一个方向不停歇翻炒,开锅后退中火再退到小火,待粉浆转色凝结、无白点、呈半透明膏状时,撒入切碎的粒状马蹄,拌匀,起锅倒入四周擦过猪油的方形容器中。其后,在表面撒上炒香的白芝麻,结冻冷却,增加韧爽口感。最后切块装盘,撒上炒制的花生碎、瓜子仁和椰蓉、葡萄干什么的。酒席吃到最后端上桌,夹一块入嘴,齿感绵密弹牙,马蹄粒清爽多汁,解腻醒酒一流。

全盘不见一丁点肉末,凭什么叫炒肉糕?装盘的炒肉糕晶莹透亮,细软滑润,手晃一下盘子,糕块会像肥肉似的微微颤动起来。何况,用猪油炒制,当然肉香浓郁啰。

还有,福州著名的鱼丸和肉燕,地瓜粉没有一定分量,你怎么把那肉馅包进去,你再怎么把那燕皮擀到薄如纸张?地瓜粉成为福州人饮食的重要食材,福州菜对地瓜粉可是饱蘸情感,喜欢的人说福州菜用活了地瓜粉,并发挥到淋漓尽致;不喜欢的人说,福州菜肴使用地瓜粉到了喧宾夺主的田地,进而以“黏黏糊糊”相讥。

不讲地瓜粉对食材上浆挂糊,加保护膜使菜肴形体饱满而不易散碎,锁住鲜香,滑润肉质并受热均匀;不讲菜汤勾芡,减缓热量散发,使菜肴具有保温性,以利进食热菜;也不讲由于淀粉糊化后,形成的胶体光泽使菜肴色泽更加晶莹透亮。这里,就单讲闽菜里的海味,因为珍稀难求,即便古人也不舍暴殄天物,所以,福州人吃海鲜,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生灴白灼,捞一捞拌一拌,讲究原汁原味,唯恐丢失了上苍赐予的鲜美。这很像闽人手里的田黄石,不敢圆雕不敢透雕更不敢镂空,只能挖空心思施以薄意之技。

当然不会是一味的原汁原味,在此基础上,厨师还要追求可口和变化,这时就断断少不了地瓜粉来做勾芡汁了,煸炒各种辅料,加入高汤和湿地瓜粉,制成有黏度的各种芡汁,或薄或浓,或酸甜或荤鲜,或酱色或透明,泊附于白灼或焯水后稍稍颠炒即熟的食材表面,均匀包裹的芡汁,平添菜肴滋味并使肉质更为滑腴和鲜嫩。

燕鲍翅参这类高档海鲜,在闽菜里,缺了勾芡汁基本寸步难行,还有很多菜品都必须经过勾芡方能成菜,譬如:荷包鱼翅、翡翠珍珠鲍、八宝开乌参、全折瓜、松只瓜鱼、白炒竹蛏、葱爆鱿鱼……

在闽地厨师眼里,地瓜粉黏性大,加热后晶莹透明,几乎是一种万能的烹饪食材。在中医眼中,它早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中药材。关于地瓜的食疗功效,《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籍文献中已有提及,地瓜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地瓜使人长寿少疾,大凡长寿者,吃地瓜都不比常人少。

我们曾经以为土得掉渣的地瓜,我们为了活命迫不得已果腹的地瓜,如今成了好东西。上个世纪到处都是的地瓜粉,市场上已经卖到了二十块钱一斤,偏偏煮菜时,下了很多还不见黏稠,是不是其中又多出了什么添加剂呢?

责任编辑:魏建国

猜你喜欢
仙草番薯
不只是甜蜜的番薯
番薯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仙草石斛的护肤传奇
保卫仙草大作战
眠床底下的番薯(节选)
烤番薯
麻辣鲜香“海底捞”②
麻辣鲜香“海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