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健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城市数量从1978 年的32 个发展到2014 年的653 个[1]。城市建成区面积1986 年的1 万km2扩大到2014 年的5 万多平方公里[1]。而根据2021 年5 月最新公布的“七普”数据,我国的户籍城镇化率已达63.89%,相较十年前的“六普”数据,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近15 个百分点。飞速提升的城镇化率也预示着中国正在“从农村搬进城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颇为棘手的。
由于农村居民不断涌入城市,城市建设急速向外围扩张,此时原本处于城市外缘尤其是城乡接合部的农村不知不觉中被城市建成区包围,成为城市中的“孤岛”。其中大多数村民由于农地的消失,基本已不再从事农业活动,虽仍保留农民的身份,却成为名存实亡的“失地农民”。城市过快的发展却导致配套管理的缺失,在建筑风貌、户籍管理、社会福利、配套服务等方面,城中村与周边的城市用地均存在巨大的差异。而由于周边农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带来的土地价值飙升,仅靠地方政府财政无法负担整村搬迁或全面整治。拆不起、搬不动的现实情况使城中村成为“顽疾”,也让“城非城、村非村”的特殊现象一直延续了下来。
据统计,西安市城六区的村庄总数共有408 个,在203 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城中村便有187 个[3]。西安市城中村在人口数量上呈现人口规模较小的特征。1500 人以下的城中村数量接近占总数的 60%;1500 ~2500 人的城中村占总数的20.86%;2500 人以上的城中村占比不足总数的二成[3]。从西安城中村的分布来看呈现圈层式的特征。二环以内共有城中村56个,其中内城区仅有1 个,二环和三环之间是城中村分布最为广泛的区域,共有城中村121 个,三环以外的城中村有10 个[2]。
铁炉庙村为于西安市雁塔区东北部,由北部的铁一村和南部的铁二村组成,占地面积约为17.54hm2,属于规模较小的城中村。该村北与唐代青龙寺遗址、乐游原仅一墙之隔,南与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陕西省理工学校和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也仅隔西影路,西与王家村、北池头村相接,东侧紧靠城市主干道雁翔路。在雁翔路与西影路交汇处现有地铁三号线青龙寺站,建设中的地铁五号线建成后也将在此设站。铁炉庙村紧靠历史遗址,区域特色十分显著,又处于交通要道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
2.2.1 村庄周围社会环境分析
第一次调研主要是实地探勘铁炉庙村与周边环境关系,采用沿村内主干道及调研边界四周步行及与村民访谈的调查方法。重点调查村庄与北部青龙寺、西部王家村的关系。
村北部紧靠青龙寺遗址公园,但是其与村庄在物质空间层面上分割明显。交界处由自然地形和高大的院墙分隔,从村内几乎无法观察到公园内的任何景象,仅在交汇的道路旁留有一处偏门。通过与工作人员的访谈得知,遗址公园是周围各村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地,但是公园与各村之间仅有这一处直接进出的入口,这也导致公园的景观价值和公共活动价值未能充分发挥。通过笔者的现场观察,虽然出入口地理位置不佳,但仍有许多铁炉庙村的老年人带着儿童由此处进入公园游玩,一方面说明了遗址公园的景观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反衬出村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匮乏。
村西部紧靠王家村,通过现场观察两个村庄也是紧密相关,但是也存在着细微差别。通过对比两村的早市场景,可以发现王家村的早市更为热闹。由于铁炉庙村更为接近青龙寺地铁站,村内的外来租户大部分的工作地点都不在周边,选择在周边经营生意的比例较低。而王家村的市场场地较大,市场内的商户也多为租住在王家村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也就是两村早市出现差异的原因。铁炉庙村的村民更愿意去选择更多的市场采购生活必需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内自身市场的经营状况。
2.2.2 交通分析
铁炉庙村周边的交通条件较为便利,除了便捷的城市道路交通条件之外,相较于西安市其他城中村,更拥有青龙寺地铁站这样稀缺的轨道交通优势。
铁炉庙村北部的青龙路虽临近二环南路,但也正因如此分流了许多车辆,车流量较小,对铁炉庙村的影响最小;雁翔路是二环南路东南角通往杜陵和曲江新区非常重要的道路,连接西安内城和外城,是二环与三环之间起到连接性作用的道路,来往车流量较大,也带动铁炉庙村沿路的商铺的出租;西影路往西直通西安人流量最大的区域——大雁塔片区,因此来往车流量最大,村庄沿路的建筑几乎全作为商铺出租,极大带动了铁炉庙村的人气。而村东南角的青龙寺地铁站未来更是两条地铁线路的交汇站,必定会对铁炉庙村的改造带来极大地影响。即使现在仅有三号线通过,村东南角的房屋、商铺出租情况也明显好于村庄其他区域,出租价格呈现东南向西北明显递减的现象。
