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人才需求背景下日语专业导引项目改革新探索 *

2021-03-30 13:31
大众文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日语双创专业

徐 蕾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知识型向创新型逐渐转变。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也已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我国与发达国家人才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匮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等任务措施。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课题。

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在美国大学最先开始,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美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发展趋于成熟。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15年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并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已经面向学生逐渐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如何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日语专业导引项目介绍

日语专业导引项目是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第一个一级项目,开设在大一学年上半学期,共计16学时。该项目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先接触到的专业必修课,项目内容包括日语专业导引与职涯规划等内容,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快速了解所学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对专业和专业学习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具备职涯规划意识,为后续课程及项目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该项目对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也起到了“引导”和“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日语专业导引项目中“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具备良好的先决条件,在国家大力倡导“双创”教育教学的背景下,探索日语专业导引项目中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发展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对同类型其他高校的推广也会起到借鉴作用。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存问题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但大多数高校接触创新创业教育时间较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仍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在我国的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没有真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有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在高校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比很少,而且大多安排在本科三年级和四年级,这使得大部分大学生在一、二年级时,没有创新创业实践的体验,创新创业意识比较模糊。其次,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任务不具体,教学大纲不完备,教学内容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教学形式多为选修课和讲座。在质量评价方面,还要针对学科专业评价工作进行全面调整,在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构建适用于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评价体系。

(二)缺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多停留在理论灌输为主的传统授课层面,教学形式主要为公共选修课、讲座等,缺少能够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部分高校虽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计划项目,或是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很多高校还是因为资金问题没有为学生提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的平台和相关教育资源的有力支撑。一些好的训练项目也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很难转化成实体创业项目。尽管有些院校也有自己的创业园、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等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但如何利用这些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转化成创新创业能力,仍然是高校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讲授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大部分创新创业导师大多由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教师或辅导员老师担任,这些教师虽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知识,但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不足,更缺乏创业或企业从业经历,在授课过程中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很难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师资队伍过于单一化,与专业融合度不高也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日语专业导引项目改革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我校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依托我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课程、项目为载体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性人才。日语专业导引项目因开设在大一上学期,该项目时间的设置能够保证在学生初入大学向其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项目学习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对该项目从内容、资源建设、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尝试,探索出一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新思路,进而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优化项目内容

原日语专业导引与职涯规划项目体系由两个单元构成,包括:PU(1)专业介绍与学习、PU(2)职涯规划。该项目体系内容的设置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够紧密、创新创业教育亮点不够突出,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的提高。改革后,该项目将从专业介绍与日语学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个人职涯规划三个方面设计项目内容。项目体系的重点也由原来侧重语言技能与学习方法的训练变为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其中新增的PU(2)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主要从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项目、校企实践等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二)建设一体化项目混改资源

以学校混合式教育改革基础为依托,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分别组织授课教师建设一体化项目资源。包括课件、课前自主学习微视频、自测题、优秀项目成果物案例、学习资源利用指南、创新创业案例库的建设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探索多种教学手段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思路的拓展与创新,同时也适应 “互联网 +”的时代要求。日语专业导引项目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项目组教师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提高了信息化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将多种教学手段引入课堂,适当引入微视频学习、课前调研等学习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统一。

(四)设置多元化教学评价

在以往的大学生教育评价体系中,往往过于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本项目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关注双创教育、尊重个体差异,立足于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评价与指导。鼓励学生向“质疑、奇思、创新”的求新方向发展,从而拓展非逻辑性思维。将“学生自我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意识评价与素养评价”等有机融合,实施多元化评价模式,紧密对接项目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五)搭建创新创业虚拟平台、优化师资队伍

项目体系中嵌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介绍、案例分析、思路拓展,启发学生结合个人兴趣组建大创团队。同时,充分利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虚拟平台SOVO公司,引导学生转化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转化效果好的创业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引进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小微项目,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企业导师纳入项目建设中,通过讲座、论坛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激发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通过实地参观等方式促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和提高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结语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虽然目前我过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敢于打破惯性思维,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作为高校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与责任。日语专业导引项目设置在学生初入校园刚刚接触专业课学习的大一学年第一学期,希望通过该项目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借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深化创新创业知识、提升创新创业技能,进而提高整个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日语双创专业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赢在耐心
部分专业介绍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