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鉴波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9)
肝片吸虫病对牛的危害很大。虫体主要寄生于肝脏和胆管,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产乳量下降,通常呈地方流行性。牛的焦虫病是由焦虫科焦虫属中的双芽焦虫和巴贝斯焦虫引起的一种急性过程的季节性疾病,临诊上尿液呈红色,又称血尿病。
病原是片形科的肝片吸虫,雌雄同体,长20~30mm,宽8~12mm。外观呈叶片状,新鲜虫体为灰褐色。卵呈较长的卵圆形,黄褐色,较长一端有卵盖。肝片吸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更换宿主。成虫阶段寄生于终宿主的肝脏和胆管中。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幼虫进入体内发育到排卵需2.5~4 个月。成虫在肝脏中可存活3~5年。
临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虫体寄生的数量、机体的健康状况和年龄。一般情况下,病的症状轻微,死亡率亦低,但如果长期和反复侵害,可使肝脏功能遭到破坏,导致产乳量降低,体质衰弱,被毛粗乱。严重感染时,则食欲不振,出现周期性前胃弛缓或消化扰乱,呈现营养障碍,黏膜苍白、贫血及黄疸。发育阶段的牛严重感染时,不但影响生长发育,且有导致死亡的危险。
单凭临诊表现不易确诊。确诊可采集粪便作沉淀法检查虫卵,检出率既高,又简易方便。若采用斑点酶标株联试剂盒可同时对血吸虫病、肝片吸虫病和锥虫病三种疾病作出诊断。这种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和简便。
(1) 消灭中间宿主椎实螺是预防本病最彻底的方法。牛群不应在有肝片吸虫污染地区的低洼地放牧,也不要刈割低洼地的青草及水花生草喂牛。(2) 在本病的污染区,应实行有计划的定期驱虫。根据本病的发生规律,在停喂青草2~3 个月后,用药物驱虫。为减少对产乳量的影响,成年母牛可选在干乳时驱虫。(3) 治疗肝片吸虫病可用硝氯酚3~6mg/kg,驱虫效果较好。上海市畜牧兽医站等新研制成的牛佳1 号和2号,按5mg/kg 口服,疗效显著。国外介绍用硝羟碘苄腈注射液4mL/100kg,皮下注射。国内近期也已有研制成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的报道,剂量为0.25g/100kg,皮下注射。
(1) 双芽焦虫:虫体寄生于红细胞内,是血孢子虫中较大的一种。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大小为(1.9~4.6)μm×(0.8~2.6)μm。虫体呈梨形、环形、椭圆形等,多位于红细胞中央。虫体多数存在于病牛外周血液中,经姬姆萨染液染色后,胞浆呈淡蓝色,染色质为紫红色。红细胞感染率一般为10%~15%。本病由突尾方头蜱及有距方头蜱传播。多发生于春、夏、秋三季。成年牛发病率低,但发病后病情重、死亡率高。(2) 巴贝斯焦虫:虫体寄生于红细胞内,呈环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部分位于红细胞边缘。红细胞中的虫体数为1~2 个。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大小为(1.5~2.4)μm×(0.75~1.12)μm。红细胞感染率一般为7%~15%,病情严重时可达30%~50%。犊牛多发,8月龄以上的牛少发,成年牛多为带虫者,耐过或治愈的牛可产生带虫免疫。
潜伏期为8~15d。成年牛多为急性经过,病初体温可上升到40~42℃,呈稽留热。食欲减退,反刍停止,呼吸及心跳加快。肌肉震颤,精神沉郁。产乳量急剧下降。发病后3~4d出现血红蛋白尿为本病特征,尿色由浅红至深红,尿蛋白含量增高。随病程进展,贫血逐渐加重,红细胞数可减少到200万个/mm3以下,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大小不均匀,出现黄疸及水肿。消化功能紊乱,便秘或腹泻交替发生,粪内含有黏液及血液。迅速消瘦,起卧艰难。妊娠牛多数流产。严重的病牛多在发病后4~6d 死亡。若早期能确诊并予治疗,则病情会减轻,体温下降,尿色变浅。食欲逐渐好转,但消瘦、贫血及黄疸等症状需较长时间方能逐渐恢复。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诊症状可怀疑为本病。但应作血液涂片用姬姆萨染液染色,经显微镜检查出虫体方能确诊。
疫区每年要定期检查血液和实施灭蟀计划。牛体如发现有蝉时,每半个月向牛体喷洒一次2%敌百虫溶液,病牛应隔离饲养及治疗。坚决不从疫区引进牛。新引进的牛要加强检疫,确认安全后,方可并群饲养。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1)贝尼尔:预防和治疗均有效果。剂量为6mg/kg,临用时以注射用水配成7%溶液分点深臀部肌注,轻症者一次即可,必要时1 次/d,连用2~3 次。(2) 硫酸喹啉脲:疗效较好。剂量为1mg/kg,用生理盐水配成1%~2%溶液作皮下注射。注射后部分牛可出现不安,呼吸、心跳加快,肌肉震颤,流涎,放屁,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甚至死亡。但多数可在1~4h 内恢复。若配合注射硫酸阿托品,可预防或减轻副作用。(3) 黄色素:按3~4mg/kg 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000mL 溶解后静注,必要时可隔1~2d 后再注射一次。用药后病牛对阳光敏感,故数天之内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4) 除针对病原进行特异治疗外,还应辅以补糖、强心、健胃等其他药物治疗。良好的饲养及护理,特别是环境安静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