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港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35)
20世纪90年代,工程建设标准尚不完善,许多工程在设计及开工建设过程中没有正式的勘察、监理、验收等过程资料,设计及建设过程不规范导致工程质量无法把控,同时随着工程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增长和设备的老化,安全隐患开始慢慢浮现出来。挡土墙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水工建筑物,几乎在所有的防洪、灌溉、排涝等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但近年来因各种因素引发的挡土墙坍塌事故时有发生[1- 3]。特别是位于城市地区的河道挡土墙,肩负着重要的防洪、排涝任务,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一些挡土墙工程不宜拆除重建,只能对原挡土墙进行加固,如加厚、加高及锚杆加固等[5],因此,针对挡土墙的加固是当前除险加固工程中的重点、难点。
本文以梅州市某工程为例,构建挡土墙稳定计算模型,综合考虑挡土墙材质、地质情况,结合工程特点,提出针对性措施,有效排除挡土墙坍塌风险,保障挡土墙结构稳定及安全。
梅州市某段堤防全长4.5km,堤防所属河流为梅江河,工程始建于1998年,是一座以防洪和交通相结合的堤防。堤防现有工程等级、设计洪水标准不详,按GB50201—2014《防洪标准》规定,该堤防的防洪标准应为20年一遇,相应堤防的级别为4级。该段堤防建设过程未遵循规范,没有正式勘察、设计,完工后也未经主管部门验收。该堤防经过10多年的运行,存在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防洪墙质量差,强度低,结构老化,年久失修,堤顶道路凹陷、破损严重,发生沉降裂缝,如图1所示,亟需除险加固。堤防现状为仰斜式混凝土挡土墙,墙体等宽,墙顶宽度1.8~2.2m,墙高12~14m,坡比为1:0.2,现状堤防代表断面如图2所示。
图1 现状堤顶道路裂缝
图2 现状堤防代表断面图
代表性断面的挡土墙基础为中密卵石层,墙后填土为素填土和中密卵石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250kPa,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工程区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首先验算旧挡土墙稳定,采用理正岩土计算软件进行计算[6- 10]。
对旧挡土墙进行整体稳定分析,选择简化毕肖普法进行计算,不同工况下计算的挡土墙的整体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见表2。
表2 旧挡土墙整体稳定计算结果
旧挡土墙各工况下的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允许值,不会整体失稳。
对旧挡土墙进行抗滑、抗倾覆稳定分析,挡土墙墙背土压力采用库伦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基底摩擦系数取0.45,不同工况下计算的挡土墙抗滑、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见表3。
表3 旧挡土墙抗滑、抗倾覆稳定计算结果
旧挡土墙各工况下的抗滑、抗倾覆稳定均不满足规范要求,挡土墙处于失稳状态。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分析可知,挡土墙自身结构不稳定是挡土墙结构变形、堤顶道路开裂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以下原因也导致了挡土墙失稳。
(1)根据现场查看,挡土墙外墙面排水孔大部分无排水痕迹,排水系统失效,墙后水压力增大,造成墙体失稳滑动。
(2)根据墙体抽芯揭露:墙体临水面0.8m范围内混凝土胶结较好,0.8~2.0m胶结较差,岩芯呈碎块状,结构整体性及强度差,墙体质量不合格。
综上所述,挡土墙自身结构不稳定、墙体排水系统失效、墙体质量不合格等因素是造成挡土墙失稳、变形的主要原因[11]。
(1)需要综合考虑挡土墙加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挡土墙后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受用地条件制约。
(3)需要考虑新、旧挡土墙之间如何能更好地结合,要对旧挡土墙在稳定计算时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对现状挡土墙的分析,综合考虑工程用地、安全性和经济性,推荐采用C20钢筋砼护面墙对挡土墙进行加固。施工前需打通排水管,重建挡土墙排水系统,通过凿毛和锚筋使新旧墙紧密结合;新墙顶宽0.8m,面坡坡度为1:0.35;新墙基础采用双排φ1000灌注桩梅花型布置,单桩长8m,桩距3m,排距2.5m;墙前回填土形成反压平台,护面采用500mm厚M7.5浆砌块石防冲刷;墙顶采用C20钢筋砼防浪墙加高至设计堤顶高程,并在墙顶布置一条3m宽的人行道。典型断面如图3所示。
图3 堤防加固方案典型断面图
3.3.1完建期工况
完建期工况挡土墙受到外力有挡土墙自重、墙后土压力和地基反力,根据《支挡结构设计手册》[12]和SL744—2016《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13]计算出上述各力后对挡土墙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简图如图4所示。
