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红敏
手炉,好比我们今天的暖手宝,是专供冬季暖手用的小件器物,以圆形、椭圆形为主,有外壳和内胆两层,外壳用髹漆、珐琅、镂雕等工艺制作和装饰,内胆一般为铜质。口沿的盖一般是镂空的,方便通风换气。手炉上方还有一个提梁,方便携带。
据史料记载,皇宫中取暖用的炭是红罗炭,是由易州(今河北省易县)所产的硬木烧制而成。这种炭坚硬耐烧,还可以随意锯截成段,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故宫博物院现藏的个别手炉中仍可见到当时残留下来的灰白色炭灰。
在古代的冬季,手炉是文人雅士几案上常备的用品。手炉的制作技艺在明清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明代即涌现了大批能工巧匠。比如明代的胡文明和张鸣岐,他们制作的手炉堪称工艺品中的珍品。胡文明制作的手炉以錾花工艺见长,张鸣岐则常选用精炼红铜来制作手炉,精炼红铜铜质纯净、可塑性强、光泽柔和,会使手炉的造型朴实而富有变化。
清代 铜鎏金缠枝牡丹手炉
到了清代,手炉作为皇家御用品,其制作工艺升级,手炉集多种工艺于一身,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火盆也是紫禁城里取暖的必备神器之一。火盆的材质主要有铜质、铁质、铜胎珐琅、掐丝珐琅等。形状以方形和圆形为主,有的带罩(主要起防止火星溅到衣物上引起火灾的作用),有的不带罩。
火盆除了能使人在室内外取暖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功能。比如人们将火盆用于熰(ǒu)岁。除夕时,人们会在院子里点燃柴火、炭火、火把,称之为“庭燎”。早在东汉时期,宫廷里就将“庭燎”作为除夕必须进行的一项礼仪。古人认为除夕夜在火盆里焚烧松柏树枝等可避灾去邪,故称岁。清代丁观鹏绘制的《岁朝行乐图》中就描写了乾隆皇帝与皇子、皇孙等人在除夕时岁的场景。
帝后大婚时也会用到火盆。结婚时跨火盆,有日子红红火火的寓意。此外,火盆还可以用来熏衣服、熏殿。在火盆内放入速香,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张鸣岐制作的手炉,底款总是少不了“张鸣岐制”的四字篆书款
坤寧宫里的火盆
清代乾隆时期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
清代 掐丝珐琅云蝠八宝纹葵花式炭盆
但使用火盆、燃烧木炭有一定的危险性,末代皇帝溥仪就在自传《我的前半生》里讲过自己以及侍寝的太监曾经在夜里因为一氧化碳浓度超标而中毒的事情。
紫禁城一些重要的宫殿里面都有地暖。“懋(mào)勤殿,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之”“十月……是时夜已渐长,内臣始烧地炕”,明代晚期的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里面就记载了宫里烧地炕供暖的情景。
到了清代,地炕更是成为人们冬季取暖的主要方式。人们在居住的宫殿地面下建造火道,将引燃的木炭放入火道,木炭燃烧产生的热气顺着火道流动,慢慢烤热地砖,从而提高室内的温度。这种火道类似于东北的火炕,被形象地称作“地龙”。
火道的入口一般都设置在室外,火道的尽头也会设有相应的烟筒或者排烟孔来排放烟气,设计十分科学。如今,坤宁宫东暖阁的地炕还保存得十分完好,在地基上可以看到火炕的入口和排烟设施。
砚台是文人墨客书房里的必备用具。冬季天气寒冷,为避免墨汁冻结,文人一般都会使用暖砚。暖砚是把砚的下部挖空成暖室,放入火炭或注入热水,为砚池加温,在北方较常见。有了它,文人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笔耕不辍了。
暖砚的材质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歙(shè)石和松花石,还有用金、银、铜、锡、铁、玉、陶瓷等材料制成的,分为烧炭型和注水型两种。烧炭型暖砚要能经受住炭火的长时间烘烤,所以一般选用质地致密、硬度较高的歙石或松花石来制作。到了清代中期,江苏宜兴紫砂陶被选用制作暖砚,工匠们利用紫砂泥可塑性强、透气性佳和耐高温的特性,制出了新型的紫砂暖砚。暖砚的造型丰富多样,一般底座较高,有两至三层结构。
明清时期暖砚十分流行,深受皇族的喜爱。据记载,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由于天气寒冷,暖砚成了各级政府机构中掌管书牍记录官员的办公标配。官员所用的暖砚还有两个砚池,可同时研磨黑墨与朱墨,方便批阅公文。
清代时,内务府有专门制作御用暖砚的工匠,暖砚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日常书写,而是集各种工艺于一体。这些暖砚结构精巧,造型独树一帜,兼有陈设供人欣赏的效用,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你看这件掐丝珐琅夔龙纹暖砚盒,它是康熙皇帝的御用珍宝,是用青绿色的松花石制造的,上方装饰有一圈铜镀金錾花螭纹,下方一周为浅蓝色珐琅地,每个立面的中间还装饰有桃纹。这件暖砚盒内有炭火烧过的痕迹,盒底中心镌刻有篆书“康熙年制”,十分精美。
清代最关注暖砚的人当数雍正皇帝。根据清代内务府造办处遗存的档案和故宫收藏的清代实物统计,雍正皇帝收藏、使用过的各种砚台多达上百方呢。
这些取暖物品,凝聚了古人非凡的智慧,不仅在寒冷的冬天给古人送去温暖,更为我们留下了颇具特色的文化烙印。
清代康熙时期 掐丝珐琅夔龙纹暖砚盒
清代雍正时期 赤铜暖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