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西电力市县供电公司配电网规划支撑体系研究

2021-03-30 00:12谢鹏舒娇罗路平
江西电力 2021年6期
关键词:市县供电所配电网

谢鹏,舒娇,罗路平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96)

0 引言

为将市、县公司的优秀智慧和先进经验凝聚到一起,并进一步提升公司配电网规划工作质量,推动配电网规划精益化开展,实现配电网精准投资,提升综合能效,在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价值,为“十四五”电网规划建设提供持续动力[1]。

将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市县公司配电网规划支撑体系的研究:

1)市县公司配电网规划支撑体系现状

摸底市县公司层面配电网规划工作支撑体系现有建设情况,包括机构建设现状、业务管理现状以及人员配置现状情况。

2)市县公司配网规划支撑体系问题分析

系统分析当前配电网规划工作内、外部条件变化,梳理目前配电网规划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包括规划管理体系、队伍建设、信息化手段支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加强市县公司规划支撑体系措施研究

针对市县公司市场化支撑体系带来的风险和问题,从规划支撑体系的管理体系、队伍建设、信息化手段支撑优化三方面研究具体措施。

1 市县公司规划支撑体系现状

主要进行市县公司配电网规划支撑体系现状的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机构建设、业务管理、人员配置现状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为后续的“找准问题、分析差距”做好铺垫。

1.1 机构建设现状

目前,国网江西电力作为国网公司系统内唯一一家成立了供用电部,同时取消大部分地市经研所的省级公司,公司各级单位配电网规划管理职责均产生了变化。各地市公司目前均成立了供用电部,与发展部、设计院(经研所)一起,分别承担市公司高、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归口管理及技术支撑职能;同时设计院为公司省公司或集体企业下设独立设计单位,承担经研所设计职能。

其中,单独设立地市公司经研所的公司有2家,分别为赣州、九江公司,经研所运行模式均为市经研所独立办公,其中赣州经研所仅负责10 kV及以下电网部分。

宜春、新余、萍乡、景德镇、鹰潭5家地市公司经研所并入发展部,运行模式为与发展部合署办公。

南昌、抚州、吉安、上饶4家地市公司撤销经研所,由发展部、供用电部与设计院承担规划职能,设计院运行模式为独立办公。

1.2 业务管理现状

1)规划主要职责分工

在省公司层面:

发展部:公司配电网规划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全省110-35 kV配电网规划工作;贯彻国网公司110-35 kV配电网规划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制定本省110-35 kV配电网规划差异化条款和实施细则;开展公司110-35 kV配电网规划专题研究;评估地市公司110-35 kV配电网规划和评审工作。

供用电部:公司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的具体实施和管理部门;贯彻国网公司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制定本省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差异化条款和实施细则;开展公司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专题研究;评估地市公司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和评审工作。

省经研院:牵头制定全省电网规划技术标准;开展省公司配电网规划编制及专题研究,配合开展国网公司相关专项规划、专题研究。指导地市公司具体编制地市公司配电网规划,评审地市公司配电网规划。

在市公司层面:

发展部:本单位配电网规划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110-35 kV配电网规划工作;负责本单位110-35 kV配电网现状问题诊断分析,开展110-35 kV负荷调查与预测;组织编制本单位配电网规划,具体负责110-35 kV配电网规划内容,提出220 kV及以上电网规划建议;牵头负责本单位配电网规划与其他电压等级电网规划的衔接;指导、监督、评估县公司110-35 kV相关配电网规划管理工作;配合省公司发展部开展110-35 kV配电网专项规划、专题研究,组织开展本单位110-35 kV配电网规划专题研究。

供用电部(配网部):本单位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的具体管理和实施部门;负责编制本单位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内容;负责本单位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与其他电压等级电网规划衔接;指导、监督、评估县公司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管理工作;负责完成以配电网格为基本单元的城市配电网规划研究,指导县公司完成以配电网格为基本单元的县城配电网。

地市公司设计院(经研所):对本单位及所辖县公司配电网规划业务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和服务,指导县公司开展规划并完成县公司配电网规划评审工作。

2)基层分工情况

县公司:本单位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管理的责任主体。组织开展本单位配电网规划工作,统筹制定10 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方案。配合地市公司经研所(设计院或其他支撑单位)开展配电网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地市公司发展部和配网部开展配电网规划评审工作。指导和监督本单位供电所参与本单位配电网规划工作。

