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稿在中国的不同理解与实践

2021-03-29 10:07刘子淳
青年记者 2021年1期
关键词:财新南方周末虚构

白 净 刘子淳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新闻媒体上大量注明“特稿”的报道涌现。考察不同媒体的特稿报道,我们发现媒体对“特稿”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本文对比了新华社、南方周末和财新传媒的特稿报道,发现三者无论是在选题还是写作风格上,都有较大的不同。

新闻特稿的由来

学者们普遍认为,特稿(feature story)是诞生于美国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它最早受到美国新新闻主义的影响[1],即在报道中尝试使用文学式的写作手法,如对话、情节设置、细节描写、心理活动、俚语、拟声词等,以增加故事性和可读性,有时用第一人称,是一种主观的写作方式。新新闻主义的文章最早出现在杂志上。

在传统新闻中,记者隐藏在报道背后,尽可能陈述事实,报道客观。而新新闻主义的主观性很强,因而受到媒体记者的批评,他们认为这种形式违背了新闻伦理。

新新闻主义虽然昙花一现,但业界和读者开始接受这种“讲好故事”的新闻报道,特稿逐渐被新闻界认可。1979年,《巴尔迪摩太阳晚报》的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发表了一篇纪实文章《凯利太太的妖怪》,将一场脑科手术的每一个细节都完整记录下来,像摄像机一样帮读者看到手术全程。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无法将这篇报道归于任何一类已有的奖项,为此专门增设特稿写作奖[2],此后,普利策特稿奖成为新闻界最具魅力的奖项之一。

普利策特稿奖对其获奖作品的评奖条件表述得很清晰:“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报道和现场报道的共有的获奖特质外,特稿主要是考虑高度的文学品质和原创性。”[3]但特稿写作的文学化不是去破坏新闻事实的真相。对于新闻来说,真实永远是第一位的。“追寻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4]文学化只是新闻表达的手段,挖掘真相、展示真相是特稿不可逾越的底线。

20世纪90年代,特稿进入中国。之前,中国新闻报道文体只有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并没有特稿一说。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辟《冰点》特稿专栏,最早开始特稿尝试。1996年《华西都市报》成立特稿部。1998年,《南方周末》创办“记者观察”版[5],开始特稿尝试。

媒体对特稿的理解

在新闻实践中,不同媒体对特稿的理解有较大差异。以新华社、财新传媒和南方周末为例,新华社特稿是“特别报道”,是对重要事件的报道,写作风格类似工作通讯;财新特稿是重要的深度报道,写作风格类似调查报道和解释性报道;而南方周末的特稿,更接近普利策新闻奖对特稿的定义,更强调报道的故事性和文学性写作。

(一)新华社特稿

笔者考察了2020年4月13日至11月17日新华网标注“特稿”的15篇报道,内容涉及时政、社会、民生、科技、健康和人物。在内容取向上分为两类:一是类似通稿的特别报道,二是长篇通讯。重大时政题材往往采用通稿形式进行特别报道,比如《特稿:“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和打破僵局的解方》,主要是对政治会议的内容概述和观点阐明,没有人物引语和细节描写,报道中作者立场显而易见。从以上5篇新华社特稿的标题及分类可以看出:

1“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和打破僵局的解方 时政[2020-11-17] 2“九二共识”历史事实不容否认 时政[2020-11-16] 3面对后疫情时代挑战 世界期待中国作用时政[2020-10-04] 4团结合作是必由之路——多位联合国机构负责人纵论弘扬多边主义和中国的重要作用时政[2020-09-27] 5百年变局中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中国力量 时政[2020-09-19]

新华社类似通稿的“特别报道”几乎都是时政题材,立意高远,内容兼具时间广度和思想深度,善于反映全球问题,聚焦社会发展,语言简短有力。例如,《百年变局中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中国力量》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反思75年间的世界发展和变局,对中国未来发展提出新要求。报道语言多为概述性,事件和数据罗列详细,并有明显的政论文章特点。

