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协同构建的“创新、创意、创造”艺术专业应用型教学模式研究 *

2021-03-29 08:53
大众文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协同校企

张 静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系,湖北襄阳 441000)

近年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都强调的是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大部分独立院校要完全实现学生与市场的接轨,多数情况下要靠企业提供一定的实习基地和学生实践的平台,通过企业的介入,引进企业的先进硬件设备和实战场所,可以让学校的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因此校企协同构建教学模式成为普遍的教育改革探索方式。而对于艺术类专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更是对应用型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保障。

一、校企协同的形式与意义

推进“协同创新”,就是要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协同构建课程的形式经过高校艺术教育多年的实践探索,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形式特点。最常用的就是实习基地模式,由企业建立的实习基地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检验的场所保障,通常学校会在每学期末或者第四学年进行集中地实习训练从而对专业技能进行实地的市场考核。其次就是利用定向培养形式,该形式分为两类,一是对教师的定向培养,让高校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将高校教师专业技能由传统“课堂型”转化为“市场化”,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订单式”培养,从而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定向培养。在现在大数据的时代下校企合作衍生出第三种形式,利用企业大数据进行人才数据库的建立,通过市场数据反馈课堂教学。从而进行针对性培养改革。

校企协同培养对高校艺术专业来说,专业课程体系不但要科学合理,具有艺术素养的培养体系,而且与产业要结合紧密,教师的教育方式要能够衔接和平衡学生的需求和企业需求。加强校企协同教育,建立一套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模式可以推进校企联手实现双赢,为企业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艺术专业建设提供更具有创意、创新、创造特色的课程体系方案。

二、基于校企协同构建的“创新、创意、创造”的艺术专业应用型教学模式构架

1.校企协同构建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构架

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基于企业与学校融合机制完成共同培养的理念,形成双轨教学的效果,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实现理论化课程和基础能力课程的教学,并承担整个教学的主导任务,而企业实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可划分为初、中、高阶段。初阶能力以基础审美认知和基础造型技能的能力为主要培养方向,中阶以专业基础能力为主,而高阶段以专业核心技能应用能力为主,这三个阶段分别对接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构架创新性则表现在能力培养三阶递进式,同时校企一体化,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了支持和保障。

2.校企协同构建“创意”特色课程体系构架

根据创新的人才培养构架,在课程体系上以强化职业性为突出特点进行设置。基础理论应突出专业针对性,专业技能课的设置应强化拔高专业技能,胜任实际工作中的实战性。课程体系在满足这一原则基础上进行具有创意特色的专业课程实践,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基础理论课程由学校负责完成,基础实践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完成,学生的实习类课程在企业完成。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实践中融入任务化、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结构,以构建适应行业进步、促进专业提升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特色课程体系。

3.校企协同构建“创造”型素质人才的双考核机制

建立创新型特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更要加大力度,鼓励学生勇于培养创造能力和市场实践能力,校企协同培养的考核机制可分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一方面由学校完成基本的课程考核,另一方面引入市场考核由企业监督完成,同时考虑学生自主创业的情况,并把创业纳入考核加分的范围内,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扩大创意,创造财富。

目前大部分院校采用学校课堂考核、教师评价的教学成果评价机制,该评价机制存在缺乏社会行业和第三方直接评价的缺陷,让学校始终与市场脱轨,因此,考核机制改革在现有教学成果评价机制基础上,引入企业合作第三方评价机制,利用双考核机制可以让艺术设计类专业与企业充分合作,了解行业技术的发展动态,丰富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施展才华、同时也激励有创业能力的学生勇于探索。

三、基于校企协同构建的“创新、创意、创造”的艺术专业应用型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1.以双主体形式推进校企协同构建的人才培养方案运行机制

校企协同构建的人才培养方案,需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并监管运行,在制定过程中构建夯实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和拓宽专业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与企业对接密切的能力培养环节,推进校企对接。在培养目标制定中,以企业人才需求和行业标准进行培养方向的确定,根据职业能力标准设定岗位能力培养方向,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搭建培养目标和培养指标形成监控平台。在校企合作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中,与企业密切合作,调查和分析设计类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动向,力争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相一致,教学方法与企业岗位相适应,教学组织与评价考核与市场趋势相接轨,形成艺工结合的组织评价体系。

校企双主体研究开发体现“创新、创意、创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植入市场接轨的理念,让人才的培养和定位更加的精准,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与职业挂钩,与企业同进步。校企协同构建对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运行做出创新性的探索与贡献。

2.以校企联动的工作室形式带动艺术专业应用型教学的运行机制

专业特色工作室目前为各大院校相继开展的形式,即形成可以训练学生也可以转化教师专业技术和教学成果的平台。工作室相当于一个小型企业模型,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工作室的各个项目来达到参与市场实践的实际训练,因而专业技术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里在传统的教学工作室形式基础上,以企业和教师工作室进行合作创建,企业在配合工作室日常课程开展的同时,也保证了资金的支持,而教师借助企业的实际项目,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项目训练。

校企联动的工作室主要是以企业实际开发和生产案例引入教学方案中,不仅作为案例出现在课堂而是以任务驱动的贯穿整个教学模式,同时将多门课融合其中,以一个项目带动多门课程,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应用性,也使得校企联动得到最大的优化。

3.以价值共建推动“创新、创意、创造”的艺术专业应用型教学的运行机制

校企协同共建的过程中,企业与高校属于相互监管,相互推动的关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将课堂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来验证教学质量,以市场为目标进行成果导向。就学校一方而言,与企业合作,可以大力地推动传统设计类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最终促成专业教育的转型,解决设计行业就业结构性矛盾;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的作用,借用市场的力量进行专业教学。学生在参与校企构建的教学活动时,就是在从课堂教学向市场教学方向的转型,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才适合目前设计类行业的就业形势,才是真正把实践教学做到实处。在此理论基础上,高校可成立校企合作办学的示范专业或教学中心,行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可进驻学校成为该专业或该中心的技术骨干成员,配合学校的专业教师形成双导师制,实现特色教学运行。同时教师与企业人员在共同研发课程的同时也可以整合资源,借企业实际项目完成科研合作。从而实现学校方的人才培养、项目共建、 人力资源方面的全方位立体化合作。

四、结语

校企协同构建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不但加大技能工艺的实践实训环节,也更加注重学科的教学与应用,专业教学呈现出面对适应市场需要的理性思考。为确保培养出与时代发展同步,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艺术类应用型教育开始改革现有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同建立起结合市场和行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全新教学体系,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局面。

注释

①刘华强.《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创新》载《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期第4期,第43页.

②卢金山,李朔梅.《基于实践能力的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载《科教导刊》,2015年第8期,第47页.

③刘利.《校企协同合作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载《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第104页.

猜你喜欢
应用型协同校企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