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营造法式》之石作制度
——感受中国宋代建筑的“石文化”

2021-03-30 13:31任清华
大众文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石料法式花纹

任 政 任清华

(1.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沂水县教育和体育局,山东沂水县 276400)

北宋中期,经济繁荣,国力昌盛,统治阶级建造大型宫殿、寺庙、园林以及衙署等逐渐增多,为控制官式建筑的用料与用工,以节制政府的财政开支,宋神宗命令将作监编制一套各项工程的规范标准用书,此书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完成,命名为《元祐法式》。但此书不够完善,颁布后没有实效。北宋绍圣四年将作监少监李诫奉旨重修《营造法式》,把当时和前代工匠的建筑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历经六年时间,于宋徽宗崇宁二年正式刊行。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可行性很强的建筑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检测的规范书。其中记载了宋代建筑的技法、工序、图样、标准等详细内容,起到了规范建筑构造,统一建筑规格的重要作用。作者李诫(1035年—1110年),北宋著名建筑学家,宋徽宗时期建筑最高长官将作监,博学多才、精通书画,也是一位擅长建筑工程的行家。其代表作品有《营造法式》《续山海经》《琵琶录》《续同姓名录》等。《营造法式》全书主要内容分名例、制度、功限、料例、各种工程图样等五部分,36卷,357篇,共3555条。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工程学著作,《营造法式》的刊行,标志着北宋建筑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主要对《营造法式》第三卷,《壕寨制度、石作制度》中的石作制度做粗浅的解读。从唐至宋,匠人的技术等级划分也更趋于细化,在古代建筑行当用各种“作”来区分不同的工种,如木作、瓦作、土作等。石作是营造法式中十三个匠作制度之一。“石作制度”所述的建筑中石制部分的粗材加工、雕饰,以及柱础、台基、坛、地面、台阶、栏杆、门砧限、水槽、上马石、夹杆石、碑碣拱门等的制作、样式和安装等内容,是建造石料建筑、制作石构件与部件的规范制度。共八个篇章,包括制作次序、图案、雕刻各构件制度,尤其详细阐述了石雕、角柱、柱础、压阑石、螭首、碑以及马台等官府建筑石料构件的雕刻及工艺、同时还记录了宋代的宫殿、官署、寺庙、园林等建筑使用石料的方法与标准。由于石作制度对建筑各部件进行了详细而明确的建筑规范,工匠们在建造的过程中依照标准尺寸和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建筑符合制度规定和审美观念,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后世的建筑发展及研究提供了借鉴。

首先讲述如何规范石雕的制作,包括次序、方法、花纹等。

在《造作次序》中说造石作次之制有六:一曰打剥;二曰麤(音cu,同粗)搏;三曰细漉(lu);四曰褊(bian)棱;五曰斫(zhuo)砟(zha);六曰磨砻(long)。古代工匠为了使得石料的表面平整、外观整洁,总结出六个具体步骤对石料进行处理。打剥,用錾凿去较大的突出部分;麤搏,用凿去除小的突出部分,使深浅均匀;细漉,凿平表面;褊棱,将边棱凿得方正整齐;斫砟,将表面用斧錾平,使表面平正;磨砻,用水砂磨除斫痕。其中雕刻所用的工具为錾,錾刻属于雕刻工艺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法之一,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原多运用于金银器物上的纹饰雕刻,在文中指石料的雕刻。在规范錾刻次序后,便是雕刻的种类制度。《造作次序》将雕镌分为四等,即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钑、素平。“剔地起突”,石雕构件较高较厚、形体接近圆雕,雕出的形象清晰明朗富有立体感,生动传神,即高浮雕。“压地隐起”则是制作浅浮雕,浮雕题材并不由石面突出,而在石面之下,留出石面平整的地方进行加工雕刻。“减地平钑”是在石面上刻画线条图案花纹,并将花纹以外的石面均匀凿低一层。而素平是在石面上不做任何装饰性的处理,或在光平的表面上雕阴线花纹,类似国画白描。

规范次序与技法之后就是雕刻内容。 文中将石作花纹制度分为十一品(海石榴花、宝相花、牡丹花、蕙草、云文、水浪、宝山、宝阶、铺地莲花、仰覆莲花、宝装莲花),多以花、草、水、等生活景物命名,或在花纹之内,以龙凤狮兽之类布局。前八种大多运用于建筑,可以同时使用。后三种铺地莲花、仰覆莲花和宝装莲花则经常运用于柱础之上,也可以同时使用。石作花纹的丰富性体现了宋代的建筑装饰的多样化,也间接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对石的装饰丰富了建筑物的造型,促进了宋代建筑朝着多种多样的方向发展。

