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家族中的曲艺奇葩

2021-03-28 02:31谢柏梁
曲艺 2021年3期
关键词:概论曲艺教材

谢柏梁

多年来的文学概论类书籍,以蔡仪、以群和童庆炳等先生主编的教材影响较大。受到文学概论类书籍的影响和激励,艺术概论类的教程也蔚为系列,这其中以王宏建、彭吉象、孙美兰、朱晓军等教授主编的教材使用和传播较广。我与袁玉琴教授主编的分类教材《影视艺术概论》,也在电影出版社多次再版过。

但是这些文学艺术类的概论教材,尽管对于小说戏曲乃至话剧电影关照有加,但总是对小说、戏曲的源头或者近親之曲艺艺术,青睐太少,瞩目不多。因此,名曰概论,终有遗憾。

于是有了曲艺界和高教界的自力更生与奋发图强。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与北大汪景寿教授合作,于1980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曲艺概论》,汪教授1994年又在该社出版了《中国曲艺艺术论》。薛宝琨自从参与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国文学概论》撰写之后,也先后撰写出版了《曲艺概论》《中国的曲艺》等史论专著。

随着曲艺概论类的专著开始蔚为系列,汇集各路英豪、撰写一部适宜于高等院校曲艺教学的统编教材,已经是诸缘和合,呼之欲出了。

于是就有了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由薛宝琨、崔凯等人主编的《中国曲艺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的攻坚、成型和面世。经过近两年的使用和传播,该书在高校中有口碑,受学生之欢迎,得社会之呼应,受学界之推重。

该书关于曲艺艺术的结构铺排,主要从曲艺的本体、形式、创作、观众、作品、表演、音乐和审美共8个方面,予以了分专题的深入探讨和个别阐述。

曲艺本体论,历史感与逻辑性兼具,使人既惊讶又认同,边学习边思考。比方论曲艺一词,先后经历了西汉编定的《礼记》、清初李渔的《春及堂诗跋》、民国张云舫“小三姐听了各样的曲艺”,直到1949年到1953年正式将曲艺定名为一门用口语说唱叙事的表演艺术,这就令人为之叹服。关于曲艺的集体性与群众性,口头性与通俗性,传承性与稳固性,变易性与广容性,都分析得特别到位。当然,如果将最后一个特征,置换为灵活性与多元性,是否更令人容易接受,也可继续探讨。我还特别欣赏本章第二节,论及曲艺与民族文化心理,从消遣娱乐、入世务实、技艺并重、谐(言虐)含讽、雅俗结合、无奇不传等方面加以展开,分析到位,归纳有序,展开有谱。

本章关于曲艺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影响,写得尤为大气厚重。说唱对于戏曲,从题材输送、曲调提供、时空关系和戏剧观念的影响,阐释得令人心服口服。曲艺对小说的影响,也不仅是章回体、叙事结构、主观评价等方面,更是小说讲唱的母体。至于变文与叙事诗的关系,也探讨得精要警策。若是该章能够由此出发,适当论述一下中国曲艺与西方史诗和神话、讲唱与流行的关系,那该多好。

曲艺作品与曲艺表演这两章,写得非常精彩。从题材内容关于公案侠义、风俗趣闻、历史演义到时闻素材,都予以了由点带面、有分析有小结的阐述。尤其关于个人创造与接力变奏,从长篇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到若干相声作品的添油加醋,从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到西河大鼓《杨家将》,从杨少堂在扬州评话的广泛开拓,到苏州评话何云飞的《武十回》,都令人看得舒服,悟得明白,想得开心。

