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康复训练护理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研究

2021-03-30 11:48高靖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直肠癌个体

高靖

当前临床中治疗结直肠癌的方法较多,其中直肠癌根治术具有较高的效果,所以治疗中该方法被临床列为首选方案,然而患者接受手术后,患者原有的排便方法会被改变,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会增加,比如胃乏力、恶心呕吐、感染等,在此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胃乏力,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大,不利于手术切口的愈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应给予患者有效的康复训练[1]。本研究探析结肠癌术后患者应用个体康复训练对其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5 月于本院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的76 例患者为主要分析对象,按照1∶1 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8 例。其中男46 例,女30 例;年龄45~81 岁,中位年龄64.28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即手术完成后,将患者的体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半卧位为主,并坚持6 h。采用低流量吸氧的方法给予患者相关支持。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康复锻炼模式。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合理的控制患者锻炼强度,不宜过大,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此避免创伤开裂和出血[2]。另外,在康复训练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并且总结不同患者的差异,根据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肢体训练、关节屈伸训练、抬腿训练、按摩康复等[3]。具体训练如下。

1.2.1 肢体训练 协助患者完成上肢运动,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握拳动作,进行反复训练,握拳动作坚持几分钟,同时进行抬臂和转肩运动,以此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另外,鼓励患者进行自主翻身,避免长时间的卧床,告知患者翻身要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每2 h 1 次,当患者处于平卧状态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可使用腹式呼吸法[4]。患者可进行全身运动,并鼓励患者自理生活,如穿衣或饮食,此时还应鼓励患者进行下床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协助。

1.2.2 关节屈伸训练 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采取膝关节屈伸训练,运动4 次/d,10 min/次[5]。在进行早期康复过程中若患者能够自由活动或行走,则鼓励患者下床步行训练,此时要控制好训练的强度,不宜过于劳累,同时还要避免步行训练幅度过大,以免对伤口造成影响,这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指导患者进行仰卧起坐训练,将双下肢按住,行坐起运动,之后平卧。

1.2.3 抬腿训练 在直腿抬高训练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并拢下肢,将双腿抬高至90°,之后缓慢放平。在进行抬臂弓背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屈髋、屈膝,并保持平卧动作,先进行抬臂动作,之后进行弓背并收腹。以上动作要交替进行,坚持30 min/次[6]。

1.2.4 按摩康复 让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后进行按摩,主要按摩部位包括:各个穴位、腹部、背部等。实际按摩的过程中,选择康复精油并涂抹于手中,之后按摩小腹,按摩时要保持动作的轻柔,按摩手法以顺时针完成,时间控制在3 min。当患者手术结束6 h 后,针对患者的部分穴位进行按压,比如三阴交、中脘、足三里穴等,按压时使用拇指,不宜过重,以缓慢的力度为主,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痛、胀、麻、酸等感觉,如果有,继续按压10 s 后停止。在进行按摩时要注意动作的轻柔度,防止碰到创伤位置,以免导致伤口撕裂。手术完成1 d 后,要针对性的进行背部按摩,采取背部轻压的按摩方式,以此促进患者酸麻感的消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胃乏力、胃肠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采用本院自制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进行评定,分值0~100 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和胃乏力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胃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和胃乏力发生情况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和胃乏力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且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该病发生早期临床中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常表现出大便异常、便秘、腹泻、排便费力等症状,而且上述症状产生的原因不明。随着病情的发展,中晚期患者往往会出现排血排便,缺乏食欲、贫血、排便不尽、体重下降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7]。当前,临床中对于直结肠癌患者的治疗常使用手术治疗方法,该方式既能够迅速将病灶有效清除,也能够促进患者生存率的提高。然而,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引发并发症的几率较大,这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就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而言,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胃乏力,该症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胃排空受到术后继发性非机械硬阻的影响出现延迟,这种状况下,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会受到损害,不利于患者营养的吸收,极易导致术后患者初选营养不良的状况[8]。

就个体康复训练模式而言,其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训练方法,该模式的重点在于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由临床工作人员给予患者一定的指导,使用个体康复训练模式后,能够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并加快体内新陈代谢,有利于提高胃肠道的各方面功能,对患者营养的吸收有着重要意义。此外,采用个体康复训练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摄入量,并有效调节患者的排出量,在术后肠粘连、尿潴留等并发症的预防中有着积极作用。传统模式的实施,整体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性,而个体康复训练更加注重主动引导和细节,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状况,还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实施的过程中,个体康复训练的应用,对各项工作均提高了重视,并落实到各个环节,且在期间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患者进行相应的锻炼,这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改善有着良好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胃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结果可知,早期康复个体康复训练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胃乏力的发生,同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各个指标的改善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综上所述,结肠癌术后患者应用个体康复训练有利于减少胃乏力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改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能够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直肠癌个体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