《柱础》主要规范的是柱础的尺寸大小以及各种情况下所对应的处理方法。柱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缺一不可的重要构件,有承担立柱压力和防潮的作用。人们为了使房屋立柱不受潮湿而腐烂损坏,往往会在柱脚下修造石墩,使柱脚与地面隔离,起到一定的防潮效果。现今看来,古代人已有建筑物维护的观念。因此,古代人对柱础石的使用十分重视。建筑物底座的柱础称作覆盆。由于柱础的可见部位可以加工为枭线的线脚,使之呈盘状隆起,犹如盆的覆置状,故名覆盆。

《角石》详细地阐述了角石、角柱在建筑中的大小、作用与位置。“造角石之制:方二尺。每方一尺,则厚四寸。角石之下,别用角柱”。角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件独特石雕构件。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深刻寓意,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内涵。其处理方式除“素平”外,还有雕刻浅浮雕花纹,抑或在上面雕刻半圆形或高浮雕云龙以及其他动物等。与角石的装饰性不同,角柱作为建筑角部与立柱正交的助力支撑,起到了稳定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有木质与石质之分,通常位于台基转角的檐柱位,又被称为“檐角柱”或“廊角柱”。在唐代之后,圆形的角柱、檐柱开始代替六角、八角等几何形式并逐渐成为主流。

《压阑石》中所指的“地面石”也就是现在的阶条石。古代人们通常在大型建筑物台基四周安置长条状阶石,也称“压面石”,宋代称其为“压阑石”,有装饰和方便上下台基的作用,并有固定尺寸:“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

在《殿阶螭首》中,承担古代建筑排水的构件不仅仅是依靠“屋脊高,坡地陡”作用的瓦当,还有置于建筑主体外部的“螭首”。螭,又称螭首,是一种没有角的龙,为上古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螭的形象并不是固定的,它在发展中也有不同的样式。它不仅蕴含了当时装饰艺术的审美需求,也体现了人们对上古神话传说的信仰。

石料不仅限于承重与装饰,它还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服务。由于马匹过高,人们在骑马时难以跨上马背,为此“马台”应运而生。马台的建造解决了人们上下马的问题,但一般只有高官大户门前才会设有马台。

碑的修造也同样是中国古代石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赑屃鳌坐碑》中涉及了两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一是赑屃(音bi xi),二是鳌(音ao)。赑屃,又名霸下,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龙之九子之一,形似龟,好负重,有长寿与吉祥之意。鳌,指古代传说中巨龟或巨鳖,抑或指鱼龙,又相传为龙之九子,说法不一。赑屃鳌坐碑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碑身、鳌坐、碑首和土衬。其中的鳌坐,要求在雕刻时将鳌趴伏于地,鳌首向上微微翘起,鳌甲要有多边形纹饰,需将鳌负重的神态表现出来。此外,石作制度关于石的内容还有很多,对于建筑中各个部分殿阶基、踏道、钩阑、螭子石、门砧限、城门地垘、水槽子、井口石、山棚足脚石、幡竿颊等都有详细制作要求和标准,在此不再一一阐述。中国古人对石料的运用,既体现了他们对“石”的信赖与依赖,也反映出了独有的建筑设计思想。

中国的石艺起源很早,从巍巍壮观的万里长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敦煌石窟,都可见一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作制度是对中国宋代以前建筑用石经验的汇总,集我国古代建筑科学与艺术巅峰状态之大成。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将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是世世代代建设者追求的目标。石作制度的产生,拓宽了石材应用,促进行业的发展,阐明了北宋的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石作建筑方法,也为我们了解宋代及以前的建筑形态填补了实物的空缺。

中国古代建筑虽然是以木结构为主,但对石材的使用从殷商时期就一出现。古代人民一直在利用石、转化石的道路上进行着各种尝试,不论是亭台楼阁,还是石阶踏道,从一开始重视石料的承重与坚固,到后来着力于石料的雕刻与装饰,他们将“石”的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石作制度关于法式各部的方法细节,各种花纹皆指示极详,颇似现代建筑教科书,除了反映出建筑设计以及施工规范以外,还对劳动定额,施工用料作了严密的规定。

古代人民对于石的情感通过一座座的建筑得以体现,透过一个个细节来展示。 “石”文化早已贯穿了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多种层面,解读石作制度,再次感受到石文化的魅力,更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欢
石料法式花纹
轮胎花纹学问多
搬运石料
按属性分类
时髦进阶版法式美甲
垣内彩未
不造作的法式风情
法式高腰伞裙,“遮肉与优雅”两得
法式轻奢优雅
高速公路路面石料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齐白石:从石料到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