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温旭伟
“扇鼓”,顾名思义,以扇形为鼓,直径约为35—40 公分,然后用薄羊皮蒙在鼓的一面,或绘画、或刺绣,图案美观。几个扇鼓可以凑成一组画面,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道具,表演形式多样,风格独具。以此作为音乐创作的元素,对原有曲艺、说唱形式下的“浑源扇鼓”进行改编、提炼,同时融入“恒山文化”为创作的基本思想。通过“扇鼓”的表演,将大同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地方民间歌舞的生动形态相结合,进一步为“扇鼓”的研究和创作打下基础。
浑源隶属于大同境内,始置于西汉,定名在唐,因浑河发源于县境内,故名浑源县。现辖6 镇12 乡,2000 年总人口32.6 万。浑源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大同盆地东南边缘,地处桑干河支流浑河中下游。由于历史与气候原因,浑源是在后唐时才迁入现在的地区。人口的迁徙,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后唐前的浑源曾居住少数民族娄烦、匈奴、鲜卑等,所以生活习惯、舞蹈表演,有了游牧民族的强悍和勇猛的特点。
浑源地区最为重要的文化遗存为“恒山文化”,其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建筑风格奇巧,宗教文化内容多元而又独特,体现在“儒教”、“佛教”、“道教”、“王教”四教合流的“文化”,这既可以说是古人对“和”的期盼与向往,也可以说是对社会文化的反思和预言。它的落脚点就是治世安民,也就是服务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文明的进步。远在古代,恒山及其周边区域在历史上是冲突与融合之地,是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的地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生活的人群,必然对“和”有着更强烈的渴望,也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在文化的传承方面,表现为更容易吸纳各种文化的因素,进而在流变过程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如:“浑源扇鼓”的引进。据传明末清初,当时浑源的小手工业相当发达,带来了商业集市的兴起和繁荣。一些富户,走南闯北,带回了白皮扇鼓在大街上敲打,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传入了浑源。以“浑源扇鼓”为代表的包括“恒山道情”、“秧歌”等已成为恒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扇鼓又称“太平鼓”,是因为每逢新春佳节之际,人们敲打着扇鼓走上街头,迎春、迎喜、迎太平而得名,还寓意为“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构造为牛、羊皮贴在铁环的一面,只打击一面,同时在鼓的一端焊上一个长把儿,把儿的下端缀上几个铁质或铜制的小片儿,便于在一打一颤时发出嘭、嚓、嘭、嚓之声。现在的“浑源扇鼓”更加精心制作,铁圈周围,贴上美丽的花边,鼓面画上花鸟鱼虫,另一面贴一层纱绢,颜色各异,把儿也做了精细的装饰,犹如一件工艺品。
浑源扇鼓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经问世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具有曲艺表演、民间歌舞等多重性的地方艺术特色,并具有击鼓、说唱、舞蹈、表演等综合性的艺术特点。笔者带领教师团队经过采风实践活动(2018 年4 月—2018 年7 月第一阶段)搜集扇鼓的原始音乐资料,观看浑源当地的文艺演出,拍摄扇鼓表演的现场视频,学习扇鼓的演奏及编配,整理当地的文献资料。期间聘请老艺人韩元夫先生来我校进行现场讲解,并于2018 年5 月—6 月,编创了浑源扇鼓的第一部作品《扇鼓•韵》,在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毕业生专场上进行首演。2019 年9 月—2019 年12 月第二阶段,进行扇鼓的动律组合和风格性组合的编创和实践,伴奏为扇鼓的原始音乐和山西民间舞蹈音乐剪辑,同时完成了扇鼓的第二部作品《扇鼓•魂》的排演。