笔者采访了新华社编辑Z[6],他表示,新华社特稿通常是在通稿之外更有深度、更细节化的报道。

新华社还有另一类特稿,题材不拘泥于时政,涉及社会民生和科技健康。这类特稿带有明显的通讯式写作特点。以下是10篇长篇通讯的标题及分类:

1习近平指挥中国战贫 时政[2020-10-17] 2基因编辑“猪1.0”升级为“猪3.0” 异种器官移植技术再获突破 科技[2020-09-22]3疫情之下 勤学不辍 社会[2020-08-10]4携手同战“疫” 患难见真情——中非团结互助抗击新冠疫情 民生[2020-06-22] 5斩黑暴、御外扰——国家安全基石护佑“东方之珠”光明未来 社会[2020-06-16] 6全球战疫中的一道特殊防线——海外华侨华人自助助人群像 民生[2020-04-27] 7万水千山血脉连 守望互助待花开——海内外中华儿女携手战疫记 民生[2020-04-15] 8“逆行”妈妈 口罩缝纫工 公益食堂 中国口罩——美国民众抗击新冠疫情的温情故事民生[2020-04-14] 9“谢谢你们,中国医生!”——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驰援海外收获真情点赞 社会[2020-04-13] 10“执杖”团结全球力量 健康[2020-04-13]

以《斩黑暴、御外扰——国家安全基石护佑“东方之珠”光明未来》为例,该文用香港暴乱场景为素材,立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视角,揭示香港社会的未来与国家同命运。整篇报道段落很多,没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新闻跳笔的写作笔法加快叙事节奏,增强报道可读性。

(二)财新特稿

1998年,胡舒立创办《财经》,创刊号做了一则爆炸性的封面特稿[7],报道对象是一家地产公司,虚报利润后股价涨了四倍。这个封面特稿,是一个典型的调查报道,其“特稿”二字,所指并非受新新闻主义影响而产生的“特稿”,更接近于“特别报道”。

2009年,胡舒立创办财新传媒。财新特稿通常都是深度报道,尽可能完整地呈现事实本相,引述各方立场和观点,给出逻辑框架,让受众在全面理解事实的基础上自行做出判断。

笔者考察了2020年1月17日至3月13日财新网标注“特稿”的20篇报道[8],内容涉及科技、民生、健康、要闻、消费等,这些特稿均为“深度报道”,篇幅较长,报道较深入,但与普利策奖对特稿的理解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报道的故事性不强,偏向传统新闻写作,文学性描写不足。以下是20篇报道标题和分类:

1全国航空退票271亿元 旅客没收到钱谁该负责? 科技[2020-03-13] 2生病又失业 疫情下的困境农民工怎么办? 民生[2020-03-12] 3海外求购口罩 国内供需未平难外销 消费[2020-03-12] 4编外的医者:非公医疗抗疫纪实 健康[2020-03-11] 5全球重估疫情冲击 市场上蹿下跳决策者举步维艰 要闻[2020-03-08] 6肉少菜远缺厕纸 湖北部分农村物资流通不畅 消费[2020-03-06] 7孙杨药检案仲裁书公布 长达78页解开八大疑问 要闻[2020-03-05] 8 14亿人共冷暖 如何呵护民间爱心 要闻[2020-03-05]9浙江再现两例“倒灌”病例 华侨和侨乡陷防疫经济两难 要闻[2020-03-05] 10送菜消毒喊话测温 机器人防疫能做什么? 科技[2020-03-03]11深圳“人传人”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健康[2020-03-01] 12新冠病毒将何去何从? 科学界求解四大悬疑 要闻[2020-03-01]13仁心赴国难 全国医护殉职已达26位 要闻[2020-03-01] 14当他们无法呼吸:重症患者氧疗设备何来 要闻[2020-02-29] 15活埋鸡苗 鸡蛋积压 湖北蛋禽供应还好么? 消费[2020-02-29] 16抗疫上海故事:先行者的经验与挑战 要闻[2020-02-27] 17只因没染上新冠,他们一再错过最佳治疗期 健康[2020-02-25] 18任城监狱疫情爆雷后续 周边多地排查援建方舱医院工人 要闻[2020-02-25] 19既是摆渡人又是送餐工 市民互助守护江城 要闻[2020-02-24] 20西宁地陷96小时 事故原因仍众说纷纭 要闻[2020-01-17]