图4 完建期工况受力分析简图
(1)抗滑稳定计算
通过受力分析,计算出旧挡土墙的滑移力为412.546kN,抗滑力为346.752kN。考虑到新旧挡土墙结合效果的问题,结合工程经验,旧挡墙抗滑力按50%取用,即旧挡土墙提供的抗滑力为173.376kN。
挡土墙加固后,新挡土墙的抗滑力全部由由灌注桩提供。根据DBJ15- 31—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4],桩身配筋率不小于0.65%的钻孔灌注桩单桩水平向承载力特征值按式(1)计算。
(1)
通过计算,采用双排φ1000灌注桩梅花型布置,单桩长8m,桩距3m,排距2.5m,灌注桩单桩水平承载力为560kN,因此灌注桩对每米挡土墙提供的抗滑力为373kN。
加固后挡土墙完建期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为1.324,大于1.200,根据SL379—2007《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15],抗滑验算满足。
(2)抗倾稳定计算
本工程应验算加固后挡土墙绕前排桩桩顶中心点的倾覆稳定性。
通过受力分析,并对桩顶中心点取矩,各力矩计算见表4。
表4 完建期力矩计算表
由表4可知,完建工况下加固后挡土墙的倾覆力矩为2037.028kN·m、抗倾覆力矩为6855.803kN·m。
完建工况下加固后挡墙的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K为3.366,大于1.400,根据规范,抗倾覆验算满足。
(3)基底应力计算
完建工况新建挡土墙作用在基底的总竖向力为679.038kN,全部由灌注桩承担。桩插入中密卵石层,单桩承载力按摩擦型端承桩计算,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取2000kPa,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45kPa,通过计算,φ1000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300kN。因此,灌注桩对每米挡土墙提供的竖向承载力为679.038 kN,大于总竖向力,满足承载力要求。
3.3.2设计洪水工况
设计洪水工况墙前、墙后水位均为20年一遇洪水位,挡土墙受到的外力有挡土墙自重、墙后土压力、地基反力、浮托力和墙前、墙后水压力,计算出上述各力后对挡土墙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简图如图5所示。
图5 设计洪水工况受力分析简图
(1)抗滑稳定计算
通过受力分析,计算出旧挡土墙的滑移力为228.803kN,抗滑力为203.831kN,抗滑力按50%取用,即旧挡土墙抗滑力为101.9kN。
计算得加固后挡土墙设计洪水工况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为2.07,大于1.200,抗滑验算满足。
(2)抗倾稳定计算
通过受力分析,并对桩顶中心点取矩,各力矩计算见表5。
表5 设计洪水工况力矩计算表
由表5可知,设计洪水工况下加固后挡土墙的倾覆力矩为7388.344kN·m、抗倾覆力矩为10847.003kN·m,计算得设计洪水工况下加固后挡墙的抗倾稳定安全系数Ko为1.468,大于1.400,抗倾覆验算满足。
(3)基底应力计算:
设计洪水工况新建挡土墙作用在基底的总竖向力为450.047kN,小于灌注桩提供的竖向承载力,满足承载力要求。
3.3.3水位骤降工况
水位骤降工况为墙前水位由20年一遇洪水位骤降0.5m,墙后水位保持20年一遇洪水位不变。挡土墙受到的外力有挡土墙自重、墙后土压力、地基反力、浮托力和墙前、墙后水压力,计算出上述各力后对挡土墙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简图如图6所示。
图6 水位骤降工况受力分析简图
(1)抗滑稳定计算
通过受力分析,计算出旧挡土墙的滑移力为295.169kN,抗滑力为205.089kN,抗滑力按50%取用,即旧挡土墙抗滑力为102.5kN。
计算得加固后挡土墙水位骤降工况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c为1.611,大于1.05,抗滑验算满足。
(2)抗倾稳定计算
通过受力分析,并对桩顶中心点取矩,各力矩计算见表6。
表6 水位骤降工况力矩计算表
由表6可知,水位骤降工况下加固后挡土墙的倾覆力矩为7347.829 kN·m、抗倾覆力矩为 10411.643kN·m。计算得水位骤降工况下加固后挡墙的抗倾稳定安全系数:Ko为1.417,大于1.300,抗倾覆验算满足。
(3)基底应力计算:
设计洪水工况新建挡土墙作用在基底的总竖向力为429.622kN,小于灌注桩提供的竖向承载力,满足承载力要求。
本文以梅州市某段堤防的挡土墙为例,系统分析了该挡土墙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固方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对于失稳的仰斜式挡土墙,可采用加厚旧挡土墙的方案对其进行加固。
(2)由于新增挡土墙不会改变墙后土压力,可以将旧墙的滑动力和抗滑力叠加到新墙上,以此模型进行抗滑稳定计算。
(3)在进行抗滑稳定计算时,若完全不考虑旧挡土墙的作用,则投资需要增加较大;考虑到新旧挡土墙结合、施工质量等问题,并结合工程经验,在进行抗滑稳定计算时可以考虑50%旧挡土墙的抗滑力。
(4)在进行抗倾覆稳定计算时,可以将新旧挡土墙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