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证的里热病机探讨*

2021-03-28 16:32陈云坤王成虎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4期
关键词:五苓散太阴泽泻

陈云坤 李 芹 王成虎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11)

五苓散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临床常用经典方剂之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记载其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功用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1];规划教材《伤寒学》认为其病机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治法为“通阳化气利水,外散风寒”[2]。也有学者认为五苓散证功用为“解表利饮、平降气冲”[3]。通过对五苓散药物、类方、条文、主症以及临床验案分析,结合历代医家观点,笔者认为五苓散病机中应当合并阳明里热,现论述如下。

1 阳明里热

《伤寒论》提出六纲,即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其中按病位即表、里、半表里分,阳明应为里,按病态即疾病的虚实状态分,阳明应为实,按病性即寒热分,阳明应为热,故阳明病病位在里,病理为实热,病机为里实热。里实热有轻重之分,轻者为烦温证,表现为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心烦易怒,失眠,口干、口渴,小便短少,协热利,舌红苔少,脉洪,重者为燥热证,表现为日晡潮热,口燥咽干,喜冷饮,躁狂不安,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实数等[4]。

2 五苓散与阳明里热

2.1 以方测证,当有里热 《伤寒论》中五苓散组成为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其中泽泻量最大,桂枝量最小,其比例为5∶3∶3∶3∶2,临床中多按此比例运用或加减。《神农本草经》记载桂枝、白术为温性药,桂枝记载为“味辛温。主上气咳逆……利关节,补中益气”,具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白术记载为“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止汗,除热”,具有燥湿利水,健脾止汗。《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苓、猪苓为平性药,茯苓记载为“味甘平……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猪苓记载为“味甘平。主痎疟……利水道”,两者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寒性药只有泽泻,泽泻《神农本草经》记载为“味甘寒。主风寒湿痹……消水”,其功效为利水渗湿泻热。《神农本草经》言“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方中泽泻量最大,可见五苓散所对治的病机中应有里热。《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十讲:经方用药初探》描述五苓散病机为太阳表证太阴水饮阳明热,其泽泻用量独重,取其甘寒为方中主药,主治在阳明,宜于热证,以解其烦渴,主逐饮清热[5]。《医宗金鉴》提到“君泽泻之咸寒,咸走水府,寒胜热邪”,也支持这样观点。曾纪发等[3]通过总结冯世纶教授运用五苓散临床经验,以药物药性测证,认为五苓散证有一类由里热引起的脉证表现,其热主要源于水饮郁而化热,其临床可见发热、不恶寒、尿灼热、脉数等。

2.2 主症解析,当有里热 《伤寒论》中五苓散的条文有71、72、73、74、141、156、244、386共8条,在《金匮要略》[6]痰饮咳嗽篇及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有所记载。结合《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原文五苓散主要表现为发热或微热,恶寒,汗出,头痛,身疼痛,小便不利,消渴,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霍乱,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脉浮或浮数。其中发热或微热、恶寒、汗出、头痛、身疼痛病机为太阳中风;小便不利提示下焦气化不利,水入即吐、霍乱、脐下有悸、吐涎沫、癫眩为水饮内停所致,提示病机有太阴水饮,消渴、烦渴、渴欲饮水、渴而躁烦等提示除有气化不利,体内水饮不能转化为津液以外,还应有阳明里热参与,为太阴阳明的水热互结,寒热错杂所致。《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书中指出五苓散的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小便不利,另外一个是热不除,有热,烦渴[7]。综上五苓散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寒热错杂,寒多热少。

2.3 类方鉴别,当有里热 《伤寒论》中五苓散类方有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大枣汤、桂枝去桂(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苓桂术甘汤等,方药中茯苓、桂枝、炙甘草、大枣、白术、生姜等均为性温、热、平之药,故上述方剂的主治证,就其病性而言是一致的,均为阳虚水停证[8]。《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条文中“不渴”的描述,结合药性分析,其病机当无里热参与,而五苓散“汗出而渴”则应当有阳明里热。《医宗金鉴》提到“此申上条或渴而不烦,或烦而不渴者,以别其治也。伤寒发汗后,脉浮数,汗出烦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今惟曰汗出者,省文也。渴而不烦,是饮盛于热,故亦以五苓散主之,利水以化津也。若不烦且不渴者,是里无热也。惟脉浮数汗出,小便不利,是荣卫不和也,故主以茯苓甘草汤和表以利水也”,亦指出五苓散有里热。

