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龙 宋 峻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0)
温胆汤作为古今名方,乃治痰之祖,临床广泛临床;“痰”是胸痹心痛最为重要病理因素之一,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胸痹心痛,取得了较好疗效。这引起了我们反思,本文回归古代文献,追本溯源,理清温胆汤渊源,分析其功用主治及历史演变,探讨与胸痹心痛之间内在联系,并结合临床实例,化裁温胆治疗胸痹心痛,现总结如下。
据资料记载,温胆汤最早见录于南北朝时期(公元580年)姚僧垣的《集验方》中,可惜此书现已散佚不可考。现存古籍中,“温胆汤”方名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1],其药味、药量、功效与《集验方》中的温胆汤相同,该方由生姜、陈皮、半夏、竹茹、枳实、甘草组成,其中生姜、陈皮的量最大,方性偏温,主治大病后“胆寒”所致的“虚烦不得眠”。兼之,学界大多认为《备急千金要方》多参考《集验方》,故《中医方剂大辞典》[2]认定温胆汤源于现已亡佚的《集验方》。后世所用温胆汤则多以南宋时期陈无择编写的《三因极—病证方论》[3]为基础加减,该方在《集验方》《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药味中加茯苓、大枣,将生姜减至五片,竹茹用量未变,使方性由温转平,病机也从《备急千金要方》所谓的“胆气虚寒”变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胆郁痰阻,心胆虚怯”。
后世常用的温胆汤来自《三因极—病证方论》[3],该方由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茯苓一两半,炙甘草一两,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组成。半夏为方中君药,味辛性温,具温燥特性,用治寒痰、湿痰;陈皮,性味辛苦温,医书云“若治呕吐而见痰热之象者,可配竹茹、黄连等品;内有实热者须慎用”。半夏、陈皮辛温治寒特性不言而喻。方中生姜,味辛性温,具温中温肺之功,“对于阴虚内热及热盛之证忌用”。以上三味药均忌用、慎用于热证,其强温之性可见一斑。而大枣,其味甘性温,常与生姜同用,“能助湿生热……痰热咳嗽均忌服”,《本经逢原》云“枣属土而有火”[4]。茯苓、甘草均为甘平之品,云“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甘草协和诸药,使之不争……用之得其平”。可见味甘性平的茯苓、甘草属性或偏助阳,或不偏不倚。方中唯有竹茹、枳实为寒凉之品,但其性也仅微寒而已。竹茹味甘而性微寒,虽有清化痰热作用,但治痰热时亦须与寒凉的黄芩、瓜蒌或黄连配用方可。枳实味苦辛性微寒,在方中起行气消积之作用;可治热证,如里热实证、湿热积滞证等,但亦须与大黄、黄芩、黄连相配。由此可见方中用药共8味,寒温之比为2∶4,药味上看温药为多;再从药物用量比例看,温药也占了绝对优势。可见,温胆汤中虽有微寒之竹茹、枳实,但温药为主,故全方并无“清胆之功”。
从温胆汤的演变看:宋以前,该方的原方多从胆木少阳之性为温的角度立论,温胆汤以“温胆”为主要功用。如《医方考》解释“胆,甲木也,为阳中之少阳,其性以温为常候,故曰温胆”[5]。而《医宗金鉴》中也引罗谦甫言“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恶壅郁。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至明代,朱丹溪关于“郁证”和“痰证”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产生巨大影响,温胆汤的使用与“痰”“气”等病理要素密切相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被誉为“治痰鼻祖”的二陈汤可谓是脱胎于“温胆汤”。这样温胆汤就失去原有的“温胆”之效,直至清代,这种学术观念一直占主导地位。如《类证治裁》指出“郁而生火生痰,痰与气搏,变生诸症,温胆汤加枣仁、莲子”[6]。从上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痰病理论思想”的发展,“温胆汤”在痰病的治疗中大放异彩,温胆汤功用也从“温胆”转为“化痰”。
综上所述,“温胆”论者,多为宋朝之前,学者从“胆木少阳之性为温”出发思考论述。而“清胆”论者,多受明清以来“郁证”和“痰证”的学术思想影响,从二陈汤加枳实、竹茹来论述温胆汤;目前该方广泛应用痰证治疗。至清代,该方多被看作二陈汤的附方了,《方剂学》五版教材将温胆汤归为“化痰剂”,与二陈汤归为同一章节。温胆汤源于《集验方》,后经《三因方》变化,其性由温转凉,后世医家又多从痰热立论该方。宋峻教授认为:温胆汤之“温”字,当作和字解,调和之意,无明显“温胆清胆”之功,多为“和胆”。故历代多认为温胆汤的“温”义在恢复少阳温和之气。《成方便读》云“以温胆名方者,亦以胆为甲木,常欲得其春气温和之意耳”[7]。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我们提出“胸痹心痛治疗方面以胆为经,以痰瘀为纬”,这与“温胆汤”遥相呼应。《黄帝内经》言五脏六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8],明确提出“胆”所起的重要作用。胆为奇恒之腑,能藏能泻。藏者,内藏精汁;泻者,能清泄浊气的意思。李东垣云“胆者,少阳春生之气……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张景岳亦云“所以能通达阴阳,而十一脏皆取决乎此也”。所以,胆的生理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胆气不畅,气机乃郁;二是清气不升,浊气乃生。这两种病理因素相互作用,致气血失调,痰浊内生,诸病生焉。这是胸痹心痛“以胆为经”治疗的病机基础。此外,胆与心还可通过“经络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灵枢》云“足少阳之脉……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其支者循胸出胁”,通过经络体系,胆与心建立紧密联系,这则构成胆心同病的结构基础。