财新特稿在内容取向上分为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报道。解释性报道从标题就可以辨认出,一般标题包含“为什么这样”之义。解释性报道不仅把重要事实告诉读者,更将事件背景、来龙去脉解释清楚,用客观详尽的分析解释读者的疑惑。例如《孙杨药检案仲裁书公布 长达78页解开八大疑问》就是典型的解释性报道[9]。

调查报道是财新传媒的一大特色。调查报道一般是对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度报道。财新调查报道聚焦经济、民生和环境,尤其关注全国性的“大问题”。例如《全国航空退票271亿元 旅客没收到钱谁该负责?》,从宏观的民航酒旅行业的退款危机,到中观的各部门救急举措,再到微观的旅客个人权益,聚焦“谁负责把钱退还给旅客”。

笔者采访了财新传媒编辑H[10],她认为特稿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特别重要”,读者必须要读,有时候是调查报道,有时候是采访到重要的人,有时候是话题非常具有关注度。特稿和深度报道在实践中界限模糊。有些调查报道,比如反贪报道,很多情况是按特稿来处理的。根据她的理解,财新特稿不是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带有文学色彩的特稿写作,而是重要的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报道。

(三)南方周末特稿

南方周末在2003年推出特稿栏目,在此后的三年里,陆续推出一系列经典特稿作品,2012年出版的《南方周末特稿手册》[11]系统地总结了南方周末的特稿实践。2018年,南方周末最后一任特稿编辑走后,就不再有固定的特稿栏目[12]。不过,南方周末偶尔还会出现特稿类的报道,例如疫情期间发表的《武汉的九百万种心碎》。从标题看,“九百万种心碎”是一种文学式的表达,是一种夸张的非事实性描述,并不是新闻式语言。

笔者考察了2020年南方周末网站上的5篇特稿[13],其内容聚焦社会和人物,篇幅较长,人物刻画细腻,场景化写作特征明显。南方周末的特稿风格比较符合普利策新闻奖对特稿写作的定义,可读性较强,以下是5篇特稿的标题及分类:

1张玉环:从凶手到无罪,被迫缺席的27年人物[2020-08-05]2洪水围的村与人 人物[2020-07-24]3纽约重启:华人和他们经历的生死百日 社会[2020-07-10]4制造“窃格瓦拉”:一个盗窃惯犯背后的网络精神世界 社会[2020-06-13]5危城勇士——武汉医疗抗疫一线实录 社会[2020-02-19]

南方周末特稿的标准是用文学的语言去描述有深度的内容。特稿选题基本分为四类:人物类、人群类、话题类、事件类。选题原则是“戏剧性高度集中”,即特稿首先得是个好故事。戏剧性意味着冲突,作者主动寻求时间、空间、人物等多个角度最大限度的集中,通过文学化的手段,将复杂矛盾的世界在最小面积内简单而易读地呈现[14]。这种写作手法非常类似文学的写作手法,比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就使用了“戏剧性高度集中”的写作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命运聚焦于冲突最激烈的一刻或一瞬间。

南方周末特稿具备“故事化叙述”和“场景化写作”的文学特点。故事化叙述意味着特稿作者将多种叙述方法结合,制造悬念和冲突,集中展现事件的戏剧性。这种戏剧性表现为情节的非常态和不同维度的冲突,如人与人的外在冲突,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冲突,内心与外界的冲突。例如,《张玉环:从凶手到无罪,被迫缺席的27年》采用倒叙、平叙结合的叙述方法,开头从张玉环被无罪释放和家人团聚写起,之后按照时间顺序写他的遭遇。其中,张玉环入狱后的日子和家人生活轨迹改变两部分采用平叙,主人公和家人的双线叙事既展现主题深度,又刻画了细节。整体叙事形成闭环,显得逻辑清晰且完整。另外,张玉环对当下社会发展的后知后觉、张玉环内心对案件不满和外在自杀行径的冲突……人物与环境、人物与人物、内心与外在的冲突在特稿中都可以找到。多元的叙述方法和不同层次的冲突赋予了南方周末特稿故事化叙述的文学特点。

