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鸿昌,杨建武,李成林,周英豪,杨鹤鸣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全世界每年确诊乳腺癌近100万,死亡约60万。我国乳腺癌患者占全球的1/3[2],据统计,我国每年乳腺癌确诊人数>30万,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3]。我国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较低,2003-2005年仅为73.0%;而美国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则较高,2005-2011年为91%[4,5]。造成上述生存率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除了两国治疗水平存在差异之外[4,6,7],另一个重要原因与癌症的检测阶段有关。乳腺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中晚期,受此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不理想。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尤其重要[8]。乳腺彩超、钼靶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为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单独某一种检查方法由于本身的缺点及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较低。本研究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在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方面进行比较,进而分析联合应用彩超、钼靶、MRI检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01至2019-10我科收治的118例术前均完善了彩超、钼靶、MRI检测的早期乳腺癌可疑患者临床资料,术后依据病理结果做出最后诊断。病例纳入标准:(1)均为单侧发病,病变直径<2 cm;(2)术后TNM分期为Ⅰ期、Ⅱ期。排除标准:(1)孕期和哺乳期患者;(2)合并或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史患者;(3)术前行新辅助治疗患者。
1.2 检查方法
1.2.1 乳腺彩超 检查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实时线阵高频探头检测频率为7.5~15.0 MHz。育龄期女性于月经结束后5~7 d检查,有乳头溢液者不要将液体挤出。以乳头、乳晕为中心,按顺序全面扫查乳房、腋下及锁骨上下,不要漏检,检查腋下淋巴结时,尽量外展并上举上肢。乳腺彩超报告要准确描述乳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及后方回声、钙化、血运以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准确记录乳腺导管、小叶及韧带等结构的变化等。使用BI-RADS分类法,进行评估和分类。
1.2.2 乳腺钼靶 检查人员需经过专业的规范化技术培训,检查前向患者详细讲解检查过程中夹板压迫乳房时带来的疼痛不适,令患者身心放松。乳腺钼靶检查中正确摆位非常重要,常规的投照体位为头尾位和内外侧斜位,如未能达到理想的拍片效果,根据病灶位置,可选择性行内外或外内侧位、内或外侧头足轴位、尾叶位及乳沟位等。乳腺钼靶检查报告要准确描述乳腺病变的边缘、形态、密度及临近组织钙化、大小、数目等异常X线征象。使用BI-RADS分类法,进行评估和分类。
1.2.3 乳腺MRI 采用高场3.0T MRI扫描机进行检查,采用开放式线圈。分别行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定位扫描,T1WI不抑脂序列、T2WI抑脂序列、T1WI增强扫描序列。增强序列时间分辨率约1 min,总扫描时间不得少于5 min。增强造影剂选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标准剂量为0.1~0.2 mmol/kg。乳腺MRI检查报告要准确描述病变的形态、边缘和内部强化情况。使用BI-RADS分类法,进行评估和分类。
1.3 诊断标准 (1)乳腺彩超。BI-RADS分类≥4类: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呈低或混杂回声、后方回声衰减或不规整、伴微小钙化、周围组织分层中断或消失,脂肪组织的浸润、血流丰富、腋窝淋巴结肿大等[9]。(2)乳腺钼靶。BI-RADS分类≥4类:病变呈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伴团簇状分布的不定形或细小多形性钙化、腺体结构紊乱或扭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9]。(3)乳腺MRI。BI-RADS分类≥4类:腺体内出现形态可疑的点状强化;病变形态不规则,呈不均匀性强化或不规则环形强化,边缘呈星芒状;腺体内出现导管样强化并呈分枝样或段样改变、点簇状或卵石样强化、簇状小环形强化、线样强化等[9]。
1.4 观察指标 在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方面,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彩超、钼靶、MRI与三者联合检测的差异。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χ2检验进行两组率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术前检测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 118例患者中,术前检测可疑为乳腺癌:彩超87例,钼靶88例, MRI 92例,三者联合检测103例;术前检测乳腺良性病变:彩超31例,钼靶33例,MRI26例,三者联合检测15例。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癌106例,乳腺良性病变12例(表1)。
2.2 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 彩超、钼靶、MRI与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彩超79.25%(84/106),钼靶80.19%(85/106),MRI 84.91%(90/106),三者联合97.17%(103/106);特异度分别为:彩超75.00%(9/12),钼靶75.00%(9/12),MRI 83.33%(10/12),三者联合100.00%(12/12);准确率分别为:彩超78.81%(93/118),钼靶79.66%(94/118),MRI 84.75%(100/118),三者联合97.46%(115/118)。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方面,彩超、钼靶、MRI三者联合检测均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早期乳腺癌乳腺彩超、钼靶、MRI及三者联合检测与病理诊断结果
乳腺彩超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是通过对肿块的组织成分和血流信息等进行分析成像[10]。它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无痛、重复性强、费用低等特点,不易受腺体厚度及密度的影响,能够对异常回声区域清晰显现,不仅可以显示乳腺病变的位置、数量、形态、大小及周边血流情况等,而且检测范围不受限,在评估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11-13]。超声检测的缺点是分辨率较低,对钙化灶不敏感,对于乳腺癌早期病灶较小、回声变化不明显,尤其病灶本身及周边血流信号不明显的患者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另外,超声检测对检测医师的水平具有较高的依赖性,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12,14-18]。
乳腺钼靶以现代数字成像技术为基础,依赖于特殊的光点转换技术,通过自动控制成像,能够对图像进行局部放大、反相等处理,能够很好的显示针尖状或毛刺状肿块及细小钙化灶,成像质量、分辨率及清晰度均较高[19,20]。乳腺钼靶操作简单,痛苦小,适用于乳腺腺体已经部分退化的中老年女性,尤其对非致密型及钙化灶较为明显的肿块,乳腺钼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影像表现出来。钼靶检测的缺点是对致密型乳腺穿透力较差,密度分辨率较低,邻近高密度腺体极易掩盖病灶,且钼靶检测容易出现病变重叠的情况,无法显示病变的全貌,从而增加漏诊、误诊的概率[21]。另外,钼靶检测不能准确判断病变大小,也不能显示病变血供状况,对囊实性病变的鉴别也比较差,而且钼靶检测具有一定辐射,对孕妇及孕龄期女性不宜使用[22]。
MRI成像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乳腺MRI可以获得多方位的图像,对乳腺细微结构与病变情况能够清晰显示,常规扫描便能反应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深度及内部构造等,且增强扫描后能有效避免组织重叠现象,将病灶强化情况直接成像,对早期和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极高[23,24]。MRI检测的缺点是对微小钙化不敏感,且容易呼吸运动的影响而出现伪影,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25]。MRI有时会出现假阳性结果,主要与其高灵敏度有关,所以不能仅凭单一的MRI检测确诊乳腺癌。另外,乳腺MRI比乳腺彩超和钼靶检测时间长,检测费用高,使部分患者难以耐受和无力承担。
本研究发现,乳腺彩超、钼靶和MRI三者联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间弥补缺点,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较各单项检测均有较大提升,对乳腺癌可以早期诊断,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