目前对浑源扇鼓的研究,还在继续深入,在采风实践推进中,总结问题,整理资料,结合大同地区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思想、新政策,积极将扇鼓作品的编创提升高度。对于文化背景的考量,选取恒山文化为主要依托,并以大同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根基。在课题的支撑下,进一步的梳理资料,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做大胆的尝试:是否可以利用云冈石窟12 窟前室门楣民俗舞石雕,选取弥足珍贵的民俗舞形象,进行设想和编创?例如:《云冈鼓乐飞天》的创作。在扇鼓组合表演方面,还要继续编排打法组合和动律组合;在剧目实践中,完成扇鼓的双人舞《扇鼓•恋》、女子群舞《扇鼓•情》等。
1、艺术特色与曲牌
浑源扇鼓有四美:画面美、造型美、音乐美、演员美。扇鼓原来没有曲调,完全是创作,并经过多次演出,逐渐形成了它的主调,和其独特的旋律。在创作扇鼓曲调时,考虑再三,最后决定用民间流行的“莲花落”作为它的主调,然后再揉进时代的音乐民歌小曲。这样,既有主调,又不显得呆板,还富有时代感的新意,使扇鼓在曲调上经得起历史的磨炼,做到永无过时之感。如:浑源扇鼓的曲调,在“莲花落”的基调里,又提高一度音,从“徽”调式又转到羽调式,也就是从“5”调式再转到“6”调式中,揉在一起。
谱例1
2、鼓点与击法
浑源扇鼓是左手持鼓,右手握锤,单手敲击,因此它在鼓点的变化上是有局限性的,花点和碎点不易打出效果,但设计者将鼓锤做成有弹性的,用薄竹制作,它像“扬琴键子”,这样一击出多点,发出“嘟儿”音。“嘟儿”的打法比较简单,它是用鼓键的头部,重击鼓面,手指放松,待鼓键自动震颤而成。
谱例2
1、动律组合
运用了浑源扇鼓的原始音乐素材,从音乐结构上进行分析,截取了主题旋律,找到了适合舞台表演的部分,分为快板、慢板、快板;基本动作,从采风中获取的图片资料和现场学习的经验获得,以正反击鼓、云遮月、仙人指路、弓步按掌、平峁、立峁等为构成基础;动作之间的连接采用了扭、颠、颤、艮的动律。
2、风格性表演组合
在动律组合的基础上,设置了具体情节。第一部分为女子的欢乐、嬉笑,第二部分为男、女的嬉戏与迎娶的热闹场面。
3、舞台剧目:《扇鼓•韵》的编创思路
有了音乐素材后,创作了舞台作品。该作品分女生群舞、男女双人舞、男女群舞三部分。第一部分着力表现花季少女的俏皮可爱,第二部分描写了因扇鼓而产生情愫的恋人,最后一部分则是由男女共舞来表现全民欢腾的盛世景象。整个舞蹈作品欢乐氛围浓厚,在注重舞台形式感的基础上,也加强了对人物情感细腻变化的细节处理。这是扇鼓的第一部作品,向观众展示了这种非遗文化的艺术形式,解决了形的问题。
4、舞台剧目:《扇鼓•魂》的编创思路
作品以恒山“和”文化为题材,运用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凤图案与恒山悬空寺图案的双面扇鼓为舞蹈道具,体现了和谐美。整个作品分为迎鼓、乐鼓、醉鼓、祭鼓四部分。首先,迎鼓部分伴随着阵阵有力的鼓声,人们怀着虔诚迎来了寓意美好的扇鼓;随着音乐的转变,作品进入到男女双人舞部分,表现了年轻人在“和”生活中的欢乐与无忧;第三部分是男女共舞,寓意在天下大同的美好生活中,欢腾的盛世景象,全民男女无一不沉醉在对“和”文化生活的期盼与向往中,扇鼓已逐渐成为了人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舞蹈作品进入最后的祭鼓部分,所有人怀着对恒山文化的一种敬畏与崇拜,表达了对归宗的一种归属感。扇鼓的表演是“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人本文化合一的强烈表达,象征着人丁繁衍与文化薪火相传的生生不息。在当今社会中便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即本土特色文化与地方传承。从整个作品来看,其结构与队形都是“和”文化的一种体现,例如:对“圆”形的运用。相对于最初的扇鼓表演,作品以恒山文化为基础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是《扇鼓·韵》的延续与升华!