供电所(供电服务中心):提供辖区内10 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所需的设备运行、业扩报装、用户发展等基础信息。提出辖区内10 kV及以下项目需求和建设方案。参与配电网规划报告编制与评审,参与项目可研评审。

1.3 人员配置现状

地市公司层面,地市公司发展部、供用电部(配网部)配网规划人员配置率较低,经研所规划相关人员缺口较大。截至2019年底,地市公司发展部配电网规划人员平均配置率为81%;供用电部配电网规划人员平均配置率为72.2%;地市经研所配电网规划人员平均配置率44.4%,配电网评审人员平均配置率46.7%;设计院配电网规划设计人员平均配置率92%。

县公司层面,县公司发展建设部配网规划人员配网规划人员配备不齐,兼职情况严重。97家县公司中,仅昌北、红谷滩、青山湖、峡江县、新干县等10个县配置专职规划人员,其余县均为其他人员兼职,未配置规划人员。

2 市县公司规划支撑体系问题研究

2.1 规划管理体系问题

1)专业协同机制不顺畅

配电网规划由发展部与供用电部牵头,建设、设备、调控各专业配合,各专业部门在基础资料收集、问题库梳理、负荷电源调查、目标网架研究、规划报告编制、项目清册梳理等环节的结论、标准、要求存在一定差异,部门之间工作出发点和考核点不同,工作中会出现内容交叉、数据冲突、要求打架等情况,无法做到协调统一。部分县公司发建部在各部门沟通协调上花费过多精力,常态化专业横向协同难以开展,如景德镇、九江、新余公司因上下级配电网归口管理部门间沟通不足,造成规划方案不合理。

2)地市经研支撑体系薄弱

除九江、赣州公司单独设立经研所外,其他公司均已撤并地市公司经研所,且对于经研所规划工作任务考核机制的存在一定缺失,各市县公司对配网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地市公司存在逐步将规划力量转移至设计工作的现象,使得配电网规划工作投入人力不足,如九江公司经研所配电网规划仅配置2名规划人员,难以支撑全市配电网规划工作;同时部分经研所规划人员并入地市公司发展部,与经研所成立之初的定位相比,规划人员大多精力用于发展部相关工作,逐步“丧失”实际开展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的能力。

3)外部政企衔接不协调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输配电价核算工作的深入开展,电网公司经营压力逐步升高,同时国土空间布局规划体系成果较难进行快速调整,修编周期较长,对配电网建设的精准、精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省11家地市公司外部政企衔接均存在不协调问题,电网工程与市政建设时序不匹配,预留电力廊道与政府规划不兼容的矛盾突出,市、县公司层面配电网规划受政策法规影响较大,与政府衔接不协调导致规划项目难以落地,配电网规划的整体布局难以实现,如南昌公司因与地方政府沟通不足等原因,部分规划项目落地困难,影响配电网问题解决进程。

2.2 规划队伍建设问题

1)市级人员配置不足

各市公司经研所、市设计院配网规划设计岗位普遍存在配置不到位的情况。市公司经研所配网规划岗位配置率超过90%的公司占比仅0%,其中赣州公司仅37.5%;市设计院规划设计岗位配置率大于90%的单位仅景德镇、南昌公司,其中抚州、萍乡、鹰潭、上饶、新余公司设计院未配置规划人员,规划工作依靠发展部与供用电部完成,规划支撑体系严重不足。

2)县级岗位兼职严重

在县公司层面,县公司发展建设部人员配备不齐,兼职情况严重,无专职规划人员,只能依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配电网项目需求建议;而供电所仅负责管辖范围内台区及低压线路的运维工作,10 kV线路的运维仍由县公司设备部直接负责,供电所对管辖范围内10 kV及以下配电网情况缺乏整体的掌握,同时受人员紧张、规划水平限制,难以承担管辖范围内的配电网规划编制任务,规划参与意识不强。市、县公司兼职人员专业知识有限且不固定,规划力量不足,规划职能缺失,电网诊断分析能力偏弱,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及问题梳理不到位,影响规划及项目储备的精准性。