在曲艺表演的章节中,可以说铺展得淋漓酣畅,引人入胜。本色自然且清新刚健所带来的“人缘儿”,一身二任、灵活自由所派生的宏大叙事空间,跳进跳出的扮演感、叙述感和评说感,乃至“现挂”临场的机灵感和逗趣感,都令人不在现场也觉开心,同样能感知到现场氛围中智慧的流动。书中举了侯宝林说相声《婚姻与迷信》,绘声绘色地描摹到新娘子走过来,要撩起长袍,跨过老酒浇旺的炭火盆的时候,正好有救火车的声音从剧场外经过。侯大师立马现挂道:“这不定又是谁家娶媳妇呢。”于是观众们顷刻解颐,哄堂大笑,为大师的机敏和智慧而大声喝彩。

在论及鼓界大王刘宝全的时候,书中列举了刘先生如何适应帝都观众的口味,改用北京话的语言声调,吸收了梆子腔、石韵书、马头调等不同的艺术样式,尤其是借鉴了京剧的表演科范与身段亮相,又在文人庄荫棠关于曲本的润色、修改和丰富之后,这才把河间木板大鼓,丰富提高、变奏升华为至今传唱不衰、饶有韵味的京韵大鼓。这就把一个人的努力与时代结合起来,与地域关联起来,与文人雅士和诸多观众的帮助结合起来,最终才得以成就京韵大鼓这一著名北京曲种,蔚为气象,终成大观。在此基础上,本书总结为“合作默契、集体抒情”,这就令人分外信服。

当然,作为第一部蔚为规模,趋于规范化、理论化的高校曲艺教材,该书还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例如曲艺表演究竟是以演员为中心,还是以观众为中心。我的想法是必须以演员为中心,以观众为服务对象。此外,关于曲艺创作与曲艺作品这两章,将来是否能够合并起来,也可讨论。目前的曲艺审美放在最后一章,也许应该予以提前,不仅要与曲艺观众章节彼此靠近,也能相互发明。目前有的章节在举例归纳上结合不够,关于各地丰富多彩的曲艺样式与作品例举偏少,便使得许多局外人尤其是对曲艺了解不多的大学生有时候会感到迷茫。即便谈曲艺观众,目前还显不足。观演互动与集体情绪的宣泄,也许还可以进一步论及。在戏曲戏剧界,已经有多部观众学专著论证得当,基础较好,曲艺观众学也可以旁征博引,适当借鉴,融会贯通,自备一格。

但是瑕不掩瑜,《中国曲艺艺术概论》固然还有在大学生和社会读者的互动下,具备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丰富空间,但其格局初定,气象博大,云蒸霞蔚,并足以令人神往。这是我国曲艺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最具备中国民族特色和民间基础的一门大学问,还是人类说唱文学在东方文明大国目前最具规模的一部优秀而规范的概论。

我从湖北师大、华东师大和中山大学毕业之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做过10年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又在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国戏曲学院,执教过25年,并担任过10年戏文系主任。我的工作职能之一,就是选教材、编教材和用教材。我当然看过一些俗文学方面的教材,也拜读过一些曲艺史论的大著,包括地方曲艺和个别曲艺品种的一些文献资料,但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的曲艺教材,一向更在大家的期盼和渴望之中。

如前所述,在我国《文学概论》和《艺术概论》系列教材渐趋成熟的基本格局下,《中国曲艺艺术概论》的问世和使用,像一朵奇葩瑶草,放置于各种文学与艺术概论当中,戛戛独造,顾盼生辉,在我国文化艺术总瞰的理论花园中独具风采而毫无愧色。

另外一方面,本书的流播,也一定会引起诸多文学概论与艺术概论编写者的重视,如果新的文学艺术与美学概论中缺失了曲艺概论这一最具备通俗性和群众性的篇章内容,恐怕也不能够称之为“概论”,而是以偏概全的旧观。大学之伟大,在于有相当学术含量和创新内容的新的教材体系的确立,而这部《中国曲艺艺术概论》,正好为中国和世界上的优秀教材体系与教学,提供了新的视界,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者:中国曲协曲艺教育与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学院原戏文系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概论曲艺教材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教材精读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曲艺泉城》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