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增强
(广州市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400)
公路桥梁工程在经济发展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国内公路桥梁施工领域有序发展进程中,逐渐研究出大规格的连续型结构,以钢材、混凝土为主要原材料,具有较强支撑性能。在工程实际开工操作时,围绕公路桥梁开展的施工规划与建设,表现出工程流程的复杂性、工艺使用标准性等特点。然而,在施工期间,材料属性、环境条件等因素,极易对工程预应力的施工修建质量造成影响。
加强工程初始结构的整体性能,以减少产生承载力不充足因素,切实回避工程结构发生坍塌问题。在实践开工操作时,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早强剂,在混凝土浇筑到标准厚度时,开展力度拉张操作,最大化强化混凝土结构性能。在预应力质控区域,合理控制张拉时间。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性能、结构成形均有时间要求。加强时间管理,确保工程性能。而混凝土强度形成速度较低时,均会增加结构性能欠佳的可能性,甚至会削弱工程结构整体的承载性能,引起裂缝问题,延缓施工进程。如果混凝土强度形成速度较高时,会减弱弹性模量的形成效果[1]。
在操作预应力承载工艺时,需要加强流程与规则控制。由于公路桥梁工程所在位置具有地形复杂性。在开工操作、工艺实践时,施工组织应严格依据规划方案进行,全面检测工程周边情况,确保预应力方案的可用性。然而,公路桥梁工程所在位置存在地质条件不佳的问题。在设计人员策划能力欠佳、工程性能设计经验不充足的情况下,引起用于支撑的钢筋管道发生运行不畅问题,增加了预应力结构的造价成本,无法确保工程使用性能。因此,在开工修建期间,施工单位需要准确梳理可能出现的障碍因素,加强管道内部位置锁定,合理开展地质监测工作,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融合使用预应力加固工艺时,能够有效提升工程加固效果,展现出预应力筋的稳固性优势,确保桥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营造车辆安全通行的环境,具有较高的民生服务效益。
某工程大桥桥长设计为2425.4m,工程上部结构采取组合形式:连续型与变截面两种箱梁之间,添加了T型梁。工程下部结构是由矩形与柱形结构多种类型墩组合而成,桥台位置设计成肋式。
(1)横向收紧工艺。梁的两侧并不具有较大间隙,在此种情况下,沿着梁的横向,给予收紧与张拉操作。梁结构下缘对称位置,添加预应力筋,梁端适当距离位置进行弯曲处理,使用U型锚固零件,在下翼边缘位置进行锚固钢板的固定与装设。使用若干数量撑棍,有效均衡预应力筋,使其处于多组节段状态。撑棍的合理布设,能够表现出较强的支撑作用。在各节点位置,装设拉紧螺栓,有效收紧钢筋,给予较强的预应力支撑。
(2)纵向张拉工艺。以预应力筋的沿线方向,进行预应力添加,在梁底位置均匀分设预应力筋,使用导向块装设在梁两侧,使导向块处于弯起状态,以梁底竖向沿线进行张拉操纵,以此达成梁端剪力作用的控制目标。现阶段,纵向张拉工艺中,使用锚固构造方法,有两种工艺形式:梁顶、腹板。各类构造方法,在张拉处理外结构预应力时存在一定差别。此外,依据实际工程情况,可在梁底水平沿线位置上进行张拉处理。
(3)竖向张拉工艺。在部分条件下,纵向张拉工艺进展困难,可选择竖向张拉工艺。在梁肋两侧位置,均匀分设预应力筋。一般情况下,锚固装设位置选定在梁端肋侧,使用较小量、小规格的横梁,在梁肋下部结构位置进行装设。横梁装设具有开工处理的必要性,能够提升钢筋稳固性[2]。
(1)加固设计理念。在案例桥梁底部位置,存在若干数量裂缝。此种工程质量问题的诱发因素是结构刚度不达标,相应增加了工程结构挠度,由此形成较为严重的裂缝现象。对此情况,需要给予主动加固处理,确保结构预应力效果达到标准层级。在外结构位置进行预应力束布置,具有桥梁加固作用,此时桥梁荷载承重力有所增强。
主动加固操作的开工方案为:①针对已形成的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减少外界干扰物质混入,降低钢筋锈蚀病害发生;②对于病害集中区,进行钢结构性能强化处理,遏制裂缝病害恶性发展,确保结构性能;③预应力不达标的情况,成为结构裂缝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行结构加固时,需要加强预应力侧重添加,确保结构应力的施工效果与设计方案一致。