3 临床验证,当有里热之症

3.1 眩晕、水逆、发热案 患某,男性,84岁,因“发热、咳嗽5 d,伴头晕、步态不稳3 d”于2018年7月23日于我院脑病科住院治疗。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39.5℃。入院查:体温38.7℃,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10.29×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2.1%,C反应蛋白103.52 mg/L。头颅MRI: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胸部CT:双下肺少许慢性炎症,右上方少许结节(考虑炎性结节)。中医诊断:眩晕(痰浊中阻)。西医诊断:1)头昏待查;2)发热待查;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高血压2级,很高危组;5)前列腺增生。入院后先后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抗感染,甲氧氯普胺止吐,中药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小柴胡汤等均效果不明显。入院4 d后转入肺病科,反复发热10 d,每次服用退烧药可汗出热退,随后又发热,轻微咳嗽,干咳为主,眩晕,不能下床行走,呃逆,口干、口苦,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纳差,精神差,小便不利,脉弦细,舌淡红,苔薄黄润。诊断:眩晕、水逆、发热,太阳少阳太阴阳明合病。予柴苓汤加减:北柴胡20 g,酒黄芩10 g,姜半夏20 g,生姜15 g,生晒参9 g,大枣10 g,炙甘草10 g,桂枝10 g,茯苓20 g,猪苓15 g,白术15 g,盐泽泻10 g。3剂水煎服,每次200 mL,每2小时1次,体温下降后,减为每4~6小时1次。次日体温正常,3剂后头昏消失,口渴,饮水量减少,继续予以柴苓汤,1周后痊愈出院。

按:患者反复发热、眩晕、呃逆、苦干、口苦、纳差、精神差、小便不利、脉弦细、舌淡红、苔薄黄润,提示存在少阳枢机不利病机,正如《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根据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予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患者发热,眩晕,口干,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脉弦细数,舌淡红,苔薄黄润,提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根据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及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予以五苓散利水渗湿泻热,温阳化气解表。小柴胡汤与五苓散合方为柴苓汤,出自《丹溪心法附余》卷一,具有分利阴阳,和解表里之功效。主治伤寒,温热病,伤暑,疟疾,痢疾等,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发热,或寒热往来,或泻泄,小便不利者,以及小儿麻疹、痘疮、疝气见有上述症状者。

3.2 消渴案 患某,女性,81岁,因“口渴,多饮,饮不解渴5个月”于2016年11月20日门诊就诊。症见:口干,喜温饮,量多,不能解渴,双大腿、会阴发热1~2个月,皮肤冷,不易汗出,食欲差,尿频,排尿灼热感,夜尿5~6次,大便每日1次,软,双侧脉浮,舌淡,苔薄白腻。既往糖尿病5年。诊断:消渴,太阳太阴阳明合病。予五苓散、封髓丹加减:白术15 g,茯苓20 g,猪苓15 g,泽泻25 g,桂枝10 g,砂仁20 g,黄柏10 g,炙甘草15 g。6剂冲服,每日3次,每次200 mL。2016年11月27日复诊,口干好转,口中有津液,自觉好转一半,双侧大腿、阴部发热较前好转,排尿热感明显好转,食欲、小便不利好转。继续予以前方,7剂。2016年12月8日复诊,自觉口干、喜温饮好转约80%,双侧大腿、阴部发热消失。

按:患者糖尿病病史,口渴、多饮、喜温饮、饮不解渴、食欲差、尿频、夜尿5~6次、大便软、舌淡、苔薄白腻提示有太阴水饮病机,水饮气化不利;双大腿、会阴发热、皮肤冷,脉浮提示有太阳表证病机,排尿灼热感提示有阳明热病机,机体存在寒热错杂,寒多热少,兼夹表证,辨证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处方五苓散、封髓丹加减。封髓丹则最早见于元代许国祯的《御院药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原方记载其“降心火、滋肾水”。郑钦安认为其为“纳气归肾之法”[9],为上、中、下并补之方,“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和甘草之甘,辛甘化阳,阴阳化合,交汇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也”。能治一切虚火上冲,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

