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2021-03-28 10:02任建功
新课程·上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成因学困生

任建功

摘 要:在教学中,“学困生”这一问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力不从心的学习状态,学习吃力,跟不上学习节奏。所以说教师对这些学生要重点关注,能够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些及时的解决措施。结合多年来的数学教学经验,探讨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并提出一些转化策略,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学生爱上数学,提高数学成绩,走出困境。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有不少学困生。學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促使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改善,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概析

首先,普遍的问题便是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不足。因此,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困生主要是对数学的学习难以产生浓厚兴趣,在学习上完全没有热情与激情,感受不到数学的快乐,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心理,使后续的数学学习更加困难。缺乏数学学习兴趣,这也是学困生的主要成因之一,是转化学困生路上的最大障碍。

其次,教学中缺乏符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数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启蒙的关键,若不能够有效把握和创新教学方式,就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出现各种不良的学习情况。

二、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策略

1.通过心理干预,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所谓的心理干预,就是通过日常的鼓励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实际的农村初中教学中,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特殊,会导致许多学生出现畏惧、从众、惰性的心理。这些心理不仅不利于日常教学的开展,还会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障碍进行个别辅导,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对与直线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对“过两点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条定理进行论证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示一些动画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论述。通过学生对于“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的理解,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得出“两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结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和实践。这样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不再“畏难”,慢慢爱上数学学习。

2.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影响学困生学习情况的关键因素,好的习惯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尤其重要,特别针对学困生的情况来讲,大多数学困生没有端正学习的态度,在他们的眼里总是呈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利用一些有趣的小组擂台比赛活动、班会课等来渗透好习惯的工作,从而优化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使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3.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需要学生思考、探究,在上文中我们也提到了不少学困生之所以处于“学困”的境地,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数学学习无法产生兴趣,这也与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有关。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教学会显得“枯燥”一些。教师应该从提升课堂趣味性入手,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土教材,引导学生把生活实际和数学学习有效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

例如,关于“平移”的内容,老师可以根据这节内容设计相关实践活动来引起学生兴趣。图形相关的知识内容较之纯代数运算更为直观和有趣。老师可以在课前提出相关问题,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找出教室中由平移运动得来的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教师要特意关注学困生的情况,关注其思考过程,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其专注课堂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在“拓广探索” 的模块中有画出自家房屋的平面图及设计户型的相关活动,老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通过叙述设计过程和比例尺的选择,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利用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帮助学困生对所学习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起到提高能力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对农村学生来说,由于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居家期间课后作业辅导督促比较松散,教师更要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关心学生的成长,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培养“学困生”的认知能力,作业布置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鼓励其坚持独立完成任务,及时面批辅导。帮助学困生慢慢找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使学生真正回归课堂,克服厌学心理、恐惧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同时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邓明德.关于精准扶贫视角贫困地区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对策[J].低碳世界,2020,10(5):197-198.

[2]李晓志.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及转化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20(2):72-75.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60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成因学困生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