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期的鸡务必做好疾病的预防

2021-03-28 16:15:00朱瑞凯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蛋期鸡场兽药

朱瑞凯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农业农村局 054400)

蛋鸡养殖一般需要经过育雏期、育成期和性成熟期三个阶段,其中性成熟期就意味着鸡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开始产蛋。我国大部分的鸡品种在第120d左右时,鸡群中可见到第一枚鸡蛋,之后在第140~150日龄时产蛋率能超出50%。产蛋期的鸡需要加强管理,特别是需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下面就此为话题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1 养鸡业现状

随着养殖业进入集约化和规模化时代,中小型养鸡场正在逐步被淘汰,对于蛋鸡养殖来讲,目前存栏2000只以下的在我国已经不多见,大多养殖场规模在5000~50000只,这些鸡场大部分可称作家庭农场式或小型农业合作社式,是目前市场鸡蛋来源的最主要提供者。蛋鸡的养殖效益只有当鸡进入产蛋期后才能获得,前期需要4个多月的育雏和育成期,对资金链考验很大,如果选择养殖蛋鸡,前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资金储备。由于养殖周期长,其中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尤其是疾病风险,在漫长的育雏、育成和产蛋期,哪怕发生一次烈性传染病,整个鸡场就可能面临倒闭的困境。虽然我国养殖水平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疾病防控水平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疾病的发生一般都遵循一个规律,就是饲养区域越集中、数量越多、饲养密度越高,则疾病的发生率就越高,特别是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我国养鸡业的不断发展也导致最近十年来疾病不断流行,有的呈季节性流行,有的呈地区流行,有的流行则与鸡品种有关,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于养殖场的管理者来讲,疾病的防控务必作为鸡场管理的最重要日程之一来抓[1]。

2 疾病的种类

2.1 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是由某种能感染鸡的特定病原所引起,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这些病原本质也是一个生命体,具有自我复制、增殖的能力,这种能力也造就了其具有传染性。鸡群中一旦有一只鸡感染,病原体会在该鸡体内进行复制和增殖,并破坏鸡的组织和器官,导致疾病的发生[2]。病原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向体外排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接触、血液、生殖道等途径感染健康鸡,最终导致大面积的鸡发生疾病。

2.2 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主要为饲料营养成分配比不科学,或某种营养物质缺乏而导致。饲料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对于进入产蛋期的蛋鸡群来讲,最容易缺乏的是矿物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已逐渐下降,有该病存在的鸡场主要和使用劣质饲料有关,包括饲养营养配比不合理、饲料霉变、饲料过期等情况。

2.3 应激性疾病

鸡群发生大面积应激时也会产生群发性的疾病,临床常见的应激主要有热应激、运输应激、饲料变更应激、噪声应激、天气突变应激等。热应激在炎热夏季多发,俗称中暑,是体内热量聚集,无法散发到环境中所致。运输应激常见的为上笼、换场等需要运输时而发生。饲料变更应激为变更饲料组方、品牌或饲喂方式而造成。噪声应激多发生在离公路、铁路、施工地、工厂等距离较近的鸡场,长期的噪声刺激对鸡产蛋有着潜在影响。天气突变造成的应激也很常见,突然发生的雷雨、大雪等天气都是一种应激。

2.4 中毒性疾病

中毒性疾病也常表现群发,最常见的为药物中毒、霉素毒素中毒和饲料添加剂中毒。药物中毒主要是不规范使用药物而引起,某些养殖场为了追求疾病防治效果,常常加倍量使用兽药,或者随意延长用药周期,导致药物蓄积在体内而造成中毒。霉菌毒素中毒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生较多,最常见的是玉米霉变,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饲料添加剂中毒临床罕见,但也有发生,主要是添加剂在饲料中搅拌不均匀,临床使用时有的鸡吃得多,有的鸡吃得少,吃得多的就容易出现中毒。

2.5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临床所见不多,该病的发生主要和品种有关,有些育种公司的新品种未严格生产评估就上市,虽然在育雏期和育成期看不出有明显症状,但进入产蛋期后,鸡群的生产性能明显受到影响,虽然鸡不出现死亡,但最终仍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

3 预防

3.1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大多数群发性的疾病,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本质还是和管理不到位有关[3]。中小型鸡场最好有专门的养殖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存在管理漏洞的要及时修正,新建鸡场要勇于向有管理经验的鸡场学习。大型鸡场需配备自己专门的管理团队,养殖龙头、养殖集团等最好定期将自己的专业人员派驻到国外进行学习,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饲养技术带回国内为我所用。鸡苗要选择大型种鸡场的苗,有过发病史的种鸡场不要合作,有遗传缺陷的种鸡也要拒绝采购。

3.2 注重消毒工作

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直接提升了疾病发生的风险几率,这些疾病大部分还是多种致病原感染所引起,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真菌等,加强消毒有利于对环境中存在的病原进行杀灭,持续不断的消毒能使环境得到有效净化,疫病发生率也会下降。值得一提的是,预防疾病所使用的消毒剂尽量选择广谱的,最好多种消毒剂定期轮换使用,这样可以扩大消毒剂的杀菌谱,效果比单一消毒剂要好。

3.3 做好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的目的是依靠疫苗株的抗原刺激作用,使易感鸡群体内产生有效滴度的抗体,从而抵抗野毒的感染。对于蛋鸡来讲,一般在育雏期和育成期按照规范的免疫程序免疫,体内就能获得多种疫苗的抗体,但由于产蛋期时间较长,且抗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最为典型的是新城疫和流感抗体,故这两种疫苗在产蛋期应每隔4~6个月补免一次。除此之外,有些疾病是季节性发生的,也有些疾病是地方流行的,鸡场可针对这些疾病合理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3.4 饲料、饮水要卫生

大多数种类的传染性疾病是能够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正所谓老百姓经常说的“病从口入”。饲料和饮水是很多病原的载体,如果卫生把控不严,很容易出现群发性的疾病。对于饲料来讲,最重要的是把好霉菌关,发霉、变质、过期的饲料禁止饲喂,饲料在运输过程中要防雨淋,储存环境也应保持通风、阴凉和干燥,防止霉菌滋生。饮水方面,有条件的鸡场可使用自来水,条件不具备的推荐使用深井水,深井水的微生物含量一般都较低。饮水卫生不合格的须定期进行水源和水线消毒,加装过滤装置,保证末端水的干净卫生。

3.5 规范使用兽药

养殖业离不开兽药,越是集约化的鸡场,兽药的使用越需要规范。鸡进入产蛋期后,如果是种鸡场,则可根据疾病情况,合理搭配抗生素进行疾病防控。如果为商品鸡场,鸡蛋需要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为了不产生药物残留问题,必须使用非抗生素类的药物制剂,如中药制剂、微生态制剂、噬菌体制剂、生化产品制剂等。药物使用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病症规范使用,不可随意加大用药剂量,不可随意延长用药时间。采购兽药时要选择印有二维码追溯标识的药物,规范用药,不可违规使用原粉。

猜你喜欢
产蛋期鸡场兽药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规模鸡场设施配置优化与创新
北方牧业(2019年11期)2019-07-19 10:08:24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6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兽药
兽医导刊(2015年7期)2016-01-04 11:59:54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5年5期)2016-01-04 11:59:52
鹅PRL基因克隆及在繁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