场景化写作是南方周末特稿区别于上文提及的其他两家媒体特稿的重要特点。叙事学家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指出,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大致相等被称作“场景”。场景由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组成,场景写作的语言通常包含作者的个人风格。阅读南方周末特稿,可以看到多元叙事视角,人物对话、细节刻画。

南方周末特稿作者李海鹏认为,传统新闻的采访和写作是词典式的,准确、简洁,信息既不会溢出也无机会深入[15]。特稿则是更好看的新闻、更深入的新闻,有能力把人物放置到语境之中。南方周末前首席记者南香红认为,特稿需要借助文学和小说的手法,表达方式有两个指标:对事实最大限度的准确传达,对事实最大限度的精彩传达[16]。笔者采访了南方周末前编辑N[17],他认为,财新传媒在报道中擅长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度,拿捏报道的尺度,但在文字的美感上,无论切入角度、谋篇布局还是锻字造句,都不能称为特稿,确切地说是深度报道。

对特稿不同理解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虽然都称为“特稿”,但是新华社、财新传媒、南方周末的特稿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特稿”最初是feature story的翻译,在英语中,feature一词有着多种含义,feature story因普利策奖而固定下来,形成相对具体的含义,即普利策奖对feature story的定义。

当“美式”特稿文体被引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具体环境中发生了变异。中国的新闻奖评奖体系中,没有“特稿”类别,只有“通讯”类别,根据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通讯是“用多种表现手法对新闻人物、事件等进行深入报道,包括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报道、新闻特写、新闻综述等”。在新闻实践中,媒体按照各自的理解对稿件进行分类。由于中文“特稿”二字语义丰富,既可以是“特别报道”,也可以是“特别重要的稿件”,因此,“特稿”一词在中国的媒体实践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新华社的特稿有时是“特别报道”,有时是通讯报道;财新的特稿是调查报道和解释性报道;南方周末的特稿是接近“美式”特稿的带有文学特征的新闻作品。

近年来,在互联网平台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写作现象,被称作“非虚构”。“非虚构”源于英语中的“Nonfiction”一词,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在国内首先开出“非虚构”栏目[18]。2015年,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凭借非虚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广泛兴起,成为一种写作现象。

在非虚构作品中,有一类为非虚构新闻写作,这类作品接近普利策奖对特稿的定义,是高度文学性和创造性的新闻写作。非虚构类新闻作品或者倾向于重新挖掘和分析史料,揭示真相,反思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或者直面现实,关注某些人或社会现象。它要求作者浸入式采访,花相当长的时间与采访对象相处,这也大大延长了报道的时间跨度[19]。相当多的非虚构新闻作品以第一人称进行叙事,使用文学化的、更有人情味的新闻写作方式,强调叙事的“现场感”和写作的“真实性”,作者的身影无处不在,通过自己的细致观察、亲身感受和分析思考,让写作尽可能贴近真实。

严格来说,非虚构新闻写作的门槛非常高,作者需要经过严格的新闻写作训练,区分事实和想象。新闻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允许夸张和想象,如果新闻的表达超出事实素材的边界,那么文章就进入一个虚构的环境中。

当下新媒体平台上的非虚构写作,更多偏向于“讲故事”类写作,大批业余作者加入非虚构写作的行列,在壮大非虚构写作群体的同时,也让其脱离了专业记者不得违背“事实”的局限。普通人的非虚构写作,故事内容和细节都无法核查。

从媒体实践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新闻特稿是报刊时代的产物,随着人们信息消费习惯的变迁,普利策式新闻特稿日渐凋零,取而代之的是良莠不齐的非虚构故事。

猜你喜欢
财新南方周末虚构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虚构的犹太民族?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真正非虚构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