(2)设计方案。在案例桥梁工程中,以第四联梁桥发生的质量问题较为突出。结合工程结构病害的实情,给出主动加固处理方案,规划内容如下:①有效加固连续箱梁内部结构,对于外部结构预应力给予张拉处理,获取较高的预应力加固效果;②在箱梁内部张拉处理完成时,应增强箱梁底部的整体预应力。针对底部实际存在的裂缝问题,给予重点区域预应力加固处理。如果裂缝宽度不大于0.1mm,进行裂缝填充,以封闭裂缝,提升病害区的预应力加固效果。
2.4.1 钢绞线选用
材料属性直接影响工程结构的加固成效。一般材料有多种选择,比如冷拉钢丝、钢绞线等。在各类材料中,钢绞线的使用具有广泛性。钢绞线在用于路桥工程时具有操作的便捷性、工程设计的美观性,是道路桥梁工程规划的最佳选择。区别于其他工程,桥梁预应力在开工操作时对钢绞线的工程消耗量需求较小,能够确保桥梁预应力工程质量,合理控制工程成本,表现出较高的施工使用优势。在选择钢绞线时,工程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材料性能,使其规格、延展能力、耐久表现各项指标达标,发挥其施工加固价值。
在钢绞线使用时,会在梁体表面进行锚固,一般会使用3股钢绞线进行加固处理。材料选择:无黏结属性的钢绞线,其摩擦系数为0.004,预应力筋束为0.09;光面类型的钢绞线,其摩擦系数为0.001,预应力筋束为0.25;HDPE类型的钢绞线,其摩擦系数为0.002,预应力筋束为0.13。
2.4.2 锚具选用
锚具可用类型较多,每种锚具形成的损失有差别。因此,加强锚具选用,减少加固损失较为关键。工程实践发现:道路桥梁工程中,在进行预应力加固操作时,选用的锚具性能,需要同时具备机械类、摩擦类两种锚具性能,以展现出锚具使用价值。假设锚具性能的变化值为△L,性能包括回缩力、接缝压密性。单个锚具、单个接缝操作时,锚具使用的操作规范内容为:夹片锚具,在有顶压条件下,△L取值4,在没有顶压作用时,△L取值6;墩头锚具的△L取值为1。
2.4.3 裂缝问题处理
在路桥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具有发生的高频性,在大规格桥梁项目中更为严重。借助预应力工法,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缝产生情况,确保工程结构整体性能。结合预应力工艺的实践应用,在处理裂缝问题时,对受拉区工程进行压力添加,以此确保张拉加固效果,增强受到张拉作用的钢筋稳固性[3]。
(1)当裂缝宽度不小于0.15mm时,采取灌浆法给予处理,材料使用A级环氧灌封胶。
(2)当裂缝宽度处于0.15mm以内时,进行表层封闭处理。与此同时,在钢板处使用结构胶,辅以M12型号的螺栓加以固定。
2.4.4 保持支撑钢筋管道使用的通畅性
针对支撑管道运行不畅问题,施工单位需要依据管道规范标准,有序完成管道安装,准确获取管道钢筋的实际操作方位,减少管道钢筋发生弯曲的可能性,维持管道使用的通畅性。
2.4.5 外部结构施工关键点
(1)对于滑块垫板、锚固等操作位置,给予准确锁定。在桥梁底部区域,校准锚杆重心位置,进行滑块垫块的添设。在桥梁两侧,准确获取螺栓孔方位,给予醒目标识。
(2)在上锚固定操作中,同时落实放样位置锁定处理。在位置获取时,以单梁顶面材料沿线的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为参照,给予相应检测,综合获取锚固节点距离梁两侧的长度。
(3)合理设计锚固节点。如果在断面表面进行上锚加固处理,需要综合测定预应力钢筋的实际装设点位。在桥面做出两个孔,孔的倾斜角度与钢筋相同。去除桥面铺装材料,在此位置使用环氧胶液,确保胶液涂用的均匀性,减少对混凝土防护层产生不利作用,在桥梁顶区规范完成上锚固定处理。
2.4.6 张拉时间问题处理
一般情况下,张拉持荷时间为5min。张拉操作时,采取对称张拉形式,由中间为张拉作用起点,两端作用力保持对称,以保持结构平稳。两侧钢丝绳的分设数量需要控制在3根以内。钢丝绳一般情况的标准性能:强度为1670MPa。此时,张拉作用力需要控制为钢丝绳标准强度的一半,即835MPa。
综上所述,结合现阶段公路桥梁工程的全局规划情况,在工程方面需要继续增强预应力的支撑作用,深化其加固能效,拓宽预应力工艺的可用条件。依据实例工程中的加固修建情况,进行工程总结、工艺分析、技术完善,逐步获取较高操作性的工艺体系,以较强的预应力效果,确保工程安全,带动公路桥梁交通事业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