第二次调研主要是实地探勘铁炉庙村的内部环境,采用沿村内主干道及主要次干道步行及与村民访谈的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建筑空间、内部交通和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情况。
2.3.1 建筑空间
与铁炉庙村年纪稍长的村民访谈得知,铁炉庙村的宅基地划分面积从20 世纪50 年代至今从四分地不断向两分地递减,进入新世纪以后便再也没有划分宅基地了。随着新增宅基地的停滞以及外来人口的加速涌入,接近饱和的建筑密度令建筑间距无法满足防火要求,出现了“握手楼”的现象。新增宅基地不再批复的状况直接导致村民为了能多几间获得收益的出租屋,在建造自家住宅的时候不断提高住宅层数。在村内出租效益最好的东南角,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屋都超过五层,而越往西北房屋的高度也越低,在沿西影路一侧过高的建筑高度也造成“铁墙围村”现象的产生,没有任何建筑限高的控制造成了村内建筑风貌凌乱。此外村内的建筑质量普遍不理想,除了沿城市道路区域的建筑为混凝土结构之外,内部仍然有许多年久失修的砖混结构建筑存在,一方面是令村庄建筑风貌无法控制,另一方面是居住在危房内的村民不以为然,且依旧把自家住宅自行分隔后依次出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不断增加的外来人口导致出租屋需求的持续增长,而密度高、街道窄、政策严的现实情况又与之不符。因此许多村民在原本就已经超出高度规范的建筑上不断加建,一方面令原本糟糕的建筑采光问题不断加重,另一方面加建的简易房使消防隐患继续增加。
2.3.2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
铁炉庙村内部有一条东西方向的村内主干道,与雁翔路直接相通,但这条路道路存在部分路段尚未硬化、道路宽度未能统一等问题。而除此以外村内能够通车的道路几乎没有,原本就十分狭窄的道路两旁由于流通摊贩占道经营,使车辆和人流同行更为不便。通过现场观察,村内仅有一处停车场,大部分车辆采用沿路停靠的方式,加剧道路通行力低的状况。目前的交通组织难以满足人流、物流、车流、停车和消防的基本要求。
铁炉庙村的市政管线也较为薄弱,局部区域仍然存在污水地面漫流的状况。村内的电网虽然进行过改造,但是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村民私自乱接、乱拉的电线到处可见。村内没有集中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大家只能用液化石油气来满足平时做饭的需求,而在调研过程中还看到村民在自家狭窄的天井内存放着大量液化天然气罐,安全隐患巨大。
城中村居住环境的改善,绝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的过程,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模式来实现经济管理体制、社会文化、政治政策以及物质形态空间的完善。从城中村物质形态空间方面来考虑,根据城中村的区位、类型以及区域规划的要求,分别对待[4]。
正因如此,铁炉庙村弱势人群的居住环境改善应充分根据自身所处环境的特点,正确妥善处理与青龙寺遗址的联系,充分发挥地处地铁线交汇处的区位优势。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与青龙寺遗址公园之间增加更多的出入口,加强遗址公园的可达性,建立两者更为紧密的关系,从景观层面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②在现有建筑面宽宅、进深大的现实情况下,通过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拆除屋顶私搭乱建,研究适应于高密度、窄间距的建筑户型,使村民享有尽可能多的光照,改善其居住环境;③探索引入TOD 模式的可行性,充分发挥地铁交汇的区位优势。青龙寺地铁站未来是地铁三号线和地铁五号线的换乘站,由此带来的交通优势也必定会改变铁炉庙村的现有状态,最直接的就是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外来居住人口。凭借这个机遇,研究基于TOD 模式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业态模式,以此来提升空间品质和营商环境。
铁炉庙村优越的地理位置,明朗的未来发展前景,势必会导致区域地价的继续上升,带来的拆迁压力更为巨大。因此只能从现实情况入手,抛弃以往大拆大建的作风,针对其特点采取渐进式的改造策略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铁炉庙村社会结构复杂,房屋建设杂乱无章,居住环境恶劣,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安全隐患重重。其更新改善不仅是改善城中村弱势群体居住环境、城市形象的要求,也是西安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针对其特点,如何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周边的历史遗产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优势,或许是改变城中村“非城非村”怪象的一种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