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
(腾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腾冲 679100)
近年来,腾冲市从实际出发,把加快发展肉牛产业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大事件来抓,出台了《关于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1+3+6”模式发展肉牛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20年,实现存栏牛12.53 万头,出栏牛5.05 万头。建成养殖规模100 头以上标准化牛场29 个,在建规模300 头标准化牛场184 个,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腾冲市位于云南西部边陲,高黎贡山西簏,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冬春天气晴朗,气候暖和;夏秋晴雨相兼,凉爽宜人。境内多高山,生态良好,丘陵坡地与河谷平坝相间,饲草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具备草食动物生长的优良气候和环境,适宜草食畜牧业的生产发展。
1.1 肉牛生产现状
1.1.1 品种改良稳步推进 2020年,牛自然交配和冻精改良完成2.4 万头。实施冻改输精站点达29 个,以奶水牛、肉牛为主的冻精改良持续推进。全年完成冻改配种11081 头(黄牛8461 头、水牛2620 头);冻改产犊7049 头(黄牛4974头、水牛2075 头)。
1.1.2 规模养殖现状 目前全市有建成的肉牛规模养殖场(户)87 个,其中:期末存栏500 头以上3 个,100~500 头26个,50~99 头58 个。在建300 头规模养殖场184 个。
1.2 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2020年腾冲市各类饲草料资源总产量在176.61 万t,其中可利用草山草坡45 万亩,年产鲜草54 万t;人工种草6.16 万亩,年产鲜草35.27 万t;青贮饲料年制作63.5 万t;农作物秸秆年产量13.78 万t;万寿菊秸秆(青贮利用)10 万t;瓜果类饲料年产量0.06 万t。根据现有饲草饲料资源,按每头牛年均10t 采食量计算,预计每年可满足18 万头牛的饲草饲料需求。
2.1 传统的原生态饲养殖 饲养规模20 头以内,以能繁母牛养殖为主,品种为本地、改良牛并存,管理粗放,饲草饲料来源单一,实施强制性免疫,效益来自于出售犊牛及淘汰母牛。运行的主要是腾冲市君润家庭农场等小型专业养殖户。
2.2 适度规模半舍饲养殖 规模20~100 头,全周期养殖,品种以改良牛为主,种养结合,实施强制性免疫,效益来自于犊牛或肥牛出售。运行的有腾冲市界头镇洲贤养殖场、腾冲市固东镇辛氏养殖场等专业养殖场。
2.3 标准化规模场养殖模式 养殖数量50~200 头左右,全周期养殖,品种以一、二代改良牛为主,草料经青贮后饲喂,供应充足,实施免疫程序化,饲养管理规范。效益来主要自于肉牛出售。运行的有腾冲恒益东山农业公司、腾冲丛荣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专业化运营公司。
2.4 槟榔江水牛代养模式 养殖数量50~200 头。立足特色资源,结合财政扶持资金,依托龙头公司,实现“企业+合作社+大户带贫困户”的“三绑”代养发展模式。运行的有腾冲贝多奶水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腾冲市众惠槟榔江水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养殖合作社。
2.5 “1+3+6” 标准化养殖模式养殖数量300 头。在全市范围内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建设至少1个养殖场,按300 头养殖规模标准建设,配置饲草饲料基地600亩。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建设,按照 “国有公司+ 党支部+ 大户+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该模式正在腾冲市范围内全力推进。
3.1 建立利用“三绑”机制 因地制宜帮助产业龙头制定发展规划,选择条件成熟的养殖区域,按照“养殖规模化、发展小区化、收购集中化、质量可追溯”的发展原则,形成绑紧龙头、养殖户、技术辅导员的“三绑”机制。以腾冲槟榔江水牛产业发展为例,市政府向龙头派遣企业服务人员,帮助制定发展规划,采用“公司+ 合作社+ 大户”的模式,即大户为合作社社员,约定价格交售产品到公司统一经营,合作社从交售的产品回款中按一定比例提留,聘请技术辅导员,做好疫病防控等技术服务。
3.2 大力倡导适度规模 坚持“适度规模、品质优先、优势突出”的原则,结合实际,划定重点发展区域。扶持发展1~10 头以上的散户,积极培育10~49 头的养殖大户,快速推动50~99 头的规模养殖大户,加快100~300 头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严控万头大场项目落地。通过开展适度规模养殖实践,有利于促进种养结合模式发展,有利于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有利于养殖场动物防疫及疫病净化,有利于节约饲草饲料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及发展质量。
3.3 合理布局,优化品种 结合乡镇地形条件,在坝区和半山区的发展杂交改良品种,山区发展本地良种。主推品种为西门达尔肉牛、云岭牛、安格斯肉牛、槟榔江水牛、努比亚山羊等,加大 “二元”、“三元”杂交改良力度,扩大优质种群数量,逐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需要的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
3.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依法治牧”的原则,完善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固体粪污堆捂发酵、污水肥料化处理及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示范,提高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同时,严格落实养殖业三区划定和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推进依法治牧,实现草食畜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