3)人才激励渠道缺乏

规划人员发展激励机制不足,人才培养方面缺少有效的机制和体系支撑,存在规划人员流动性大、培养成本较高、业务支撑不固定的问题,导致规划人才梯队不健全、工作无连续性。同时基层规划人员竞赛、调考、创新、交流、选先评优机会较少,人员工作积极性未充分激发。

2.3 信息化手段支撑问题

1)基础数据精准性不强

目前,国网江西经研院自主研发的配电网规划辅助系统(以下简称“辅助系统”)是近年各市县公司配电网规划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的主要工具,其台账数据主要来源于PMS、营销、调度、生产实时管控系统等9个生产管理系统,系统归口管理部门的不统一导致了数据收集口径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在考核压力下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数据的时效性不高、随意性较大。规划数据来源不准确不全面,影响规划编制质量,制约了配电网规划的准确分析、合理布局和精准投资。

2)信息化功能应用不强

传统信息系统开发各自为政,同类功能重复开发、标准不一、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营-配-调-规”和“投-建-运-调”未能有效贯通,及时共享;规划计划、规划设计、线损管理系统数据模型不统一,不匹配的现象依然存在。辅助系统之前未在内网线上运行,以单机形式运行,各地市区县规划人员需要从各个电网业务系统导出需要的台账数据,进行整理过滤再导入系统中,工作量依旧较大,且部分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台账数据收资困难,缺乏高效支撑配电网规划的系统级规划工具和先进信息化手段。

3)线上业务模式不完善

规划设计、计划投资、项目管控、统计分析、考核评价等业务仍不同程度存在线上线下两条线,大大影响业务效率,“业务线下走,数据事后补”等问题依然存在,不满足“放管服”和地市公司减负的要求。

4)信息化共建机制不健全

目前网上电网共建机制仍不健全,电网一二次设备与信息化融合建设进度不一致,各部门业务界面和管理理念不协调,数据模型、信息标准、传输通道和主站平台不统一的问题依然存在。

2.4 其他问题

深化“放管服”工作事项问题:一是下放市县级业务权限时,相关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人员配置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市县公司对下放的一些业务“接不住”,工作衔接不畅,缺员问题日益突出,“放管服”后,配网规划主体向下延伸,县、供电所层级规划核心人员缺乏的问题成为制约精益规划的主要因素;二是“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执行不到位,还存在省公司为规划“兜底”的惯性思维,市公司业务主管部门对下放后的评审事项跟踪落实和后续监管不够[2]。

3 加强市县公司规划支撑体系措施研究

3.1 市县公司规划支撑管理体系优化提升措施

1)发挥市规委会作用,强化专业高质量协同

充分发挥市公司规划委员会的作用,打造市县公司配电网规划业务的协商决策平台,解决部门横向沟通不畅问题,促进配电网发展质量、效率、效益的全面提升。在主要职责方面,电网规划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建设、运行等各专业,研究本级电网发展重大问题和重大工程建设方案,审核本级电网规划报告,协调解决专业之间重大分歧;在人员构成方面,市级电网规划管理委员会由市公司主要领导担任主任,有关助理总师、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3]。

2)规范配电网规划管理标准,强化规划一体化管控

针对规划协同机制不规范,部门之间工作出发点和考核点不同的问题,规范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管控的配电网规划闭环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权责及工作重点,依据《配电网规划设计实施细则》明确规划内容深度,细化各部门工作任务,强化省经研院对业务指导职能,结合实际情况重建地市经研体系,统一经研体系工作标准和技术原则,推进全省经研体系业务工作标准化和一体化。

3)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强化规划高质效衔接

市县公司应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配电网规划工作,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设置专、兼职联络人,主动向各级政府汇报公司电网规划,形成政企常态化对接机制。项目前期阶段加强对接市政工程建设时序,促进规划项目精准落地;加强内部管理,落实相关政策,将规划成果纳入政府规划当中,保障规划执行刚性。

4)精准配电网规划,强化供电所规划主体责任

深化以供电所管辖范围为基本单位的配电网规划研究,推进配电网精准规划,全面提高规划质效。供电所(供电中心)应设置规划员岗位,做到全面参与、深度配合咨询单位编制供电所配电网规划,掌握规划成果;逐步实现能独立开展管辖范围内的配电网规划编制;规范梳理设备台账、运行维护情况、业扩报装等基础资料,细化到自然村,为精准提出规划项目提供坚实依据;将规划成果在供电所进行全员宣贯,配网现状图和目标网架图上墙展示,让供电所员工对辖区内的配电网规划理念、规划成果深入人心;参与本供电所配电网规划评审工作,核实区域建设施工条件,校核规划方案,确保规划方案切实可行[4]。