对“浑源扇鼓”前期的整理与编排中,发现了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对已有组合的精雕细琢,有待开发的打法组合、对四大动律特点的重新结构、编排男子组合;完成女子群舞《扇鼓•情》、双人舞《扇鼓•恋》的编创,修改已有剧目;在音乐资料的完善方面,应加大适合舞蹈的音乐元素创作。
“浑源扇鼓”的创作,是在继承弘扬“恒山文化”的基础上,加入当代人对于不同文化下,用音乐和舞蹈肢体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以扇鼓为媒介,对原始动作进行加工、改造、重组,进而创作出新时代下的“浑源扇鼓”。
1、通过将地方民间非遗文化“浑源扇鼓”进行元素与典型化提取,带动学生一起实践,丰富音乐课堂以及民间歌舞教学的形式,将学生作为参与主体,提高其主观学习的能动性,而非仅限于单一的民间舞组合。“浑源扇鼓”的教学系列,以大同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发扬汉族民间歌舞的特征,同时加入游牧文化下,蒙古族人民开朗、豪爽的性格特质。加大扇鼓的表演空间与幅度,加强鼓与肢体的配合,如:技术技巧的适当加入,空中击鼓、俯卧击鼓、旋转击鼓、翻身击鼓、跳跃击鼓等,即增强了扇鼓表演的可看性,又丰富了扇鼓的教学和研究内容。
2、在现代审美的基础上将地方民间文化进行舞蹈性的再编创,改变了其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使群众更容易接受,自然也就解决了面对新市场文化的冲击下,地方民间非遗文化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同时,依托教改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当地旅游文化业增添新的形式,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发挥“浑源扇鼓”原有的说唱性,音乐的创作可以更趋于平民化,这样既可以便于推广,也降低了传承的难度。积极面向人民群众,实现我们对民间舞表演与创作的终极目标:从民间来再回归与民间。“浑源扇鼓”的魅力只有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接受中,才能更好的显现。
3、通过校企、社团联合、市场定位、市场空间及市场运作等措施,使地方非遗文化产业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与创作紧扣大同地方民间非遗文化的艺术特色和核心灵魂,将其分类整合,依据当地民俗风情和历史进程,再与人群的接受能力和层次相结合,之后进行市场运作。民间歌舞从课堂走向民间,这是一个需要多方协调运作的过程,创作、表演、推广看似各自独立,但其中的联系相当紧密。创作:头脑里对作品完整形象的构思;表演:实践中对作品全方位的展示;推广:生活中作品对百姓的意义。三方的相互依存关系,必然是和谐进行,才可以保证作品质量,最终完成自己的使命。对与“浑源扇鼓”的创作与研究,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运用扇鼓的祭祀与表演特征,使祈福与美化生活相连。
4、以学生为扇鼓系列作品的实践主体,探究将大同地方民间非遗文化中的元素如何进行提取,并与现有民间舞教学结合,使教学内容融入地方特色民间文化,内容灵活而丰富,学生前期的学习和总结极为关键,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训练与创作。所有的组合与剧目满足实用性又满足教学的结构合理性,符合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当地进行采风,确定与地方民间文化相对应的考核方案,其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组编排情况的及时反馈,这是突出学生是否参与课程改革和效果显现的重要环节,保障扇鼓系列组合和剧目是“活态”传承,体现我们教学考量的新方式是否合理,并以此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除了由教师的带领进行基础组合的学习外,更多的时间是参与到作品的编创与排练中,体现其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及检验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实操能力。
5、及时与相关民俗文化研究者进行探讨,做到校内指导与校外支持的成功结合。在实践中,对扇鼓的文献资料以及扇鼓系列音乐与舞蹈,做好视频整理、总结分析,同时研究其它省、市、相关的扇鼓发展情况,对比分析,取长补短,积极借鉴,并加以创新。以社区为中心,辐射于社会的各层面。采用合理、适当的方式,对扇鼓进行宣传,让学生走出校门,真正的感受到民间舞蹈旺盛的生命力,同时带动地方民间艺术的蓬勃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助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