3.3 湿疹案 患某,女性,49岁,因“双侧腹股沟痒2年”于2017年1月8日门诊就诊。症见:局部瘙痒明显,双手疼痛,肩痛,颈部疼痛,易汗出,身热,饮食可,睡眠可,大便可,小便不利。脉浮,舌尖稍红,舌淡胖,水滑。皮疹局部红,皮肤破溃,有渗液。诊断:湿疹,太阳太阴阳明合病。予五苓散加减:猪苓15 g,泽泻15 g,桂枝10 g,白术20 g,茯苓20 g,连翘20 g,赤小豆15 g。6剂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200 mL。2017年1月15日复诊,自觉腹股沟痒好转约70%,双手疼痛、肩疼、颈部疼痛好转,易汗出,汗量减少,饮食可,睡眠可,大便可,小便不利较前缓解,近日感冒后咳嗽,口干,饮后不解渴,舌脉同前。诊断:湿疹,太阳太阴阳明合病,予五苓散加减:猪苓15 g,泽泻15 g,桂枝10 g,白术20 g,茯苓20 g,连翘20 g,赤小豆15 g,干姜10 g,细辛5 g,五味子10 g。4剂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200 mL,随访上诉症状缓解。

按:患者湿疹病史,其双侧腹股沟痒、双手疼痛、肩痛、颈部疼痛、易汗出、身热、脉浮提示存在太阳中风的病机,舌辨寒热病本,舌淡胖、水滑提示体内有寒,有水饮,舌尖稍红,提示体内有热,病机为寒热错杂,寒多热少,水热互结,兼夹表证,辨证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处方五苓散加减,加连翘、赤小豆旨在苦寒清热解毒。复诊时感冒后咳嗽,口干,饮后不解渴,医圣张仲景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联用温性药干姜、细辛、五味子以温肺化饮。

4 结 语

综上所述,以方测证、主症解析、类方鉴别、临床验案都表明五苓散病机中有里热存在,故其有清泻里热的功用。如此一是有利于方中泽泻作为君药所发挥的利水泻热的作用。二是利于与五苓散类方: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茯苓甘草汤、桂枝去芍药(桂)加白术茯苓汤等的鉴别。三是可更好指导临床辨证,实际运用中里热除了常见的渴、消渴、烦渴、烦、燥渴等主症外,还可见如热在皮肤而出现皮疹、湿疮,热在上焦可有心烦失眠、热在下焦可见尿频、尿急、甚则尿热、痛等,以及舌红、舌尖红,苔黄、乏津,脉数等表现,如再兼见小便不利,以及水饮所致的眩晕、心悸、心下痞、下利、水肿、恶心、呕吐水逆以及发热、恶风等既可判断其病机为水热互结,气化不利,表证未解,予以五苓散治疗。

《方剂学》祛湿剂中五苓散方解“水蓄下焦,气化不利,水精不布,故烦渴欲饮”“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认为其烦渴欲饮为下焦气化不利所致,故五苓散功用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伤寒学》太阳蓄水证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外散风寒”。《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提到“是方也,乃膀胱泻热入府,水气不化,膀胱表里药也。一治水逆,水入即吐;一治消渴,水入即消”“水入吐者,是水盛于热,水入消者,是热盛与水”“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注解伤寒论》提到“里热盛则能消水,水入则不吐;里热少则不能消水,停积不散,饮而吐水也”,前二者在病机中未明确提及里热,功用中未予以体现,故认同《医宗金鉴》及《注解伤寒论》的观点,五苓散病机应有里热的参与,泽泻咸寒为君药,以其利水渗湿,同时清泻里热。故五苓散的功用当为:利水渗湿泻热,温阳化气解表。

猜你喜欢
五苓散太阴泽泻
泽泻到底“毒”不“毒”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五苓散治盗汗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