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慰,刘炳旭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0)
林业工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提高林业工程造林质量不仅能增加我国森林覆盖面积,还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增强木材供应得充足性,为我国工业生产提供更多资源。而要想改进林业工程造林质量,加强管理工作,采取科学管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进行分析和说明。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直接决定了林业工程造林效率,同时也对林业工程造林功能性的发挥起到一定的制约效果。另外,完善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实现对工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科学调配,能够增大林业工程造林的经济效益,扩展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且借助林木自然特性的发挥,实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空气净化、降噪环保等功效,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过现阶段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制度滞后、管理流程不合理、岗位功能划分不严谨等问题,且抑制了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为此,应结合目前实况,提出合理的解决和改善措施,促进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1.1 综合考量原则。林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要想改善管理水平,就需要对林地的实际情况予以综合分析和考量,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实行科学管控,因地制宜的开展管理作业,改善林地生产质量。
2.1.2 管理系统化原则。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对于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功效的发挥有着积极意义。在管理系统构建中,应坚持系统化原则对总系统与各分项系统展开科学规划和设计,明确各阶段的管理目标,提高管理水平。
2.1.3 长远计划原则。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要以长远发展眼光看待问题,制定长远的管理计划,禁止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略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及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以免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与其他工程技术管理不同,林业工程造林技术管理的重点在机械设备管控上。人员需根据林业工程造林建设要求科学选择机械设备,优化机械设备的性能,且做好设备的更新和优化,以改善林业工程造林建设要求科学选择机械设备,优化机械设备的性能,且做好设备的更新和优化,以改善林业工程造林技术水平,提高林地生产质量。以空气压缩机这三种,且三种设备的规格、型号、排气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在林业工程造林中,应参照林地勘查结果及林地生产目标进行科学分析,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开展造林工作,确保造林质量[1]。同时,在机械设备选用上,还需注意其操作及后期维修的简便性,避免因操作失误带来故障问题,进而引发危险事故,增加损失的形成。
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否关系到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好坏。所以需要加大资金管控力度,做到科学分配和控制,以推动林业工程造林建设的顺利进行。
2.3.1 扩展资金筹集渠道。一方面要对政府下拨的款项实行科学管理,设置专项资金管控,防止资金挪用或乱用问题的出现,加强资金的充足性,提高林业工程造林建设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社会渠道进行资金筹集,为项目开展提供科学保障。
2.3.2 降低损耗。林业工程造林中存在的损耗以人力、物资、设备等损耗为主,应根据工程要求科学配备人力,在维持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降低人工费用支出。为降低物资及设备损耗,可借助可循环利用材料及科学的维护工作,保证物资利用率,进而降低机械设备维修成本的支出,减少损耗的生成。
2.3.3 开展分级管理。做到资金的按需分配,细致规划,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做好前期预算编制,合理控制实际作业中资金消耗,改进工程质量。
2.3.4 加大监督力度。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需做好各环节的监督和控制,定期开展检查作业,减少问题的产生。
2.3.5 完善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工程项目开展、机械设备规范操作都需要专业一线人员的支持。为此,企业应加大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素质水平,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及机械设备的操作要点,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在一线工作人员培训中,可通过讲座、座谈会、考察等活动的开展,为一线工作人员积累更多经验,优化专业水平,为林业工程造林提供保障。
2.3.6 改善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设计的内容较多,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知识及管理经验,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以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企业还需为管理人员提供培训进修机会,实现管理的创新和优化,提升林业工程造林质量。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对于我国森林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有明确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重要性,坚持既定管理原则,做好资金、技术、人员的科学管控,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促进林业工程造林建设的有序进行,以此扩展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为我国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奠定基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