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加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问题情境;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一、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内容过于僵化、死板、生硬,需要教师用良好的教学技巧进行带动,并呈现出教学的趣味性,才能使学生深入学习信息知识。问题情境创设作为一种良好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教、学、做的一体性。它不仅为教师教学开辟了新的教学空间和思路,还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锻炼信息能力和素质的平台。在问题情境创设模式下,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并注重提升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利用具有趣味性、合理性、针对性的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此外,问题情境创设对创新学习方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和讨论交流中沉淀知识和学习经验,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二、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保证问题情境的趣味性
初中生处于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格外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尤其是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问题本身缺乏梯度,不具备趣味性,那么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使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成为空谈。以人教版信息技术课程“获取图片”教学为例,为了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笔者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喜欢照相吗?”“同学们对自己的相片满意吗?”“同学们知道怎样制作图片吗?”利用这一系列问题,一步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此过程中,格外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效果。通过开展“谁做得好”的比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比赛意识,使下载、浏览、选择、制作图片等练习一气呵成,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
2.保证问题情境的合理性
将问题情境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办法。在开展教学时,部分教师没有注重加强问题与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不能深入问题情境理解问题,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能力等因素,并将生活与信息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深刻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奠定了基础。以人教版信息技术课程“信息交流”教学为例。為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笔者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交流方式吗?”此时学生积极联想生活回答问题。然后笔者又提问:“同学们,网络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呢?”此时学生陷入沉思,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笔者结合学生给出的答案,掌握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然后围绕“网络信息”展开教学,实现了对学生的高效引导。
3.保证问题情境的针对性
为了保证问题情境创设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结合教情、学情,尽可能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确保问题针对性的同时,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本节课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借助问题牵引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以人教版信息技术课程“加工多媒体素材”为例,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过于复杂、烦琐,笔者将网上相关教学视频进行整合,制作出方便学生观看、记忆、理解的微视频。通过播放微视频,并在暂停的节点上设计问题,如“我们都有哪些转换文件格式的办法呢?”等,在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的同时,也为学习新知识埋下了伏笔。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还能帮助学生领会学习方法。
4.保证问题情境的探究性
保证问题情境的探究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当组织合作学习时,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体和集体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发挥自主学习的效用,又能从合作学习中积累知识和经验,从而稳步提升学习成果。为了提升问题情境的探究性,笔者开展了“小先生”活动。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探究任务。然后让每个小组结合自己的研学成果,选派一名成员做“小先生”上台操作和讲课。通过给“小先生”更多的权利,让他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交流,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发现问题,还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准确地掌握本节课知识。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促进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刍议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20(7):185.
[2]孙淑莲.情境创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