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赞滨 张坚红 谢雨林 谢元康 周若霞 何 晓 应 勇
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存在较高症状发作风险,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诱发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急性胰腺炎以及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1-2]。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CBDE)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的标准术式,LCBDE可同时处理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而且还能保留十二指肠乳头功能,因而更易于被广大外科医生及患者接受,但目前对于LCBDE术后是否留置T管引流尚存在诸多争议[3-7]。胆道内支架引流技术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兴的一种微创引流术,在具备T管支撑胆管、预防胆管狭窄作用的同时,还可充分引流胆汁,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胆道压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等[8]。本研究主要探讨了LCBDE并双J管内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能够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依据。现报道如下。
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腹部超声、核磁共振及胆管造影等临床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无手术禁忌,无肝胆系统及十二指肠等上腹手术史,本研究经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胆囊疾病、内科疾病、器官功能障碍、麻醉禁忌等各种原因不耐受手术者,肝内胆管结石者,术中转开腹手术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纳入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8.34±6.47)岁;胆总管直径0.9~2.0 cm,平均直径(1.32±0.21)cm;结石数量单发18例,多发22例;合并胆囊结石24例。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8.09±7.11)岁;胆总管直径0.9~2.0 cm,平均直径(1.29±0.22)cm;结石数量单发17例,多发23例;合并胆囊结石26例。两组性别、年龄、胆总管直径、结石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常规术前准备,留置胃肠减压管及导尿管,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取头高脚低左倾仰卧位,采用3孔法实施手术,于脐缘作1 cm弧形切口,做10 mm Trocar置入,建立CO2气腹,再分别于剑突下和右侧肋缘下位置各作5 mm Trocar口,经Trocar置入腹腔镜探查胆囊、胆总管解剖结构以及周围组织关系,确认可行手术后切除胆囊,充分暴露胆总管前壁,在胆囊管与胆总管连接处纵行切开胆总管(切口大小约等同或略大于结石直径大小),采用网篮取石,确认结石取净后,生理盐水冲洗胆总管,退出胆道镜。对照组在胆总管内留置T管自腹壁引出,用0号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胆总管破口。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禁饮禁食,术后4~6周行T 管造影检查,确认净石干净后拔除引流管。观察组经胆道镜操作孔向十二指肠内插入导丝,从体外将双J管(型号:USI-626-B,规格:4.0 Fr/5.0 Fr,品牌:美国库克)拉直并套住导丝,用推送管向胆总管远端推送,直至支架的猪尾巴端进入十二指肠内,退出导丝,用0号吸收线1期连续或间断缝合关闭胆总管切口。术后处理同对照组,双J管于术后自行脱落或5~7 d内镜下拔出。
①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结石残留率;②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变化: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其中ALT采用丙氨酸底物法检测,AST采用天门冬氨酸底物法检测,TBIL、DBIL采用氧化酶法检测;③术后不良反应:包括胆漏、胰腺炎、急性胆管炎、感染等。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ALT、AST、TBIL、D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ALT、AST、TBIL、DBIL均无明显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ALT、AST、TBIL、DBI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比较 [n=40,M(P25,P75)]
两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观察组急性胆管炎、感染各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对照组胆漏3例,经充分引流后治愈,急性胆管炎2例,胰腺炎、胆管狭窄及感染各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40,n(%)]
目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LCBDE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9]。相关报道显示,ERCP+EST的取石成功率可达95%以上,但对于部分结石直径大、数量多的患者,其取石难度显著增加,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显著降低,同时,由于ERCP操作难度较大,学习周期长,设备要求高且手术治疗费用昂贵等,临床普遍开展较为困难[10-11]。此外,EST括约肌扩张操作可能造成术后胆管感染、胰腺炎等诸多并发症,提高手术风险,影响术后康复[12-14]。近年来,随着LCBDE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已成为胆总管结石的标准治疗手段,相较于ERCP+EST,LCBDE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成功率相对更高,同时患者也易于接受[15]。但目前对于LCBDE术后是否留置T管仍存在较大争议。冯杰等[16]研究表明,相较于术后留置T管,LCBDE术后一期缝合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也有报道显示[17]。LCBDE术后一期缝合可导致胆漏增加及胆道狭窄,而通过胆总管支架置入可明显改善胆漏及胆道狭窄,在具备一期缝合优点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少单纯一期缝合及留置T管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这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杜京丽等[18-19]报道了在LCBDE术中应用单/双J管代替T管的诸多优点,如:避免沿T管渗漏胆汁、避免T管逆行感染、避免长期携带T管造成的腹壁瘢痕、避免由于T管拔管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等风险,同时,单/双J管内引流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本研究中,通过应用4.0Fr/5.0Fr双J管在胆总管及十二指肠内引流,术后胆汁按照生理流入十二指肠,减少了患者胆汁、体液、电解质及各种消化酶的丢失,有利于维持水电解质及内环境平衡,保障肠道营养吸收,从而使得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同时,由于患者术后无T管,有助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卧床时间,从而降低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避免了长期携带T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术后胆漏、胆管炎、胰腺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邓雪松等[20]相关报道结果一致。本研究两组结石残留率均较低,术后1周ALT、AST、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与术前及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LCBDE术后双J管或T管引流均具有良好疗效,且对肝功能的影响小。
手术操作方面,LCBDE双J管内引流一期缝合需要施术者具有良好的胆道镜、腹腔镜操作技术及丰富经验,术中做到操作轻柔、切口齐整,尽量选择无血管区域打开胆总管,避免电凝止血造成胆管壁损伤[21]。手术适应症方面,临床公认的LCBDE双J管内引流一期缝合取石适应症应包括如下几点:①胆总管无明显狭窄,直径≥0.8 cm;②胆总管壁无明显增厚、无水肿或急性炎症;③无胆道肿瘤;④无严重肝脏疾病;⑤胆总管结石取石顺利,无损伤;⑥无胆道寄生虫风险。笔者认为,在做到取石完全、胆管通畅的基础上,对于胆管直径<0.8 cm、胆总管轻度炎症患者可放宽双J管内引流一期缝合的适应证,更有利于该术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但若是施术者技术或经验不足或欠缺,对于胆管直径<0.6 cm的患者不建议采取双J管内引流一期缝合[22-23]。
综上所述,相较于T管引流,LCBDE并双J管内引流一期缝合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