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海涛 王维
相声属于中国北方曲种,最初流行于北京和天津地区,渐至全国,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相声艺术从未停止过发展的步伐,而在上海这块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土地上,相声也在不断创新融合发展,逐步发展形成了“海派相声”。
海派相声由早期活跃在上海的独脚戏与相声的互相融合为始,以北方相声演员渐次南下上海交流演出为源,以石挥、梅熹、程之、陈述等电影演员票演相声为过渡,再到叶惠贤等人,初现海派风格的相声雏形,直至现代年青相声演员,经过多年发展逐步明确为如今的海派相声。
从20世纪初开始,相声在北京、天津盛行,民国时期一些艺人将相声带到了上海。随着相声前辈艺人陈子贞、广阔泉、李德钖、吉坪三等人的传播,相声渐渐扎根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宝瑞、张永熙、关立明、候宝林、郭启儒、赵佩如、李寿增、李伯祥等老艺人都在上海留下足迹。在上海的电影演员如石挥、陈述、程之等人也曾票演相声。“文化大革命”后,上海广电说唱艺术团有相声演员如于震寰、叶惠贤等,长年在相声舞台上表演原创节目。1984年,由叶惠贤、陈述表演的相声作品《配音与方言》荣获了全国相声大赛表演二等奖。
而今仍然在坚持传承的青年相声演员金岩,十几年前在上海市虹口区创建“上海品欢相声会馆”,“海派相声”在上海茁壮成长。最初,每场观众仅有寥寥数十人;如今,金岩自编自导自演的《春天里》《梦回大清》等相声均在千人以上的大剧场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他又推出了“相声情景剧”“海派相声空间喜剧”,并努力推动“海派相声”走向国际舞台。
近年来,上海的民间相声团体接连涌现,如品欢相声会馆、乐透社、田耘社上海相声大会等。这些以“八〇后”演员为主力军的团体大多专注于在传统相声的基础上添加符合潮流、顺应时尚的创新创意,融入网络用语和热门事件元素。他们既注重发展各自的特色,也探索如何打造海派相声独有的风格,既保留了传统相声的表演形式,又融入了现代化的题材。他们将南方的滑稽戏、评弹等艺术元素与北方的相声进行融合,既照顾了本地观众的口味,又不脱离相声的韵味。相声在北方以“听”为主,演员在台上站着说,肢体动作不多;而在南方上海,单纯的“说”就比较缺乏吸引力,难以打动观众,在这里,相声要把动作、语言和表情相结合,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这种差异性,充分表现了“北曲南唱”的独特性质,更说明了在海派文化影响下,相声做出的改变。
以品欢相声会馆为例,品欢相声会馆传承了“海派相声”的表演风格,注重创作理念和创作质量,提倡“笑声就是力量”,是目前上海最活跃、影响最大的相声团体之一。金岩作为团队创始人之一,移居上海20载。他带着北方相声在上海生根,并逐渐姹紫嫣红。金岩认为,“海派相声”不单纯是指“上海的相声”,而是对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品欢相声会馆的原创作品,摒弃相声市场上泛滥成堆的口水段子和低俗笑料,趋向于对相声情节和故事的完整化创作。从剧情内容到表演形式,品欢都进行了更加适应市场的创新改革,使作品既有海派特色,又惠及大众,为上海的喜剧市场增添了亮点,也让相声文化在上海这片南方土地上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在品欢看来,只有创新,才能让笑声更有力量。
如今,海派相声的发展势头非常健康。上海品欢相声会馆从2008年在虹口区成立以来,将“海派相声”扎根在上海,每年驻场演出200场以上,吸引了大量的年轻观众,至今线下观看观众超过85万人次。在输出方面,作品《辛德瑞拉的眼泪》参加全国优秀相声小品展演,《三把斧子》入选首届全国相声小品大赛并获优秀作品奖,演员金岩和马春然带着“海派相声”参加中国曲协代表团远赴阿根廷、墨西哥、古巴演出,受到海外华人的喜爱。海派相声作品《垃圾分类新时尚》和《扫黑除恶立新功》更是登陆“学习强国”平台。2019年6月,中国曲协主席姜昆在“海派相声研发中心”的启动仪式上,也对“海派相声”予以了肯定。
海派文化需要激发活力,需要创造新的海派艺术表达形式;北方的相声艺术能融入海派文化的范畴中来,这本身已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海派相声的打造,是海派文化的一种创新,可以在推进海派文化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使海派文化年轻化。一方面,文化创新的主体应该是年轻人。海派文化最初形成其风格特征之时,一批受到百姓欢迎的艺术家、作家都是年轻人。另一方面来说,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也随之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尤其得到了年轻受众的喜爱和追捧。
“海派相声”是多元的,它既保留了传统相声的表演形式,又融入了现代化的题材,不仅仅是在节目中插入上海方言,更意味着包容、创新。
形式上,海派相声与北方相声有一定的区别,在汲取养分基础上,拓展出相声情景剧,从剧本架构、人物塑造上下手,在形式上更多地注重于表演,结合戏剧的模式,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例如《春天里》将“八〇后”怀旧与现实生活中的无奈相结合,一举成为当年的爆款,深受观众热爱。另外《步步狙击》《梦回大清》等作品也摆脱相声的形式,依靠扎实的内容和极具表现力的喜剧演绎,在上海演艺市场异军突起。
海派相声的表演更加夸张,“演”字当头,金岩、马春然、徐强表演的作品《小红帽》《辛德瑞拉的眼泪》《米拉迪亚的报复》《金陵十二钗》《牡丹亭不停》等,更接近情景剧的表演,但演员依然注重切换角色,比如在作品《霸王别姬》中,金岩表演的角色超过了15个。
海派相声大量运用灯光、背景、音乐及多媒体手段,如空间喜剧《欲忘牡丹亭》中,安置了80多组灯光程序,以烘托舞台气氛。
2020年12月,上海品欢相声会馆成为上海市虹口区非遗项目“相声”的保护单位,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使得“海派相声”能在国内繁荣的曲艺市场上,创作出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好作品。
(責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