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分析

2021-03-29 13:40王成燕刘永红赵德龙王蕊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乳头状实性边界

王成燕 刘永红 赵德龙 王蕊

(吉林省肿瘤医院超声科,吉林 长春 130000)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检查是国内乳腺癌重要的筛查方式。随着超声诊断仪器分辨率的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也不断提高。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EPC)也称为囊内乳头状癌,认为是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一种亚型〔1〕,发病率低,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5%~1.0%〔2〕,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以前认为EPC为癌前病变,但是近年来发现肿瘤外围缺少肌上皮层,并且有肺转移的报道,因此认为EPC具有低侵袭性〔3,4〕。EPC相比导管内乳头状癌和浸润性癌预后良好,10年相对存活率为100%〔5〕。

EPC最近才被乳腺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定义为实体肿瘤且发病率低,超声表现和免疫组化结果多样化,缺乏特异性。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本病的超声特征和病理结果,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吉林省肿瘤医院2014年10月至2019年7月因乳腺肿物入院并手术的患者,筛选病理结果为EPC的患者共计13例。对13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80岁,平均62.6岁。

1.2仪器和方法 采用东芝、飞利浦及GE 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为7~12 Hz。患者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及腋窝,以乳头为中心进行放射状连续扫查,并常规扫查腋窝淋巴结。每个患者的超声图像及报告描述都保存完好,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对13例EPC的超声图像及报告描述进行分析,美国放射学会(ACR)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作为参考依据,记录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边缘、方向、内部回声、有无微钙化、后方回声等特征并做出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BI-RADS分类标准为:0类:不完整的评估-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Ⅰ类:阴性,恶性可能性基本是0;Ⅱ类:良性,恶性可能性基本是0;Ⅲ类:良性可能性大,恶性可能性>0,但≤2%;Ⅳ类:可疑恶性,恶性可能>2%但≤95%,4 a:低度可疑恶性,恶性可能性>2%但≤10,4b:恶性可能性>10%但≤50%,4c:高度可疑恶性,恶性可能性>50%但≤95%;Ⅴ类:恶性可能性>95%;Ⅵ类:活检证实为恶性。将BI-RADS分类Ⅳb类作为临界值,分别计算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与超声特征之间的关系。

2 结 果

2.1临床特征 13例患者绝经前2例,绝经后11例,均无乳腺红肿,自触肿物或伴乳头溢液及体检时行超声检查发现,6例患者行全乳切除加前哨淋巴结活检,2例全乳切除术,5例区段切除,7例单纯内分泌治疗,1例接受化疗,1例接受内分泌治疗及放疗,4例未进行术后治疗,随访期间内1例于2年后复发,12例未发现复发及转移。

2.2超声声像图特征 13例患者肿物直径1.3~3.5 cm,发生在左乳5例,右乳8例,乳晕区2例,外周象限11例;3例边界模糊,1例边界欠清晰,9例边界清晰;边缘规整9例,分叶状4例;椭圆形7例,不规则形6例;1例纵横比大于1,2例见点状钙化,1例后方回声衰减;囊实性回声10例,其中囊性为主1例,实性为主6例,囊实各半3例,实性低回声3例;13例超声未见腋窝淋巴结肿大。彩色多普勒5例检出条状血流信号,3例检出点状血流信号,5例未检出明显血流信号。超声BI-RADS分类6例4a类,3例4b类,1例4c类,3例Ⅴ类。

2.3病理结果分析 13例免疫组化结果分析,1例见多灶导管内癌,2例伴微小浸润,1例伴局部浸润,1例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为阴性,12例为阳性;5例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为阴性,6例不确定,11例Ki67均小于20%,1例P63阳性,1例CK14少阳性,13例均无腋下淋巴结转移。

3 讨 论

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发生在绝经期女性的罕见肿瘤,2003 年 WHO 将乳腺 EPC 列入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好发于中央区,伴或不伴乳头溢液。本组13例病例1例发生于年轻女性,发生在乳晕区仅2例,11例发生在外周象限,这也提示了EPC的非特异性。

EPC的超声表现多样化,可表现为实性及囊实混合性,实性肿块可表现为纤维腺瘤声像及乳腺癌声像〔6〕。本组13例中实性低回声3例,1例边界清,呈椭圆形,超声BI-RADS分类Ⅳa类;1例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超声BI-RADS分类Ⅳb类;1例酷似乳腺癌BI-RADS分类Ⅴ类。囊实混合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界清,形态椭圆形,内可见不规则的实性突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实性部分可检出条状或点状血流信号〔7〕。通过分析发现本组13例病例中,仅形态学特征与EPC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常见的乳腺癌超声表现并不一致,这也提示了其声像图特征的不典型性,在超声诊断时更加困难,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相鉴别:①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且纵横比小于1的实性包被性乳头状癌与纤维腺瘤难以鉴别,容易误诊,EPC病程缓慢,多发生在绝经期妇女。②囊实性EPC应与伴囊性导管扩张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相鉴别,后者的实性部分较规则,CDFI为稀疏的血流信号或无明显血流信号,EPC的实性部分呈不规则,且血流信号丰富,呈点条状,同时测得动脉频谱〔8~10〕。

EPC标本大体所见囊腔内乳头状或圆形易碎肿物,基底常广泛附着于囊壁,当前对EPC的病理学存在争议,光镜下形态改变表现为囊内乳头状癌的任何特征,也可排列呈实性或筛状,可有细胞内和(或)外黏液。显著病理学特点为缺少内衬上皮及肌上皮,所以P63肌上皮(-)〔11〕。囊壁纤维组织内可有埋陷上皮巢,周围常见低级别导管原位癌,可伴有浸润性癌,可有出血及反应性改变。

EPC预后良好,10年相对存活率100%〔5〕,本组13例Ki67均<20%,且腋窝淋巴结均未见转移,也验证了EPC预后良好。随访期限为1~45个月,在随访期间内有1例于术后两年复发,第一次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第二次行单乳切除术,再未复发及转移。

综上所述,超声特征不典型,超声诊断较困难,对于年长女性,超声发现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或边缘分叶状的囊实混合性肿物,囊壁可见不规则团块样突起,CDFI可检出丰富血流信号时应考虑本病可能。因为EPC多为囊实混合性且细胞核不典型增生,所以穿刺活检诊断率低,应依靠手术切除及免疫组化才能确诊。因为本病发病率罕见,本组病例数较少,还需要大样本观察和多模态超声的应用来提高本病的认识及诊断。

猜你喜欢
乳头状实性边界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拓展阅读的边界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