《素问·痹论》曰“心痹痛者,亦有顽痰死血”,认为胸痹心痛主要病理因素为痰、瘀,两者相互交结,致使病情缠绵难愈,难治。《灵枢》曰“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成矣”,明确表明了“痰瘀同病”的现象。《血证论》曰“血瘀既久,亦能化为痰水”[9],《丹溪心法》中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10],则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论述了瘀血与痰饮互相胶结的复杂病理过程。《诸病源候论》曰“诸痰者,此有血脉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11],明确了由瘀致痰的病理过程。痰与瘀的关系其实本质上是“津液”与“血”的关系。首先,痰为体内水液代谢异常的产物,瘀血为体内血液代谢异常的产物;从这“津血同源”之论,不难看出痰瘀之间的密切关系;其次,从病理演变来看,痰瘀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胶结为害。痰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气机不畅,瘀血内生;反之,瘀血可至脉络不畅,气机失调,体内津液分布异常,聚而为痰;所以痰瘀常并见;再次,瘀血和痰饮同时存在,有可相互促进,致使病情复杂,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从上不难看出,胸痹心痛与痰瘀密切相关,而“痰瘀同源”,使本病的治疗更为棘手。
患某,男性,64岁,2020年6月17日初诊。主诉:反复胸闷心慌8月余,加重2周。患者形体偏胖,嗜食肥甘厚腻烟酒,有“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180/90 mmHg。患者近8年来时有胸闷心慌,活动后及劳累后症状加重,2020年2月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术,术中提示左主干正常,前降支60%左右狭窄,第一对角支开口处60%狭窄,左回旋未见明显狭窄,右冠近中段50%狭窄。诊断“冠心病”,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美托洛尔缓释片、单硝酸异山梨酯、曲美他嗪等口服,但患者仍时有胸闷心慌。就诊时证见:胸闷心慌,伴胸部时有刺痛,活动后更为明显,头昏头重,口苦心烦,纳呆恶心,夜寐差,大便秘结,小便尚可,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查体:血压150/95 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65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窦性心律2、V1~V5T波低平,偶发室早。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痰热瘀结,心脉痹阻)。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治法:清热化痰、活血止痛。方以温胆汤加减:半夏15 g,竹茹15 g,枳实15 g,陈皮10 g,茯苓 15 g,黄连 9 g,薤白 15 g,瓜蒌15 g,水蛭10 g,地龙10 g,砂仁6 g,生龙骨 30 g,生牡蛎30 g,炙甘草5 g,生姜5片。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分服。二诊:服药后胸闷心慌、胸部刺痛,头晕头重等症好转,效不更方,继服7剂。三诊:患者胸闷心慌、胸痛等症未再发作,大便每日1行。后原方稍有更改服用近半月,胸闷心慌,胸痛,口苦心烦等诸症消失。
按:该患者以“胸闷痛心慌”为主证,诊断为“胸痹心痛”。该患者体胖,患者属于脾虚湿盛之体,又嗜食肥甘厚腻烟酒,致脾胃损伤,脾失健运,酿生痰湿,日久化热成瘀,痰热瘀血痹阻心脉而为胸痹,治疗以清热化痰、活血止痛为主,方用温胆汤加减。该患者典型“痰、热、瘀”表现;以“温胆汤”为基础方化痰,加用瓜蒌、薤白清热化痰;重用黄连以清热;以虫类药乃活血化瘀之最,该患者运用用“水蛭”“地龙”增强活血之效;佐以“砂仁”增行气之功,患者睡眠差,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安神;生姜、甘草调和诸药。
温胆汤最早录于姚僧垣的《集验方》,现存古籍中,“温胆汤”方名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后世所用温胆汤则多以南陈无择的《三因极—病症方论》。温胆汤之“温”字,乃作“和”字解,为调和之意,无明显“温胆清胆”之功。胸痹心痛病主要病理因素之一为“痰”,病情常缠绵难愈;温胆汤为治痰之祖,运用温胆汤理论基础充分,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