3.2 市县公司规划支撑队伍建设优化提升措施

1)优化岗位配置,健全人才发展

市公司方面:构建“专兼结合”的选聘体系,拓宽变电、调度、配电、工程技经等专业进入配电网规划队伍渠道,丰富配电网规划队伍结构,根据市公司实际情况分析,分层次补充设计院(经研所)配电网规划支撑人数。

县公司方面:一是确保每个县至少设置一个配网规划岗位专职人员,而非其他人员兼职;二是充实其他专业、全能型供电所规划设计力量,组织骨干力量从事规划相关工作。

2)重视培训交流,提高人才素质

全面畅通员工成长通道,提高专家人才在评优表彰、岗位评聘、职称评审、人才待遇等方面优先支持,切实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确保队伍持续稳定发展。一是积极组织开展针对县公司、供电所规划人员的配电网规划技术交流与培训,指导县公司差异化编制各供电所配电网规划细则,市公司发挥骨干专家的表率和帮带作用,建立纵向培养挂职、交流学习常态机制;二是加强员工跨部门岗位交流,选派优秀青年员工开展设计院(经研所)与多部门协商,跨部门岗位交流、学习。

3)健全完善考核机制,保障人才激励

健全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引导规划工作实行正向反馈。将发展业务核心指标考评纳入市县公司同业对标,进一步明确发展部、供用电部、设计院(经研所)、区县公司职责范围,按照“谁规划,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规划考核指标,强化绩效考核导向。省、市级公司要加强对下级公司发展工作质量的评价和考核,市公司规划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跟踪考核地市经研所(相关支撑机构)和县级公司发展部门相关工作的跟踪考核,地市经研所(相关支撑机构)和县级公司发展部门负责跟踪考核咨询单位,构建市县公司统一领导、各专业部门各负其责又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确保队伍建设和实施方案落实落地。

3.3 市县公司电网信息化手段支撑优化措施

1)强化配网运维统计系统的权威性,夯实配电网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PMS配网运维统计系统数据治理与维护力度,实现项目投产与系统录入同步更新,降低系统数据因更新不及时、与现场设备不一致引起的数据异常;二是在目前采集配变出口电压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用户户表电压信息采集上传功能,掌握用户低电压信息,实现问题精准定位、项目精准立项;三是加快推动营配调数据融合。实现供电服务指挥平台、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系统互联互通,校核完善电网现状数据准确性与真实性。

2)统筹对接“网上电网”信息平台,打通专业信息化壁垒

遵循国网公司信息化技术架构,通过统一发展数据库、设计统一数据模型、深化数据融会贯通、落实六大应用集群,建设规划可视化“网上电网”信息平台,有效归集发展业务数据,完善系统模型功能,实现发展专业数据资产化、流程规范化、业务自动化、管理精益化、决策智能化;统筹整合多方信息资源,以配电物联网为着力点,围绕配电网发展核心目标,上线配网规划辅助系统平台,提高扩大智能终端设备覆盖率,实现各环节设备的各类信息全量采集和自动识别,打通专业信息壁垒,实现源网荷电力大数据一体化集成应用。

3)创新规划辅助系统业务模式,规范业务信息化流程

深入研究配电网规划业务体系和规划管理对象分析,充分考虑各专业数据应用需求,按照求同存异的原则统一数据模型和信息标准,统一传输通道和主站平台,构建全省统一的规划数据中心;发挥发展规划引领作用,会同各专业部门针对当前电网一次、二次以及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优化系统计算方法,适应江西配电网规划管理规定、配电网技术标准;结合江西省配电网规划工作流程,系统上线实现与其他专业系统友好接口,在业务模式上配合开发规划相关需求功能,改善系统运行环境,使之适用于省、市、县三级规划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

3.4 其他措施

一是增强顶层管理设计,做实“放管服”下放承接工作:落实审批改革的统筹性和科学性,建立健全审批权限下放工作机制,实行电网规划按电压等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由市公司统筹协调市级各专业部门,组织好事项的下放承接工作,并牵头做好人员业务指导。

二是可适当引入市场化支撑机构,夯实规划中流砥柱力量:规划业务简政放权逐级下放,造成县公司业务量剧增,缺员问题严重。建议可适当引入市场化支撑机构,有效地避免配电网规划受决策人员主观判断影响大而降低决策结果的科学性,提高规划项目安排的精准性。同时建立针对外部咨询单位严格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监督机制,由各归口管理部门定期跟踪外部咨询单位工作进度和成果质量,加强配电网规划支撑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吉安市配电网规划支撑体系典型案例

4.1 配电网规划人员配置现状

2020年10月底,吉安公司撤销吉安市经研所,其中市公司层面配电网规划人员定编共6人,包含发展策划部定编3人,供用电部定编3人)。而配电网规划人员实际配置4人,其中发展策划部配置3人,供用电部配置1人。发展策划部目前配置的3名规划人员中,从事主网(110 kV及以上)规划的1人,兼职新能源等其他发展专业的1人,实际从事配电网规划的仅1人;供用电部目前配置的1名配电网规划人员还兼职了部分配网前期业务。

县公司层面配电网规划人员定编共24人,其中生产技术部定编12人,供用电部定编12人。各县公司配电网规划人员实际配置14人,其中生产技术部配置4人,供用电部配置10人。生产技术部目前配置的4名规划人员中,均兼职了新能源、线损等其他发展专业。供用电部目前配置的10名配电网规划人员均兼职了配网前期业务。无一县公司生产技术部和供用电部均配置了配电网规划人员,部分县公司配电网规划人员由部门副主任兼职。

4.2 存在主要问题

1)人员编制问题

截至目前,吉安公司116座供电所均为设立规划岗位编制,基层对配电网规划业务的贡献力量和参与程度严重不足,无法在源头对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第一道把关[5]。

2)人员配置问题

截至目前,吉安公司市县公司两个层面专业部门均为设立将规划岗位人员配置齐全,并且兼职情况普遍存在,配电网规划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并且配电网规划业务拆分为两个不同职能部门管理,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是主网(35 kV及以上)、配网(10 kV及以下)规划业务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势必在电网规划衔接、时间节点要求、项目投资分解等不一致情况。二是10 kV配网规划模式及规划思路调整,需及时更新工作模式和工作思路,满足新模式下的规划工作开展。

3)人员素质问题

截至目前,吉安公司市县公司两个层面专业部门从事配电网规划业务超过三年以上的人员不超过10人,兼职规划人员基本未从事过配电网规划业务。配电网规划业务对专业性要求较高,规划新人业务上手程度较难,因此以吉安公司目前配电网规划人员配置情况及专业能力情况来看,对配电网规划业务支撑力量严重不足。

4.3 相关措施

1)实行刚性约束,加强市县公司规划人员配置力量

一是在专业部门层级严格按规划岗位编制数量配齐配电网规划人员;二是在供电所层级严格按省公司要求增设规划岗位编制,并按编制数量配齐配电网规划人员,在源头上加强规划支撑力量。

2)多项措施并举,提升市县公司规划人员业务水平

一是加强主、配网规划人员工作交流,真正做到主、配网工作相协调;二是进一步推广潮流计算软件应用,要求规划人员能够运用软件进行潮流计算;三是组织县公司规划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宣贯导则、标准,指导软件运用等方法,进一步提升县公司规划人员业务水平。

5 结语

通过机构建设、业务管理、人员配置三个方面的现状分析,总结在规划体系建设、规划队伍建设、信息化手段支撑等问题。文中对市县公司配电网规划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加强市县公司规划支撑体系的四个方面相应措施,并以国网吉安供电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优良的人才队伍,打造完善的信息化手段,深化“放管服”改革进程,加强配电网规划工作内外部的协同配合,充分调动规划基层人员的积极性,全力保障配电网规划的信息化应用,精益化管理,助力市县公司配电网规划全方位支撑体系的建设。

猜你喜欢
市县供电所配电网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建成投运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供电所配网低电压问题的解决对策
供电所优质服务技术
降低供电所线损的方法及实践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市县动态
市县动态
市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